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9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站工程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垂直电梯与扶梯的设置位置,将垂直电梯与扶梯设置在一起,在中板设置一个与垂直电梯与扶梯顶部匹配的孔;S2、与垂直电梯位置冲突的第一中纵梁打断,将打断后的第一中纵梁偏移至孔边;S3、设置横向受力转换梁、孔边梁;S4、完成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垂直电梯和扶梯设置在一起,合理利用空间,保证公共区有更大的客流聚散空间;在不增加目前车站常规设计规模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梁的布置形式,改善扶梯布置位置,合理利用空间,提高车站的客流流线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布置方式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通用性和推广价值。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站工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

技术介绍

[0002]参照图1,沿着车站纵向设置两列框架柱,其横剖面为两柱三跨三层的结构称为车站的两柱三跨三层结构;车站为地下三层站的,通常车站站台板位于车站中部,行车轨道设置于两侧。
[0003]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化,地下三层站、T型换乘站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的关键设计节点,也是客流聚散的重点部位。传统地下三层站、T型换乘站设计中,为了保证车站结构受力简单、传力明确以及保证沿车站纵向受力的连续性,通常会在车站顶板、中板、底板设置有沿车站方向通长设置的纵梁,将车站结构合理地分割成两跨、三跨或者多跨。
[0004]其中,在针对地下三层站、T型换乘站梁柱布置中,为了保证车站的总宽度最小、站厅层屏蔽门处的宽度满足规范要求,会面临着中间横向跨度太小,很难将上下扶梯与垂直电梯并排布置的问题,从而很难将车站客流最优化;同时如果上下扶梯、垂直电梯分散设置,中板过多地分散开孔,也会对车站中板带来不利影响。
[0005]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中扶梯与垂直电梯很难并排布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合理优化的梁柱布置形式,使扶梯与垂直电梯可以并排布置。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确定垂直电梯与扶梯的设置位置,将垂直电梯与扶梯设置在一起,在中板设置一个与垂直电梯与扶梯顶部匹配的孔;
[0010]S2、与垂直电梯位置冲突的第一中纵梁打断,将打断后的第一中纵梁偏移至孔边;
[0011]S3、设置横向受力转换梁、孔边梁;
[0012]S4、完成布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1、确定垂直电梯与扶梯设置的坐标位置;
[0015]S11、将垂直电梯与扶梯横向并排和/或并齐设置在一起;
[0016]S12、在中板上面开设一个孔,所述孔呈倒“L”型,所述孔与垂直电梯、扶梯匹配。
[0017]进一步地,所述S11步骤中,坐标位置包括横向坐标、纵向坐标和竖直标高。
[0018]进一步地,所述S2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9]S21、设置、固定好第一中纵梁的支撑支架;
[0020]S22、打断与垂直电梯位置冲突的第一中纵梁;
[0021]S23、根据垂直电梯的开孔空间要求,将第一中纵梁偏移设置在孔边。
[0022]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23]S31、设置、固定好横向受力转换梁、孔边梁的支撑支架;其中,所述横向受力转换梁包括第一横向受力转换梁和第二横向受力转换梁;所述孔边梁包括第一孔边梁和第二孔边梁;
[0024]S32、设置第一横向受力转换梁,将第一横向受力转换梁一端与第一框架柱上的副跨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外侧结构连接;
[0025]S33、设置第二横向受力转换梁,将第二横向受力转换梁一端与第二框架柱上的主跨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外侧结构连接;
[0026]S34、设置第一孔边梁,将第一孔边梁一端与打断后的第一中纵梁的连接,第一孔边梁的另一端与连续性中纵梁连接;
[0027]S35、设置第二孔边梁,将第二孔边梁一端与非连续性中纵梁的主跨梁连接,第二孔边梁的另一端与连续性梁中纵梁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S34步骤中,根据垂直电梯和扶梯的开孔空间要求,将第一孔边梁设置在孔边。
[0029]进一步地,所述S35步骤中,根据扶梯的开孔空间要求,将第二孔边梁设置在孔边。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受力转换梁设置后保持横向水平;
[0031]所述第二横向受力转换梁设置后保持横向水平;
[0032]所述第一孔边梁设置后保持横向水平;
[0033]所述第二孔边梁设置后保持横向水平。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垂直电梯和扶梯设置在一起,合理利用空间,保证公共区有更大的客流聚散空间;在不增加目前车站常规设计规模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梁的布置形式,改善扶梯布置位置,合理利用空间,提高车站的客流流线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布置方式,在不太大改变整个车站的受力形式下,仅通过局部结构调整,实现空间需求及受力合理,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36]图1是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横截面图;
[0037]图2是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在A

A处的剖面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布置方式的流程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1‑
框架柱;11

第一框架柱;12

第二框架柱;13

第三框架柱;2

中纵梁;21

第一中纵梁;A

第一中纵梁A端;B

第一中纵梁B端;22

连续性中纵梁;23

非连续性中纵梁的主跨梁;24

非连续性中纵梁的副跨梁;3

垂直电梯;4

扶梯;5

横向受力转换梁;51

第一横向受力转换梁;52

第二横向受力转换梁;6

孔边梁;61

第一孔边梁;62

第二孔边梁;7

中板;8

孔;9

外侧结构;91

第一外侧结构;92

第二外侧结构;F

第一层;S

第二层:T

第三层;Y

纵坐标(纵向);X

横坐标(横向);O

坐标原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42]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垂直电梯与扶梯的设置位置,将垂直电梯与扶梯设置在一起,在中板设置一个与垂直电梯与扶梯顶部匹配的孔;S2、与垂直电梯位置冲突的第一中纵梁打断,将打断后的第一中纵梁偏移至孔边;S3、设置横向受力转换梁、孔边梁;S4、完成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1、确定垂直电梯与扶梯设置的坐标位置;S11、将垂直电梯与扶梯横向并排和/或并齐设置在一起;S12、在中板上面开设一个孔,所述孔呈倒“L”型,所述孔与垂直电梯、扶梯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中,坐标位置包括横向坐标、纵向坐标和竖直标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21、设置、固定好第一中纵梁的支撑支架;S22、打断与垂直电梯位置冲突的第一中纵梁;S23、根据垂直电梯的开孔空间要求,将第一中纵梁偏移设置在孔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31、设置、固定好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雷振宇郭晓东唐亚琳孙菁马东王大凯陈华松丁建鹏蔺云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