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桥架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隧道管理中,为了提高对隧道的监测性能,以及随着机器人和AI技术的不断成熟,隧道机器人在隧道日常管理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解决了很多运营和运维中遇到的难题。目前隧道机器人的行走需要单独安装轨道,无法利用原来的电缆桥架,成本较高,轨道的成本问题成了隧道机器人推广应用的重大阻碍。而且一些长隧道通常都是弯曲,铺设桥架的时候需要分段安装、对接,对接的时候,相邻两端桥架之间存在间隙,进而导致隧道机器人经过两段桥架搭接的地方容易产生振动,进而影响隧道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将电缆桥架、隧道机器人轨道集成在一起且确保隧道机器人行走稳定的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包括若干段桥架本体,每段桥架本体首尾对接形成桥架;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包括若干段桥架本体,每段桥架本体首尾对接形成桥架;以及若干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与桥架本体连接,安装架的上端和隧道内壁连接,每段桥架本体上至少配置两个安装支架;其中,所述桥架本体的顶部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形成布线通道,所述桥架本体的下端延伸形成用于隧道机器人行走的机器人轨道;相邻桥架本体的对接处设有柔性对接组件,相邻桥架本体上的布线通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桥架本体被配置为型材,桥架本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机器人轨道的横截面呈倒T形结构,机器人轨道的上端与桥架本体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桥架本体上设有若干贯穿两侧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架的下端横向穿过安装孔并通过螺栓与桥架本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布线通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布线通道分隔成前布线槽、后布线槽,所述前布线槽内的电缆上并联有接线座;所述桥架本体的前侧面设有设备安装槽,所述布线通道的顶部设有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包括横支架、竖支架、连接管,所述横支架呈L形,横支架的上端与竖支架的下端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为矩形方管,所述横支架的上端插入连接管内;所述横支架上设有前后贯穿的前大后小的插接孔,所述连接管的前端设有与插接孔的前端相适配的前避让通孔,连接管的后端设有与插接孔的后端相适配的后避让孔,连接管的后侧与插接孔的后端对应处固定设有U形座,所述插接孔内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从前避让通孔处插入插接孔并从后避让孔处伸出,所述U形座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U形座后与插接座的后端螺纹连接,所述插接块的前端伸出前避让通孔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插接孔的横截面为自前向后依次减小的矩形结构;所述插接块由弹簧钢制成,所述插接块的前端设有伸入插接块内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底部超出连接管的后侧面,凹腔的两侧与插接块的侧壁贯通,使得插接块的上侧形成上支撑片,插接块的下侧形成下支撑片,当插接块与紧固螺栓连接后,上支撑片的上侧面与插接孔的上侧内壁弹性抵接,上支撑片的下侧面与插接孔的下侧内壁弹性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道机器人用柔性集成桥架,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维,来是家,谢江,李勇达,许卫华,陈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