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0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净水设备,包括净化管件、连接部、自洁管件、反冲部、排污部和滤芯组件,所述净化管件和自洁管件通过连接部串联形成环状造型,所述滤芯组件采用环形填充在净化管件、自洁管件和连接部中,所述自洁管件上串联安装有反冲部和排污部。通过滤芯组件的设置,滤芯组件为环形,滤芯组件后部会在净化管件内对流过的自来水进行过滤,滤芯组件前部会在自洁管件内被反冲部和排污部清洁,并且两段之间有较大长度被压实的滤芯组件作为隔断,清洁位置和过滤位置互不干扰,并且滤芯组件可以不拆卸的实现旋转换位,不停机的进行滤芯清理保证净化通量充足。不停机的进行滤芯清理保证净化通量充足。不停机的进行滤芯清理保证净化通量充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央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央净水设备,是指滤除自来水中有害物质,能满足大通量的饮用水需求的中央型水处理设备,其核心技术主要是通过多种滤芯进行自来水的杂质过滤,以保证饮用安全。
[0003]专利号为CN216639167U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语音提醒系统堵塞的中央净水设备,当预处理单元或膜过滤单元发生堵塞或水质监测单元监测出水水质不符合要求时,控制系统的语音播报模块通过语音提醒中央净水设备的运维人员出现故障的部位,并通过自动控制模块控制自动关闭中央净水设备,防止运维人员未及时查看而延误维修进程,达到智能维护中央净水设备的目的;
[0004]但是当因为过滤单元发生堵塞关闭时,中央净水设备会停止工作,在更换和清洗过滤单元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大通量的饮用水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央净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央净水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央净水设备,包括净化管件、连接部、自洁管件、反冲部、排污部和滤芯组件,所述净化管件和自洁管件通过连接部串联形成环状造型,所述滤芯组件采用环形填充在净化管件、自洁管件和连接部中,所述自洁管件上串联安装有反冲部和排污部,净化管件:包括左右两端设置有联通环的主管,所述联通环朝向滤芯组件一侧设置有布水槽;反冲部:包括上下组合的抱箍,所述抱箍中设置有供水通道,所述抱箍朝向一侧滤芯组件一侧开设有环形阵列布置的反冲孔;排污部:包括内置有阔径腔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阔径腔内侧下方设置有通过螺旋部将滤芯组件向左推动的旋推部,所述旋推部右端安装有叶片,所述供水通道上安装有通过水流驱动叶片旋转的旁通管;滤芯组件:包括通过锁件首尾相接的中绳,所述中绳上串联安装有嵌设滤网的滤架,相邻的所述滤架边缘处侧壁之间通过环布串联,所述滤架与环布围设形成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中设置有过滤填充物;
[0008]在进行自来水的过滤中,自来水会自左向右的通过净化管件位置,通过滤芯组件的后半段进行过滤,在滤芯组件后半段过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供水通道为反冲孔供水,螺旋部会带动滤芯组件的前半段左移,反冲孔会对过滤填充物进行冲洗自清洁,在滤芯组件移动中,清洗后的滤芯组件会自动的换到净化管件内,实现连续的不停机自清洁。
[0009]优选的,所述布水槽的圆周内径大于主管的内径,所述滤架的圆周侧壁与主管内壁抵压接触;
[0010]为保证自来水的通过率,进入主管的自来水会在布水槽分散,使自来水均匀的从滤架四周通过,并且分散通过可以保证滤网和过滤填充物的充分利用。
[0011]优选的,所述滤架中部设置有中孔,所述中孔位置安装有与中绳滑动接触的耐磨环;
[0012]为防止滤架的中孔被磨损,导致缝隙过大自来水不通过滤网直接从中孔过去,通过耐磨环进行防磨加强防止缝隙过大,保证过滤的清洁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填充物包括滤棉和滤砂,所述滤棉贴敷在滤网处,所述滤砂至多填充过滤腔总容积的三分之二;
[0014]滤砂可以容纳大体积的杂物,滤棉可以保证小体积颗粒被滤下,在滤芯组件通过弯曲的连接部位置时,滤砂被压实防止后部的自来水和前部的反冲水串通;在旋推部位置滤架相互远离将环布展开,可以提高清洗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旋推部包括轴心处设置有中轴的转辊,所述螺旋部抵压接触滤架外壁布置;
[0016]中轴可以将转辊和叶片连接,中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外壳右侧壁转动连接,螺旋部上部抵压接触滤架外壁,可以保证螺旋部挤开环布,与滤架的圆周侧壁搭接,保证搭接位置的接触面积大,进而保证推动时的接触稳定,防止打滑影响推动效率。
