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02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包括本体,其底部左侧安装有握把,并且握把的前后两侧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防滑凸块,还包括:所述本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开槽转动安装有上梁杆与下梁杆,且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左端均安装有转动齿轮。该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安装有安装杆、转把、转轴和传动齿轮,在转把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再利用两个安装杆的内侧均贯穿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并且两个安装杆的内侧通过两个齿条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可以通过转动转把通过转轴带动传动齿轮对两个安装杆进行收缩移动,可以后期对两个套牙板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用。以后期对两个套牙板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用。以后期对两个套牙板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肌肉训练相关
,具体为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腔肌肉是咀嚼肌是运动下颌的主要肌肉,口肌训练又称口部肌肉运动治疗,是言语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口肌训练主要针对那些与正常发育及同龄同龄人相比,在进食和说话方面存在困难的人群,如口部肌力弱,运动范围小、运动速度慢、连续运动能力差,协调性差等,无法正常进食或使用听觉、视觉提示正确说出目标声音的人,通过训练,可以增加口部感觉处理能力,促进下颌、唇、舌的分离运动和协调运动能力,从而促进正确的发音,在口腔肌肉进行训练时会需要用到训练装置配合人群进行训练使用;
[0003]在公开专利为CN114041967A的“一种儿童口腔肌肉训练器”中,通过在上支梁和下支梁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连接臂,在锻炼过程中,利用上支梁和下支梁相互闭合的过程,联动连接臂将连杆往远离开口一侧推动,从而将压舌板推入口腔中,把舌头压住,避免咬合训练过程中咬伤舌头,但是在该训练器进行使用时,因为训练器的上下支梁的训练角度是同一的,并不能对其训练角度进行调节使用,只能对一部分的人群进行训练使用,导致不同的人群并不能有效的进行训练使用,导致后期的训练效果并不明显,不方便后期训练器的高效稳定训练使用;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因为训练装置的上下支梁的训练角度是同一的,并不能对其训练角度进行调节使用,只能对一部分的人群进行训练使用,导致不同的人群并不能有效的进行训练使用,导致后期的训练效果并不明显,不方便后期训练装置的高效稳定训练使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包括本体、握把、防滑凸块、上梁杆、下梁杆、转动齿轮、支撑座和套牙板;
[0007]本体,其底部左侧安装有握把,且握把的表面呈长方形形状,并且握把的前后两侧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防滑凸块;
[0008]还包括:所述本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开槽转动安装有上梁杆与下梁杆,且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左端均安装有转动齿轮,并且两个转动齿轮均是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的结构等同,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外端均贯穿延伸至本体的右端外侧,且上梁杆与下梁杆的表面均呈倾斜形状,并且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外端均卡合安装有套牙板;
[0009]两个所述套牙板的表面均呈内凹形状,且两个所述套牙板的结构等同,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右端内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均呈倾斜形状,并且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压舌板,可以通过压舌板对使用者的舌头进行防护使用,所述本体的内部开槽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手动伸缩杆,且两个所述手
动伸缩杆是关于支撑座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两个手动伸缩杆的外端均通过第一涡旋弹簧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呈圆弧形状,且两个支撑板的结构物等同。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外端均贴合设置有安装垫,且两个所述安装垫的外侧分别贴合连接至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内侧壁,并且两个安装垫的表面均呈圆弧形状,利用且两个所述安装垫的外侧分别贴合连接至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内侧壁,可以通过两个安装垫来减少支撑板与上梁杆与下梁杆之间相互摩擦,更好的增加上梁杆与下梁杆的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且两个安装杆的内侧均贯穿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两端,并且两个安装杆的内侧均通过齿条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开槽转动安装有转把,且转把的内部开槽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的后端贯穿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利用转把的内部开槽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可以通过转动转把带动转轴后端安装的传动齿轮进行转动,随后即可通过两个齿条带动两个安装杆进行收缩移动,更好的带动两个支撑板进行位置收缩移动,更加方便后期对上梁杆与下梁杆的训练角度进行调节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前侧表面开槽滑动安装有四个弧形块,且四个所述弧形块是等间距设置,并且四个弧形块的表面均呈圆弧形状,四个所述弧形块的内侧均贴合连接至转把的外侧壁,四个所述弧形块的外侧均缠绕连接有第二涡旋弹簧,且四个第二涡旋弹簧的外侧均连接至支撑座的内壁,利用四个所述弧形块的外侧均缠绕连接有第二涡旋弹簧,且四个第二涡旋弹簧的外侧均连接至支撑座的内壁,可以通过第二涡旋弹簧自身的弹力可以将弧形块弹出至转把的外侧壁,更加方便对转动后转把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更加方便后期本体的稳定训练使用。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套牙板的内侧均通过魔术贴连接有防滑垫,且两个所述防滑垫的表面均呈凸起形状,并且两个防滑垫是关于本体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利用两个所述套牙板的内侧均通过魔术贴连接有防滑垫,可以通过防滑垫来增加套牙板与使用者的牙齿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避免后期使用者在使用时发生滑动脱落的现象。
