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手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21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一种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组件、可折叠的车架、脚轮和收纳兜,车架包括前后左右设置的四根立杆和轮架组件,立杆设置在轮架组件上方,其中前侧的二根立杆以及后侧的二根立杆之间分别通过二根交叉转动的斜杆可折叠连接,轮架组件呈伞状的X形可折叠结构,轮架组件的四角与立杆的下端连接,并通过轮架组件的折叠和展开实现车架的折叠和展开;脚轮安装在轮架组件的四角下方,收纳兜设置车架内与四根立杆固定,拉手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右侧,拉手组件的下端与前侧或者后侧的二根立杆的下端相转动连接并可随立杆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折叠后尺寸小,便于收纳携带,并且万向轮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操作使用灵活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手拉车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工具
,涉及一种手拉车,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手拉车。

技术介绍

[0002]手拉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运输工具,主要分为购物手拉车和运输手拉车,购物手拉车用于购物、外出等场合,手拉车主要由支架、脚轮、轴承组成。运输手拉车指一种农用运输工具,主要的部件是三个——车轮,车架,车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家庭采购物品或者自驾游、郊外野营等活动也越来越多。手拉车也被大量应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户外场所,方便人们搬运大量的活动物资。但常见的手拉车体积较大,不能折叠,不便于携带与收纳,为此目前出现了将手拉车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方便进行收纳。
[0003]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2221606025.2的中国专利《一种折叠手拉车》,包括手拉杆以及车架,所述车架下设置有车轮,所述车架包括底框边和上框边,所述底框边和所述上框边间通过立杆相连接,所述底框边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杆,且在所述中间杆的两端上设置有用于折叠的折叠机构。该手拉车可方便折叠,满足使用需求,但是操作不够方便,折叠后体积不够小,不能对脚轮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性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灵活方便的折叠手拉车。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组件、可折叠的车架、脚轮和收纳兜,车架包括前后左右设置的四根立杆和轮架组件,立杆设置在轮架组件上方,其中前侧的二根立杆以及后侧的二根立杆之间分别通过二根交叉转动的斜杆可折叠连接,轮架组件呈伞状的X形可折叠结构,轮架组件的四角与立杆的下端连接,并通过轮架组件的折叠和展开实现车架的折叠和展开;脚轮安装在轮架组件的四角下方,收纳兜设置车架内与四根立杆固定,拉手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前侧或者后侧,拉手组件的下端与前侧或者后侧的二根立杆的下端相转动连接并可随立杆折叠。
[0006]进一步,所述轮架组件包括上巢、下巢、四根长骨、四根短骨、四根支骨和四个接头,长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另一端与接头的顶部枢接,短骨的一端与长骨的中部枢接,另一端与下巢枢接,支骨的一端与接头的下部枢接,另一端与短骨枢接,脚轮安装在接头的底部。
[0007]再进一步,所述下巢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一凸柱,上巢的下端面中部设有对应的凹孔,当轮架组件展开时,上巢与下巢通过凹孔与凸柱的配合正好对接,四根长骨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X形状。
[0008]进一步,所述脚轮采用万向轮,万向轮可调节地安装在接头下方,万向轮的轮座上端凸设有一连接圆柱,接头的底部凹设有供连接圆柱插置的槽孔,连接圆柱的上端外周成
型有一环形凹槽,接头上对应于环形凹槽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一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环形凹槽相抵触,连接圆柱上环形凹槽的下方径向开设有一固定孔,接头上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一调节螺栓穿过定位孔旋入固定孔中将万向轮的方向定位。
[0009]进一步,所述轮架组件的四角与立杆的下端是可拆连接,四根立杆是前后左右对称设置的。
[0010]再进一步,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夹头,轮架组件通过接头与夹头的配合与立杆可拆卸连接,其中接头的外侧上部纵向成型有T形导轨,接头的外侧下部开槽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条形板,条形板的中部凸设有卡扣,夹头的内侧面设有与T形导轨配合滑动的导向槽,导向槽的内壁下部凹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夹头通过导向槽与T形导轨的配合与接头相插接、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与接头固定。
