线材卷的捆包体和线材卷向集装箱的搭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6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5
是横向地保持线材卷6且在1个输送用集装箱2搭载有多个的线材卷6的捆包体1,具备:多个台座梁15,其配置于集装箱地板面4,沿从输送用集装箱2的门朝向里头的1个方向延展;横梁33,其沿输送用集装箱2的宽度方向延展并将多个台座梁15联接;以及块状的卷保持台19,其设于横梁33上,具备将圆筒的轴向方向朝向输送用集装箱2的宽度方向横向地收纳线材卷6的凹部21,固定束缚有线材卷6,卷保持台19在从输送用集装箱2的门12观察里头的情况下的正面和背面,具备在俯视观察下波向朝向输送用集装箱2的宽度方向的波形卡合部23,波形卡合部23与另一捆包体1的波形卡合部23卡合。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捆包体,其能够不损害线材卷的保护功能地与以往相比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相比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相比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材卷的捆包体和线材卷向集装箱的搭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卷的捆包体和使用该捆包体的线材卷向集装箱的搭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搬运钢丝等线材的情况下,有时将线材缠绕成圆筒状,以用绑扎带捆扎的被称为线材卷的形态搭载于集装箱并装运于船舶等输送设备而搬运。另一方面,线材卷与将钢板缠绕成圆筒状的钢带卷相比而刚性低,因而容易发生货物崩塌。线材卷为了防止钢丝彼此的滑动所导致的擦伤,有时也将绑扎带的捆扎松开,在此情况下,更容易引起货物崩塌。在利用船舶来搬运线材卷的情况下,还存在由于起因于波浪等的船身颠簸而在集装箱内引起货物崩塌的可能性。另外,用于汽车用的紧固件或轮胎的缆线(
コードワイヤ
)的钢丝的线材卷即使由于货物崩塌受到轻微损伤,有时也作为次品处理。因此,当利用船舶来以集装箱搬运线材卷时,有时为了防止货物崩塌而将线材卷以捆包体保持而搭载于集装箱。
[0003]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将线材卷搭载于集装箱时使用的捆包体,公开了将线材卷以圆筒的轴为纵向而载置于托盘的捆包体。该捆包体在托盘上方设有包围线材卷的外周的正8边形的环状的抵接部件,利用从抵接部件向下方延伸的方管来将托盘与抵接部件联接。在该构造,通过利用抵接部件、方管以及托盘来包围并保护线材卷从而防止线材卷在集装箱内的货物崩塌。另外,使抵接部件的正8边形的1边抵接于集装箱的侧面、使不抵接于集装箱侧面而相对于集装箱侧面倾斜的边抵接于另一捆包体的正8边形的1边而排列成交错状,从而进行捆包体彼此在集装箱内的定位和限制移动。
[0004]然而,在该构造,利用正8边形的环状的抵接部件来包围线材卷的外周,因而抵接部件的外形有必要比外接于线材卷的圆周的正8边形更大,存在难以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的问题。另外,如果将正8边形的抵接部件排列成交错状,则在排列方向上在捆包体彼此之间产生间隙,因而存在难以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6967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捆包体,其能够不损害线材卷的保护功能地与以往相比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关于用于达成如上述那样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其是以圆筒的轴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横向地保持将线材卷绕成圆筒状而用绑扎带捆扎的线材卷并保护前述线材卷且在1个集装箱搭载有多个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台座梁,其配置于前
述集装箱的地板面,沿从前述集装箱的门朝向里头的1个方向延展;横梁,其沿作为与前述1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前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延展而配置于前述台座梁上,将多个前述台座梁联接;以及块状的卷保持台,其设于前述横梁上,具备将圆筒的轴向方向朝向前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横向地收纳前述线材卷的凹部,固定束缚有前述线材卷,前述卷保持台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在从前述集装箱的门观察里头的情况下的正面和背面,具备在俯视观察下波向朝向前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波形卡合部,前述波形卡合部与另一前述捆包体的前述波形卡合部卡合。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其是使用上述的捆包体的线材卷向集装箱的搭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卷搭载工序,其将前述线材卷的圆周面横向地搭载于前述卷保持台;卷固定束缚工序,其将固定束缚用带穿通于前述线材卷的圆筒的孔部,进而将固定束缚用带穿通于前述卷保持台与集装箱地板面之间的间隙而捆扎成圈状,从而将前述线材卷固定束缚于前述卷保持台;卷曲衬垫固定束缚工序,其利用前述卷曲衬垫来从上方覆盖前述线材卷的圆周面的至少最上面和两端面的一部分并利用固定束缚用带来固定束缚于前述线材卷;以及集装箱搭载工序,其将已完成前述卷曲衬垫固定束缚工序的多个前述捆包体以前述波形卡合部朝向正面和背面的方式搭载于前述集装箱,前述集装箱搭载工序实施:前后方向固定工序,其使沿前后方向邻接的前述捆包体的波形卡合部彼此卡合,且使前述卷曲衬垫也抵接;和宽度方向固定工序,其在沿宽度方向邻接的前述捆包体的沿宽度方向邻接的前述捆包体彼此的间隙或前述捆包体与前述集装箱之间的间隙使前述梁缓冲件和前述卷曲衬垫收缩并同时将另一前述捆包体压入且固定。
[0008]在该构成,卷保持台保持卷而防止擦伤,并且,波形卡合部卡合,从而多个捆包体在相互沿从集装箱的门朝向里头的1个方向串联配置的状态下定位,集装箱向宽度方向的移动被相互限制。专利技术的效果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供一种捆包体,其能够不损害线材卷的保护功能地与以往相比增加能够搭载于集装箱的线材卷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的输送用集装箱的立体图,集装箱由虚线记载,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2是示出图1的1个捆包体的立体图。图3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2的捆包体的立体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4是示出从图3所示的状态起将线材卷和卷曲衬垫拆卸的状态的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a)是示出使2个捆包体的波形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b)是示出在(a)中不使2个楔部件沿输送用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偏移的情况的图。图7是图3的A

