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278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包含:容体,所述容体设置于混凝土的外侧壁,所述容体的内部设置流体,所述容体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用于流体加热的导热组件,所述容体侧壁的底部设有注液口/排液口;控制柜,所述导热组件电性连接于控制柜;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的低温阙值为5℃,所述导热组件加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在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在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初期强度,一般采取蓄热法来提高环境温度来减小水泥水化反应的热量和外部之间的温差。
[0003]传统的蓄热法是采用油毡或棉被等进行保温覆盖,但是这种简单的覆盖仍然使混凝土的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差,存在表面裂缝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大多为冷却降温装置,例如公开号CN216809900U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和公开号CN218181383U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以设置水管的形式进行降温来降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小温差,但不适用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灌浆的温度控制;部分温度控制系统改良后采用发热管敷设于混凝土浇筑区,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敷设发热管需要作业人员根据现场混凝土浇筑面积进行逐块敷设,耗费较多的作业时间,延长了施工进度;二是与发热管相接触的混凝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热量,远离发热管的混凝土则温度提升较为缓慢,不同温度混凝土之间存在温差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冻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施工方法,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0005]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包含:
[0006]容体,所述容体设置于混凝土的外侧壁,所述容体的内部设置流体,所述容体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用于流体加热的导热组件,所述容体侧壁的底部设有注液口/排液口;
[0007]控制柜,所述导热组件电性连接于控制柜;
[0008]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柜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温控器、热断路器和发热管,所述热断路器与所述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经过热断路器与发热管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浸入所述流体内部,所述容体侧壁的中部设置与热断路器相适配的的开孔,所述热断路器的侧壁与所述容体开孔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容体的规格与混凝土的截面规格相适配设置,所述容体为可折叠的矩形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设置两组,两所述发热管分别设置于所述温控器的左右两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的中部,每个灌浆单元的混凝土内
至少设置一组所述温度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设置于混凝土浇筑区外部,所述控制柜包括电源、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模块将处理的信息显示于显示屏。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将所述容体平铺于混凝土外部,所述容体内灌注所述流体,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混凝土灌浆区域,所述导热组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柜;
[0017]步骤二、混凝土灌浆施工,浆液填充至混凝土浇筑区域;
[0018]步骤三、开启所述控制柜,启动温度控制模块,浇筑的混凝土进入温度控制阶段;
[0019]步骤四、温度传感器达到控制模块设定的低温阙值后自动启动导热组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的低温阙值为5℃,所述导热组件加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在5℃

10℃。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①
由于设置所述容体,通过所述注液口/排液口向所述容体内部灌注具有导热性能的所述流体,使得所述流体能够将热量通过容体的侧壁传递至混凝土表面,使得混凝土表面接收到的热量基本一致,混凝土受热均匀,混凝土免受冻害影响。
[0023]②
由于所述容体为一体式设置的矩形体,其材质具有可折叠性,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即可预制,不影响后序工序的施工,提高了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所述容体能够方便收纳,以便于下次灌浆时使用,重复利用率较高。
[0024]③
由于设置所述控制柜,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导热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自动化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低温阙值,所述导热组件设置温度加热的控制区间,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混凝土表体温度,使混凝土在温度控制的最佳状态下达到设计强度值。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容体及混凝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容体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导热组件电路示意图。
[0031]图中:1、容体;2、混凝土;3、控制柜;4、温度传感器;5、流体;6、导热组件;7、温控器;8、热断路器;9、发热管;10、注液口/排液口;1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具体实施例:
[0034]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容体1、控制柜3和温度传感器4,容体1设置于混凝土2的外侧壁,用于加热混凝土2温度;容体1的内部设置流体5,参阅图3,容体1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用于流体5加热的导热组件6,容体1侧壁的底部设有注液口/排液口10;通过向注液口/排液口10注入流体5,通过导热组件6将流体5加热以便将热量传递至混凝土2,导热性好的液体作为流体5灌注入容体1的腔室内部。
[0035]具体而言,容体1的规格与混凝土2的截面规格相适配设置,容体1为可折叠的矩形体,其优先选用防水性较好的PVC涂塑布,在混凝土2浇筑之前即可根据现场尺寸加工制作,混凝土2浇筑时即可投入使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柜3设置于混凝土2浇筑区外部,包括电源、控制模块和显示屏11,控制模块将处理的信息显示于显示屏11,导热组件6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参阅图4,通过控制模块能够操控导热组件6的开启或关闭。导热组件6电性连接于控制柜3,导热组件6包括温控器7、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容体(1),所述容体(1)设置于混凝土(2)的外侧壁,所述容体(1)的内部设置流体(5),所述容体(1)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用于流体(5)加热的导热组件(6),所述容体(1)侧壁的底部设有注液口/排液口(10);控制柜(3),所述导热组件(6)电性连接于控制柜(3);以及设置于混凝土(2)内部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柜(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6)包括温控器(7)、热断路器(8)和发热管(9),所述热断路器(8)与所述控制柜(3)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7)经过热断路器(8)与发热管(9)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9)浸入所述流体(5)内部,所述容体(1)侧壁的中部设置与热断路器(8)相适配的的开孔,所述热断路器(8)的侧壁与所述容体(1)开孔的侧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体(1)的规格与混凝土(2)的截面规格相适配设置,所述容体(1)为可折叠的矩形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冬季灌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9)设置两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勇孙建伟胡博文郭浩葛雄风杜宽旭见博武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