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松柏专利>正文

一种真分色金属饰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20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分色金属饰品的制备方法,先通过第一金属件与蜡模的榫卯连接得到饰品坯件,再灌入石膏,加热使蜡模熔化,注入熔融金属液,凝固后即得到真分色饰品,该饰品的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内部为榫卯连接,连接强度很高,饰品表面的分界线清晰,分色反差效果明显。本方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只需简单将第一金属件的榫头插入蜡模的榫槽中即可完成对接,且通过榫卯连接的对接精度高,不会产生错位,降低焊接的人工成本,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率大大提升。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分色金属饰品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饰品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真分色金属饰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分色使工艺饰品表面形成不同的颜色反差,可以明显提升其装饰效果。按照分色部位的基体材质是否一致,分色可分为真分色和假分色两类。真分色是指不同颜色分区的基体材质不一致,因各材质本身的颜色存在差异而形成的反差效果;而假分色是指不同颜色分区的基底材质一致,仅在表面不同区域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形成不同的颜色而获得反差效果。
[0003]目前,分色工艺饰品的生产主要以假分色为主,形成假分色的工艺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电镀、化学镀等,它们主要的制作步骤是,先将工艺饰品上某些部位的表面用清漆等材料封闭,在未封闭区域进行颜色镀膜,镀膜完成后将封闭的清漆去掉,并在已镀颜色膜的表面涂覆清漆封闭,接着再在未镀膜区域进行另一种颜色的镀膜。由此可形成两种或多种颜色反差,获得分色效果。但是,这类方法的突出问题是只在工艺饰品表面形成了非常薄的颜色膜层,在使用过程中,颜色膜层很容易磨损而失去分色效果。
[0004]在制作真分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分色金属饰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制作第一金属件(100)和蜡模(200),所述第一金属件(100)包括第一金属件主体(110)和与所述第一金属件主体(110)相连的榫头(120),所述榫头(120)的前端宽、根部窄;所述蜡模(200)具有榫槽(400),所述榫槽(400)的内侧面与底面所形成的角度为直角或钝角;S2:将所述榫头(120)插入所述榫槽(400)中,当榫头(120)与榫槽(400)完成对接后,所述榫槽(400)、榫头(120)和第一金属件主体(110)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隙(500),在所述空隙(500)附近进行焊蜡,空隙(500)被其周围熔化的蜡填补,实现第一金属件(100)与蜡模(200)的榫卯连接,得到饰品坯件;S3:往所述饰品坯件灌入石膏,石膏硬化后加热使所述蜡模(200)熔化,在石膏内形成腔体,往腔体内注入熔融金属液,待熔融金属液凝固后形成第二金属件(600),所述第一金属件(100)与第二金属件(600)的材质不同,洗去石膏,即得真分色金属饰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焊蜡采用电烙铁,将烙铁头伸入所述空隙(500)附近进行焊蜡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分色金属饰品以所述第二金属件(600)为主体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100)嵌设于所述第二金属件(60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100)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金属件(600)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松柏
申请(专利权)人:蒋松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