[0011]进一步,所述立杆上还套设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滑块,同侧的二根斜杆的中部枢接,斜杆的上端与滑块枢接,斜杆的下端与另一立杆下端的夹头枢接,立杆上设有对滑块的下移进行限位的限位挡块。
[0012]进一步,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拉手、伸缩杆、中心块和拉杆,其中伸缩杆可上下滑动地穿置在中心块的中心位置,拉手设置在伸缩杆的顶部位置,拉杆为二根,前侧或者后侧的立杆下端的夹头上枢接有转接头,拉杆的下端与转接头枢接,拉杆的上端与中心块枢接。
[0013]再进一步,所述中心块为矩形块,伸缩杆为并排的二根,中心块的中部开设有供伸缩杆穿置并滑动的贯穿孔,伸缩杆的下端设有与开口相抵的挡块,中心块的两侧凹设有供拉杆的上端插入的开口,拉杆的上端插入开口中与中心块枢接。
[0014]再进一步,所述转接头设置在前侧或者后侧立杆的夹头的下部外侧与夹头转动连接,转接头的侧面开设有供拉杆的下端插置的U形槽口,拉杆的下端插入U形槽口中与转接头枢接,拉手为C形块,拉手的下端开设有供二根伸缩杆的上端插置的插孔,拉手通过固定件与伸缩杆固定。
[0015]最后,所述收纳兜可拆卸地与立杆固定后形成收纳组件,轮架组件单独折叠后可放在收纳组件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折叠机构集成在产品底部可进一步缩小折叠后的尺寸;立杆与轮架组件可方便拆卸,这样整个车架既可以整体折叠,也可以拆开折叠,缩小尺寸,便于收纳携带,也可以将轮架组件单独折叠后放在收纳组件里,收纳组件内的多余空间可放置其他户外用品;万向轮可灵活调节,只需旋转调节螺栓就可使万向轮进入弯向状态或者定向状态,从而使折叠车进入四轮定向、前轮万向后轮定向、前轮定向后轮万向或者四轮万向的状态以适配不同的使用环境或匹配不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折叠后尺寸小,便于收纳携带,并且万向轮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操作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在轮架组件拆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a~8d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轮架组件的装配及折叠原理示意图,其中a是折叠状态,b是开始展开,c是展开状态,d是装配状态;
[0025]图9为夹头与接头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10为接头与夹头装配后的剖视图;
[0027]图11为万向轮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12为万向轮上端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3(1)~13(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万向轮调节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四轮定向,(2)前轮万向后轮定向,(3)前轮定向后轮万向,(4)四轮万向;
[0030]图14为轮架组件折叠后的收纳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如图1~14所示,一种折叠手拉车,包括拉手组件4、可折叠的车架A、脚轮5和收纳兜6,车架A包括前后左右对称设置的四根立杆1和轮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组件、可折叠的车架、脚轮和收纳兜,车架包括前后左右设置的四根立杆和轮架组件,立杆设置在轮架组件上方,其中前侧的二根立杆以及后侧的二根立杆之间分别通过二根交叉转动的斜杆可折叠连接,轮架组件呈伞状的X形可折叠结构,轮架组件的四角与立杆的下端连接,并通过轮架组件的折叠和展开实现车架的折叠和展开;脚轮安装在轮架组件的四角下方,收纳兜设置车架内与四根立杆固定,拉手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前侧或者后侧,拉手组件的下端与前侧或者后侧的二根立杆的下端相转动连接并可随立杆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组件包括上巢、下巢、四根长骨、四根短骨、四根支骨和四个接头,长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另一端与接头的顶部枢接,短骨的一端与长骨的中部枢接,另一端与下巢枢接,支骨的一端与接头的下部枢接,另一端与短骨枢接,脚轮安装在接头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巢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一凸柱,上巢的下端面中部设有对应的凹孔,当轮架组件展开时,上巢与下巢通过凹孔与凸柱的配合正好对接,四根长骨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X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采用万向轮,万向轮可调节地安装在接头下方,万向轮的轮座上端凸设有一连接圆柱,接头的底部凹设有供连接圆柱插置的槽孔,连接圆柱的上端外周成型有一环形凹槽,接头上对应于环形凹槽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一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环形凹槽相抵触,连接圆柱上环形凹槽的下方径向开设有一固定孔,接头上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一调节螺栓穿过定位孔旋入固定孔中将万向轮的方向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手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组件的四角与立杆的下端是可拆连接,四根立杆是前后左右对称设置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手拉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辉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