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成华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17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涉及人机交互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人机交互本体,所述人机交互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盘、卡孔、导向盘、卡杆和第一弹簧,所述人机交互本体内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人机交互本体上设置支撑柱,在支撑柱上设置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支撑盘,在支撑柱上开设卡孔,在支撑杆上设置导向盘,在导向盘上设置卡杆,在卡杆上焊接第一弹簧,通过拉动支撑盘带动支撑杆移动,可对支撑盘的位置进行调节,继而对人机交互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便于人们的使用。便于人们的使用。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机交互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仪表是一种成熟的自动化设备,一般配合人机交互装置进行使用,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4954634U的技术专利中公布了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的人机交互装置,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前端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底部左端设有天线接口,所述天线接口的右端分布有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的右端设有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的右端分布有网口,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左端设有语音孔,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右端设有扩音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后端中间固定设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的后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焊接有固定座。该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方便智能化的进行人机互动,操控更加方便,提高自动控制的效率,便于多角度操控,方便直接固定安装。
[0003]但现有的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现有的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没有良好的调节机构,难以对人机交互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人机交互本体的安置适应性较差,其次,现有的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也没有良好的清灰机构,难以对透气网上附着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长时间使用易造成透气网的堵塞,使得空气流通效果差。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没有良好的调节机构,难以对人机交互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人机交互本体的安置适应性较差、现有的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也没有良好的清灰机构,难以对透气网上附着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长时间使用易造成透气网的堵塞,使得空气流通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包括人机交互本体,所述人机交互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盘、卡孔、导向盘、卡杆和第一弹簧,所述人机交互本体内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所述人机交互本体上设置有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马达、转动板、导杆、清灰板和第二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支撑柱接触,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卡孔,所述支撑杆内滑动连接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内固定套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孔滑动连接,所述卡杆上焊接有第一弹簧,通过支撑盘、支撑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人机交互本体进行有效支撑。
[0007]优选的,所述卡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孔在支撑柱上均匀分布,通过卡孔的设
置,便于配合卡杆进行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盘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盘在支撑杆上对称分布,通过导向盘的设置,便于后续卡杆的安装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本体内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固定连接有清灰板,所述清灰板与透气网接触,所述清灰板与人机交互本体接触,所述清灰板上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板焊接,通过马达的设置,可带动转动板转动,以带动清灰板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在清灰板上均匀分布,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可对清灰板进行连接使用。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通过在人机交互本体上设置支撑柱,在支撑柱上设置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支撑盘,在支撑柱上开设卡孔,在支撑杆上设置导向盘,在导向盘上设置卡杆,在卡杆上焊接第一弹簧,通过拉动支撑盘带动支撑杆移动,可对支撑盘的位置进行调节,继而对人机交互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便于人们的使用。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通过在人机交互本体上设置透气网,在人机交互本体上设置马达,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转动板,在转动板上设置导杆,在导杆上设置清灰板,在清灰板上焊接第二弹簧,通过透气网的设置,可保证人机交互本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以带动散热的效果,在马达、转动板、清灰板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下,可对透气网上附着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避免透气网的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的正视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的调节结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0018]图中标号:1、人机交互本体;2、支撑柱;3、调节机构;4、透气网;5、清灰机构;31、支撑杆;32、支撑盘;33、卡孔;34、导向盘;35、卡杆;36、第一弹簧;51、马达;52、转动板;53、导杆;54、清灰板;5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图2、图3,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包括人机交互本体1,人机交互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设置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杆31、支撑盘32、卡孔33、导向盘34、卡杆35和第一弹簧36,人机交互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透气网4,人机交互本体1上设置有清灰机构5,清灰机构5包括马达51、转动板52、导杆53、清灰板54和第二弹簧55。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支撑柱2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盘32,支撑盘32与支撑柱2接触,支撑柱2内开设有卡孔33,卡孔33设置有多个,多个卡孔
33在支撑柱2上均匀分布,通过卡孔33的设置,便于配合卡杆35进行使用,支撑杆31内滑动连接有导向盘34,导向盘34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盘34在支撑杆31上对称分布,通过导向盘34的设置,便于后续卡杆35的安装使用,导向盘34内固定套接有卡杆35,卡杆35与卡孔33滑动连接,卡杆35上焊接有第一弹簧36,通过支撑盘32、支撑杆31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人机交互本体1进行有效支撑。
[0021]请参阅图1、图2、图4,人机交互本体1内固定安装有马达51,马达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板52,转动板52内滑动连接有导杆53,导杆53上固定连接有清灰板54,清灰板54与透气网4接触,清灰板54与人机交互本体1接触,清灰板54上焊接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55在清灰板54上均匀分布,通过第二弹簧55的设置,可对清灰板54进行连接使用,第二弹簧55的另一端与转动板52焊接,通过马达51的设置,可带动转动板52转动,以带动清灰板54转动。
[0022]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拉动支撑盘32向远离支撑柱2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支撑杆31滑动,进而对支撑盘32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卡孔33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包括人机交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杆(31)、支撑盘(32)、卡孔(33)、导向盘(34)、卡杆(35)和第一弹簧(36),所述人机交互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透气网(4),所述人机交互本体(1)上设置有清灰机构(5),所述清灰机构(5)包括马达(51)、转动板(52)、导杆(53)、清灰板(54)和第二弹簧(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仪表系统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盘(32),所述支撑盘(32)与支撑柱(2)接触,所述支撑柱(2)内开设有卡孔(33),所述支撑杆(31)内滑动连接有导向盘(34),所述导向盘(34)内固定套接有卡杆(35),所述卡杆(35)与卡孔(33)滑动连接,所述卡杆(35)上焊接有第一弹簧(36)。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成华郭勤玉胡小龙申琳鞠沅辰
申请(专利权)人:贺成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