A截面图,卷曲衬垫省略记载。图8是从图7的状态起将外壳块拆卸的分解图。图9是示出在将捆包体并列地载置于集装箱时的次序的图。
图10是示出捆包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1是卷曲衬垫的展开图。图12是示出将搭载有卷状物的捆包体搭载于集装箱的次序的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13是示出将搭载有卷状物的捆包体搭载于集装箱的次序的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14是示出将搭载有卷状物的捆包体搭载于集装箱的次序的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15是示出将搭载有卷状物的捆包体搭载于集装箱的次序的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16是示出将搭载有卷状物的捆包体搭载于集装箱的次序的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17是示出将搭载有卷状物的捆包体搭载于集装箱的次序的图,线材卷省略线的描绘而仅记载卷状的外形。图1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的立体图,卷曲衬垫省略记载。图1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的立体图,卷曲衬垫省略记载。图2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的立体图,示出使卡合夹具卡合于波形卡合部的状态。图21是示出将线材卷搭载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并搭载于输送用集装箱的状态的俯视图,卷曲衬垫省略记载。图22是示出将线材卷搭载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并搭载于输送用集装箱的状态的俯视图,卷曲衬垫省略记载。图23是示出将线材卷搭载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并搭载于输送用集装箱的状态的俯视图,卷曲衬垫省略记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基于附图而详细地说明适合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11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捆包体1的构成。此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材卷的捆包体,其是以圆筒的轴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横向地保持将线材卷绕成圆筒状而用绑扎带捆扎的线材卷而保护所述线材卷且在1个集装箱搭载有多个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台座梁,其配置于所述集装箱的地板面,沿从所述集装箱的门朝向里头的1个方向延展;横梁,其沿作为与所述1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延展而配置于所述台座梁上,将多个所述台座梁联接;以及块状的卷保持台,其设于所述横梁上,具备将圆筒的轴向方向朝向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横向地收纳所述线材卷的凹部,固定束缚有所述线材卷,所述卷保持台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在从所述集装箱的门观察里头的情况下的正面和背面,具备在俯视观察下波向朝向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波形卡合部,所述波形卡合部与另一所述捆包体的所述波形卡合部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卷保持台具有楔形的2个楔部件,所述楔形的2个楔部件具有支撑所述线材卷的倾斜面,通过使楔的顶端对接,形成作为所述凹部的V字状的槽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2个所述楔部件在所述横梁的延展方向上相互偏移所述波形卡合部的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的长度,且在所述横梁的延展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横梁和所述台座梁的端部更靠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所述楔部件具备:内壳块,其设于所述横梁上;和外壳块,其以覆盖所述内壳块的方式形成,外形为楔状,由在将所述内壳块和所述外壳块相互推压的情况下所述外壳块的变形量大的材料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具备:波形的内壳侧波形部,其从所述横梁的延展方向观察而设于所述内壳块的上表面;和波形的外壳侧波形部,其设于所述外壳块的与所述上表面的接触面,与所述内壳侧波形部卡合。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外壳块在比所述倾斜面更接近所述台座梁的端部的一侧的上表面具备平坦部,所述平坦部具备沿所述横梁的延展方向延伸的块槽部。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具备在与所述波形卡合部对置的所述内壳块的垂直面沿着铅垂方向设置的燕尾榫或燕尾槽和设于所述外壳块的与所述垂直面对置的内周面且与所述燕尾榫或燕尾槽卡合的燕尾槽或燕尾榫。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台座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所述1个方向上比所述波形卡合部更沿从所述波形卡合部离开的朝向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台座梁的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设于如下的位置:在所述捆包体的所述波形卡合部与另一所述捆包体的所述波形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与卡合的所述波形卡合部所具有的台座梁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材卷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台座梁的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是如下的位置:在与另一所述捆包体的所述台座梁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捆包体沿与抵接的朝向相反的朝向与所述集装箱的侧壁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亮吉三浦照定堀贺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商船三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