[0014]优选的,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左端内侧均通过活动轴连接有挤压杆,且两个所述挤压杆的表面均呈倾斜形状,并且两个挤压杆的内侧均通过活动轴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至本体,利用两个挤压杆的内侧均通过活动轴连接有推杆,可以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自身的弹力可以方便对按压后上梁杆与下梁杆的位置进行弹性复位,避免后期上梁杆与下梁杆在使用时发生无法复位的现象。
[0015]优选的,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右端外侧均开槽通过第三复位弹簧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端均贯穿延伸至两个套牙板的内壁,并且两个限位块的内侧均连接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均通过导向轮固定连接有拉杆,利用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右端外侧均开槽通过第三复位弹簧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端均贯穿延伸至两个套牙板的内壁,可以通过第三复位弹簧自身的弹力方便将限位块弹出至套牙板的内部,更好的方便对两个套牙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使用。
[0016]优选的,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右端外侧壁均开槽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且两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外端均连接有拉杆,并且两个拉杆均是滑动安装在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外侧壁,利用上梁杆与下梁杆的右端外侧壁均开槽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且两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外端均连接有拉杆,可以通过拉动拉杆带动拉绳通过导向轮对限位块进行收缩
拉动,更好的使得两个套牙板与上梁杆与下梁杆进行快速拆装使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口腔肌肉训练装置设置有安装杆、转把、转轴和传动齿轮,利用在支撑座的内部开槽转动安装有转把,然后在转把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再利用两个安装杆的内侧均贯穿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并且两个安装杆的内侧通过两个齿条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可以通过转动转把通过转轴带动传动齿轮对两个安装杆进行收缩移动,可以方便带动两个支撑板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包括:本体(1)、握把(2)、防滑凸块(3)、上梁杆(4)、下梁杆(5)、转动齿轮(6)、支撑座(7)和套牙板(8);本体(1),其底部左侧安装有握把(2),且握把(2)的表面呈长方形形状,并且握把(2)的前后两侧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防滑凸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本体(1)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开槽转动安装有上梁杆(4)与下梁杆(5),且上梁杆(4)与下梁杆(5)的左端均安装有转动齿轮(6),并且两个转动齿轮(6)均是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转动齿轮(6)的结构等同;所述上梁杆(4)与下梁杆(5)的外端均贯穿延伸至本体(1)的右端外侧,且上梁杆(4)与下梁杆(5)的表面均呈倾斜形状,并且上梁杆(4)与下梁杆(5)的外端均卡合安装有套牙板(8);两个所述套牙板(8)的表面均呈内凹形状,且两个所述套牙板(8)的结构等同,所述上梁杆(4)与下梁杆(5)的右端内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连接杆(10),且所述连接杆(10)的表面均呈倾斜形状,并且连接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压舌板(11),可以通过压舌板(11)对使用者的舌头进行防护使用;所述本体(1)的内部开槽安装有支撑座(7),且支撑座(7)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手动伸缩杆(15),且两个所述手动伸缩杆(15)是关于支撑座(7)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两个手动伸缩杆(15)的外端均通过第一涡旋弹簧(16)连接有支撑板(17),两个所述支撑板(17)的表面均呈圆弧形状,且两个支撑板(17)的结构物等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7)的外端均贴合设置有安装垫(18),且两个所述安装垫(18)的外侧分别贴合连接至上梁杆(4)与下梁杆(5)的内侧壁,并且两个安装垫(18)的表面均呈圆弧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口腔肌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7)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9),且两个安装杆(19)的内侧均贯穿延伸至支撑座(7)的内部两端,并且两个安装杆(19)的内侧均通过齿条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赵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