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61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0
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包括:支撑杆,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杆,位于上方的第二杆,用于将该第二杆与该第一杆装到一起的调节件以及装设在该第一杆的底端的底座;标准底模板,在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以及连接件,包括铰接座和铰接轴;其中,该铰接座固定在该标准底模板的底侧表面,该铰接座和该第二杆的顶端均设有铰接孔,该铰接轴穿设于这些铰接孔,使得该支撑杆与该标准底模板铰接在一起。能够大大便利于施工。能够大大便利于施工。能够大大便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特别涉及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标准层墙、柱、梁、楼板等结构构件浇筑混凝土时快速搭建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装配式模板体系为铝合金模板体系,是一种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体系。该模板体系由铝合金模板、早拆装置、支撑及各种配件将同层的墙、柱、梁、板等构件的模板及支撑系统连成整体,进行整层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技术。
[0003]现有的铝合金模板体系,虽然达到了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但是各配件较为零散,组装程序比较复杂,导致现场施工时配件堆场混乱,拆卸、安装时间延长,配件重复利用率低等施工问题。
[0004]可见,现有的模板体系,存在施工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能够大大便利于施工。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包括:支撑杆,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杆,位于上方的第二杆,用于将该第二杆与该第一杆装到一起的调节件以及装设在该第一杆的底端的底座;标准底模板,在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以及连接件,包括铰接座和铰接轴;其中,该铰接座固定在该标准底模板的底侧表面,该铰接座和该第二杆的顶端均设有铰接孔,该铰接轴穿设于这些铰接孔,使得该支撑杆与该标准底模板铰接在一起。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杆是中空的,该第二杆插置在该第一杆的中空中,该第一杆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该第二杆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该调节件插置固定在对齐了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从而使得该支撑杆具有设定的高度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搭接部是缺口朝下的,设置在矩形的相邻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上;该第二搭接部是缺口朝上的,设置在矩形的相邻的另一条长边和另一条宽边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该标准底模板采用四个该支撑杆进行支撑。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两个该支撑杆装设在该标准底模板的一条长边的两端上;其中另外两个该支撑杆平行于前面那两个该支撑杆,装设在该标准底模板的两条宽边的中间位置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杆与该底座焊接为一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通过支撑杆、标准底模板和连接件的巧妙配合,能够大大便利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另个视角的结构示意。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又个视角的结构示意。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再个视角的结构示意。
[00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1支撑杆11第一杆111第一通孔12第二杆121第二通孔13调节件14底座;2标准底模板21第一搭接部22第二搭接部;3连接件31铰接座32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9]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另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又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实施例的再个视角的结构示意。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10,包括:支撑杆1,标准底模板2和连接件3。
[0021]支撑杆1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杆11,位于上方的第二杆12,用于将第二杆12与第一杆11装到一起的调节件13,以及装设在第一杆11的底端的底座14。其中,第一杆11是中空的,第二杆12插置在第一杆11的中空中。第一杆11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1,第二杆12设有若干第二通孔121。
[0022]当第二杆12插置在第一杆11的中空中适当部位,第二通孔121与第一通孔111对齐,这时可以将调节件13插置固定在对齐了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中,从而使得支撑杆1具有设定的高度。
[0023]标准底模板2在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搭接部21和第二搭接部22。可以理解的是,该标准底模板2为矩形,该相对两侧是指该矩形的宽度方向的两条边以及该矩形的长度方向的两条边。
[00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搭接部21是缺口朝下的,设置在矩形的相邻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上;第二搭接部22是缺口朝上的,设置在矩形的相邻的另一条长边和另一条宽边上。
[0025]连接件3包括铰接座31和铰接轴32。其中,铰接座31固定在标准底模板2的底侧表面。铰接座32和第二杆12的顶端均设有铰接孔,铰接轴32穿设于这些铰接孔,使得支撑杆1与标准底模板2铰接在一起。
[0026]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标准底模板2采用四个支撑杆1进行支撑。其中两个支撑杆1装设在标准底模板2的一条长边的两端上。其中另外两个支撑杆1平行于前面那两个支撑杆1,装设在标准底模板2的两条宽边的中间位置上。
[0027]参见图1,其中位于两块标准底模板2之间的支撑杆1,也即图1中三个支撑杆1中的位于中间的那个,是装设在位于左边的那块标准底模板2上的,右边的那块标准底模板2是依靠其上的第二搭接部22与左边的这块标准底模板2上的第一搭接部21配合而搭接在左边的这块标准底模板2上。
[0028]可以理解的是,标准底模板2通过连接件3可以与支撑杆1进行任意角度连接,铰接
座31焊接在标准底模板2上,现场施工高度确定后,可通过调节件13对第二杆12与第一杆11进行立杆高度固定。不使用时,支撑杆1与标准底模板2平行贴合在一起,现场堆场平放、立放皆可。第二杆12通过等间距的第二通孔121进行上下移动后,由调节件13配合第一杆11上的第一通孔111进行限位,第一杆11与底座14焊接为一体,不同的支模高度可在现场进行灵活调节。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通过支撑杆1、标准底模板2和连接件3的巧妙配合,能够大大便利于施工。
[00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杆,位于上方的第二杆,用于将该第二杆与该第一杆装到一起的调节件以及装设在该第一杆的底端的底座;标准底模板,在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以及连接件,包括铰接座和铰接轴;其中,该铰接座固定在该标准底模板的底侧表面,该铰接座和该第二杆的顶端均设有铰接孔,该铰接轴穿设于这些铰接孔,使得该支撑杆与该标准底模板铰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是中空的,该第二杆插置在该第一杆的中空中,该第一杆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该第二杆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该调节件插置固定在对齐了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从而使得该支撑杆具有设定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配式模板体系,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雄王智余范文兴贾海云唐玥胡晓玲叶智棠黎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