[0017]优选的,所述旁通管后部设置有供多组叶片旋转的直管段,所述直管段与中轴同轴布置;
[0018]直管段长度较长,可以容纳多组的叶片同步旋转,提高接触面积对水流进行充分利用,并且直管段与中轴同轴布置,使得水流可以垂直冲击叶片,尽可能大的提供旋转驱动力。
[0019]优选的,所述螺旋部位于转辊下方处外缘与外壳下部内壁抵近,所述外壳位于转辊左下部贯穿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顶端开设有左高右低的集渣口;
[0020]螺旋部下部外缘与外壳下部内壁抵近,可以在推动滤芯组件左移的同时,将外壳内侧下部的杂质向左推动,进而避免杂物在外壳内部堆积,且左高右低的集渣口保证杂物可以全部进入排水管,防止杂物越过排水管左部无法进入,保证排渣彻底。
[0021]优选的,所述防堵组件包括插在反冲孔中的锥头,所述锥头端部设置内簧,所述锥头通过连绳与滑塞连接;
[0022]锥头可以在不冲洗时插入到反冲孔中,通过内簧进行压紧,在供水进行反冲时,滑塞后移通过连绳将锥头拉出反冲孔,实现导通喷水。
[0023]优选的,所述供水通道包括串接孔,所述供水通道中设置有滑动阻塞在串接孔下部的滑塞,所述滑塞后端安装有弹簧;
[0024]水进入供水通道后,通过水压驱动滑塞实现后移,将串接孔前部被放开,使得水流可以顺畅通过,在不供水时,弹簧推动滑塞前移复位将锥头放松实现复位,在锥头被卡住不复位时,滑塞可以阻塞住串接孔,等下次供水时,水压可以将上部的杂物裹挟喷出,防止杂物无阻挡的深入供水通道导致无法排出。
[0025]优选的,所述抱箍通过卡接槽与过渡管以及外壳的外翻凸沿密封卡接,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带有内折裙边的密封环,所述卡接槽与供水通道之间开设有连通孔;
[0026]过渡管以及外壳的外翻凸沿可以和抱箍的卡接槽卡装,密封环可以通过自身的膨胀形变对接缝位置进行密封,且在进行反冲时,为避免升高的水压导致接缝漏水,水会通过连通孔进入到内折裙边、密封环和卡接槽内壁围设形成的环腔,通过水压进一步的将密封
环向外翻凸沿挤压,提高接缝位置的密封效果。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中央净水设备的优点在于:
[0028]1、通过滤芯组件的设置,滤芯组件为环形,滤芯组件后部会在净化管件内对流过的自来水进行过滤,滤芯组件前部会在自洁管件内被反冲部和排污部清洁,并且两段之间有较大长度被压实的滤芯组件作为隔断,清洁位置和过滤位置互不干扰,并且滤芯组件可以不拆卸的实现旋转换位,不停机的进行滤芯清理保证净化通量充足;
[0029]2、通过排污部的设置,排污部内设旋推部,在对滤芯组件进行清洗时,旋推部会被反冲水压冲击叶片实现转动,进而通过螺旋部带动滤芯组件自右向左通过反冲部和排污部,同时清洁后的滤芯组件会被从左向右的推动到净化管件中,在清洁时可以通过反冲水压带动滤芯组件进行换位,提高换位自清洁的自动化程度;
[0030]3、通过防堵组件的设置,在供水通道不供水时,弹簧会将滑塞推动到串接孔前部,此时锥头会在内簧的作用下塞入反冲孔,防止污水进入到供水通道中发生堵塞,而在供水通道供水时,水压会推动滑塞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净水设备,包括净化管件(1)、连接部(2)、自洁管件(3)、反冲部(4)、排污部(5)和滤芯组件(6),所述净化管件(1)和自洁管件(3)通过连接部(2)串联形成环状造型,所述滤芯组件(6)采用环形填充在净化管件(1)、自洁管件(3)和连接部(2)中,所述自洁管件(3)上串联安装有反冲部(4)和排污部(5),其特征在于,净化管件(1):包括左右两端设置有联通环(12)的主管(11),所述联通环(12)朝向滤芯组件(6)一侧设置有布水槽(121);反冲部(4):包括上下组合的抱箍(41),所述抱箍(41)中设置有供水通道(42),所述抱箍(41)朝向一侧滤芯组件(6)一侧开设有环形阵列布置的反冲孔(43);排污部(5):包括内置有阔径腔(52)的外壳(51),所述外壳(51)位于阔径腔(52)内侧下方设置有通过螺旋部(543)将滤芯组件(6)向左推动的旋推部(54),所述旋推部(54)右端安装有叶片(544),所述供水通道(42)上安装有通过水流驱动叶片(544)旋转的旁通管(545);滤芯组件(6):包括通过锁件(612)首尾相接的中绳(61),所述中绳(61)上串联安装有嵌设滤网(622)的滤架(62),相邻的所述滤架(62)边缘处侧壁之间通过环布(63)串联,所述滤架(62)与环布(63)围设形成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中设置有过滤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121)的圆周内径大于主管(11)的内径,所述滤架(62)的圆周侧壁(621)与主管(11)内壁抵压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架(62)中部设置有中孔,所述中孔位置安装有与中绳(61)滑动接触的耐磨环(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恭兵丁春宏段飞
申请(专利权)人:美蓝飘尔上海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