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00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包括:主动组件,包括拐臂盒、主动触头和主动触座,主动触头与主动触座滑动配合;从动组件,包括外壳、从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座,从动触头组件与从动触座滑动配合;传动组件,包括主动拐臂、从动拐臂和联动装置,主动拐臂与主动触头传动连接,从动拐臂与从动触头组件传动连接,联动装置带动主动触头和从动触头组件相互靠近以合闸,以及带动主动触头和从动触头组件相互远离以分闸。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主动触头和从动触头组件同时进行运动,且方向相反,实现分合闸操作,可降低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开合过程中的运动速度,有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在不断扩大,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减少输电走廊占地,同塔双回线平行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日渐增多,在这种输电线路中使用的高压接地开关要求具有开合感应电流的能力。随着同杆双回线的普及和电压等级的升高,对接地开关开合感应电流的能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合感应电流成为接地开关的一种特殊工况。近年来,随着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大量建设,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增多,线路产生的感应电流参数亦相应升高,为了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接地开关开合高参数感应电流的需求非常迫切。
[0003]现有技术中的接地开关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静触头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动触头的动作实现与静触头的接合与分离,从而实现分闸与合闸。对于开合高参数感应电流的接地开关,需要动静触头具有较高的分合闸速度,要求动触头的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影响接地开关的可靠性。
[0004]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接地开关在分合闸过程中,无灭弧气流产生,灭弧性能较差。
[0005]因此,如何在保证具有较高的分合闸速度的前提下,不会影响接地开关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以在保证具有较高的分合闸速度的前提下,不会影响接地开关的可靠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包括:
[0009]主动组件,包括拐臂盒、主动触头和主动触座,所述主动触座固定于所述拐臂盒上,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动触座滑动配合,且电气连接;
[0010]从动组件,包括外壳、从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座,所述从动触座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从动触头组件与所述从动触座滑动配合,且电气连接;
[0011]传动组件,包括主动拐臂、从动拐臂和联动装置,所述主动拐臂与所述主动触头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拐臂与所述从动触头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主动拐臂和所述从动拐臂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主动拐臂和从动拐臂联动,带动所述主动触头和所述从动触头组件相互靠近以合闸,以及带动所述主动触头和所述从动触头组件相互远离以分闸。
[0012]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0013]传动杆,第一端铰接于所述主动拐臂上;
[0014]传动齿轮,具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传动齿轮轴,所述传动齿轮轴可转动
的设置于所述从动触座上,所述传动齿轮轴固定于所述从动拐臂的第一端,所述从动拐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触头组件铰接;
[0015]传动齿条,固定于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且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0016]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绝缘板,所述主动拐臂通过所述绝缘板与所述主动触头传动连接;
[0017]所述绝缘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拐臂的第二端铰接,所述主动拐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铰接;
[0018]所述绝缘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动触头的远离所述从动组件的一端铰接。
[0019]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和/或,
[0020]所述传动杆为绝缘杆。
[0021]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从动触头组件包括:
[0022]压气缸,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从动触座,且与所述从动触座电气连接,所述压气缸的底部与所述从动触座的底壁之间形成有储气空间;
[0023]从动触头,固定于所述压气缸内,且与所述压气缸的内壁之间形成供吹弧气流通过的吹弧空间,所述储气空间与所述吹弧空间通过过气孔连通;
[0024]导向杆,与所述压气缸固定连接,且外伸于所述从动触座,并与所述从动拐臂铰接。
[0025]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过气孔为由所述储气空间至所述吹弧空间的方向上,口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
[0026]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从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压气缸内部的自力触头,所述吹弧空间在所述从动触头和所述自力触头的内壁之间形成。
[0027]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从动触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压气缸电气连接的从动导体,所述储气空间在所述压气缸的底部与所述从动导体的底壁之间形成;
[0028]所述从动导体的内壁与所述压气缸的外壁通过从动弹簧触指电气连接。
[0029]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从动触座通过盆式绝缘子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0030]所述主动触座通过接地绝缘子固定于所述拐臂盒上。
[0031]可选地,在上述镜像运动接地开关中,所述主动触座的内壁与所述主动触头的外壁通过主动弹簧触指电气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在需要合闸操作时,控制主动拐臂沿第一方向转动,主动拐臂带动主动触头向靠近从动触头组件的方向移动。主动拐臂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联动装置带动从动拐臂摆动,从动拐臂摆动过程中,带动从动触头组件向靠近主动触头的方向移动。在需要分闸操作时,控制主动拐臂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主动拐臂带动主动触头向远离从动触头组件的方向移动。主动拐臂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联动装置带动从动拐臂摆动,从动拐臂摆动过程中,带动从动触头组件向远离主动触头的方向移动。
[0033]本专利技术能使主动触头和从动触头组件同时进行运动,且方向相反,实现分合闸操
作,也即在保证相同分合闸速度的前提下,主动触头和从动触头组件只需要一半的速度即可完成,可降低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开合过程中的运动速度,有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分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闸时的气流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合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合闸时的气流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41]101为主动触头,102为主动触座,103为主动弹簧触指,104为拐臂盒;
[0042]201为从动触座,202为外壳,203为从动导体,204为压气缸,205为自力触头,206为从动弹簧触指,207为从动触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组件,包括拐臂盒(104)、主动触头(101)和主动触座(102),所述主动触座(102)固定于所述拐臂盒(104)上,所述主动触头(101)与所述主动触座(102)滑动配合,且电气连接;从动组件,包括外壳(202)、从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座(201),所述从动触座(201)设置于所述外壳(202)内,所述从动触头组件与所述从动触座(201)滑动配合,且电气连接;传动组件,包括主动拐臂(301)、从动拐臂(304)和联动装置,所述主动拐臂(301)与所述主动触头(101)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拐臂(304)与所述从动触头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主动拐臂(301)和所述从动拐臂(304)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主动拐臂(301)和从动拐臂(304)联动,带动所述主动触头(101)和所述从动触头组件相互靠近以合闸,以及带动所述主动触头(101)和所述从动触头组件相互远离以分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传动杆(303),第一端铰接于所述主动拐臂(301)上;传动齿轮(305),具有与所述传动齿轮(305)同步转动的传动齿轮轴,所述传动齿轮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从动触座(201)上,所述传动齿轮轴固定于所述从动拐臂(304)的第一端,所述从动拐臂(304)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触头组件铰接;传动齿条(306),固定于所述传动杆(303)的第二端,且与所述传动齿轮(305)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绝缘板(302),所述主动拐臂(301)通过所述绝缘板(302)与所述主动触头(101)传动连接;所述绝缘板(30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拐臂(301)的第二端铰接,所述主动拐臂(301)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杆(303)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绝缘板(302)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动触头(101)的远离所述从动组件的一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像运动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超杨伟卫高伟勋刘金记康博鹏汪演雒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