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53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转轮除湿系统的废热利用率不高导致厂商成本增高的问题。为此,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余热回收器,第一热泵机组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第二热泵机组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能够与余热回收器换热,第一转轮的除湿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转轮的除湿区沿风向依次设置于除湿风道中,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第一转轮的再生区沿风向依次设置于再生风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余热回收器回收厂区的废热供第二蒸发器换热,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将转轮除湿系统的废热再次用于其自身,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
,具体提供一种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轮除湿系统的转轮再生需要消耗大量的热,一般为电加热或者蒸汽加热,然而两种方式的运行成本都很高。现有工厂厂区的余热的利用率尚且不高,且转轮再生排风废热和除湿侧吸附热的利用率也不高,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导致厂商的制造成本增高。
[000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转轮除湿系统的废热利用率不高导致厂商成本增高的问题。
[0005]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除湿风道、再生风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余热回收器、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第一热泵机组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热泵机组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器进行换热,所述第一转轮的除湿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沿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中,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沿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
[0006]在上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热泵机组,所述第三热泵机组包括第三蒸发器和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三蒸发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器进行换热,所述第三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三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之间。
[0007]在上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四热泵机组,所述第四热泵机组包括第四蒸发器和第四冷凝器,所述第四蒸发器和所述第四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四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三冷凝器之间,所述第四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的下游。
[0008]在上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辅助加热构件,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之间。
[0009]在上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辅助加热构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之间。
[0010]在上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冻水表冷器,所述冻水表冷器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中,且所述冻水表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之间,所述冻水表冷器与冷水机组相连。
[0011]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除湿风道、再生风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余热回收器、第一热泵机组、第二热泵机组、第一辅助加热构件和第二辅助加热构件,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第一热泵机组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热泵机组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器进行换热,所述第一转轮的除湿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沿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中,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沿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之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再生风道的目标进风温度;获取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与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之间的流动风的温度,记为第一温度;获取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之间的流动风的温度,记为第二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目标进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目标进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的运行状态。
[0012]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目标进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目标进风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差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开启;如果所述目标进风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且持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关闭;并且/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目标进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目标进风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开启;如果所述目标进风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且持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关闭。
[0013]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冻水表冷器,所述冻水表冷器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中,且所述冻水表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之间,所述冻水表冷器与冷水机组相连,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再生风道的进风温度;获取所述冻水表冷器与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之间的流动风的温度,记为第三温度;根据所述进风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频率。
[0014]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进风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频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进风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频率增大;如果所述进风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且持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频率减小。
[00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利用余热回收器有效回收厂区内的废热,以供第二蒸发器换热,还能够通过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有效利用除湿风
道和再生风道中产生的废热,并将该废热再次用于转轮除湿系统自身,实现能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第一转轮;
[0021]20、第二转轮;
[0022]30、余热回收器;
[0023]40、第一热泵机组;401、第一蒸发器;402、第一冷凝器;43、第一冷媒管;
[0024]50、第二热泵机组;501、第二蒸发器;502、第二冷凝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除湿风道、再生风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余热回收器、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第一热泵机组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热泵机组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器进行换热,所述第一转轮的除湿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沿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中,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沿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热泵机组,所述第三热泵机组包括第三蒸发器和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三蒸发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器进行换热,所述第三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三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四热泵机组,所述第四热泵机组包括第四蒸发器和第四冷凝器,所述第四蒸发器和所述第四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四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三冷凝器之间,所述第四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的下游。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辅助加热构件,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一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和所述第一转轮的再生区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辅助加热构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再生风道中,且所述第二辅助加热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再生区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冻水表冷器,所述冻水表冷器设置于所述除湿风道中,且所述冻水表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转轮的除湿区之间,所述冻水表冷器与冷水机组相连。7.一种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除湿风道、再生风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余热回收器、第一热泵机组、第二热泵机组、第一辅助加热构件和第二辅助加热构件,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第一热泵机组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热泵机组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器进行换热,所述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何建奇孙来福任滔柴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