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11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涉及接线箱技术领域,包括接线箱,所述接线箱包括接线箱本体,所述接线箱本体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表面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吸热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吸热板与背板朝向接线箱本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散热鳍片与背板远离接线箱本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内部穿插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与吸热板连通,所述散热管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循环泵,且所述微型循环泵另一端与吸热板连通,所述吸热板与散热管内部填充有导热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对接线箱进行降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


[0001]本技术属于接线箱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而接线箱是光伏发电不可缺少的设置之一,接线箱是一种转接施工线路,对分支线路进行标注,为布线和查线提供方便的一种接口装置,在某些情况下,为便于施工及调试,可将一些较为特殊且安装设置较为有规律的产品如短路隔离器等安装在接线箱内。
[0003]如公开号为CN218450031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线箱,包括接线箱主体,所述接线箱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接线仓,所述接线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冷管,所述接线箱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水柱,所述通水柱内开设有过水孔,且过水孔与水冷管连通,所述过水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子阀,所述接线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存水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集水结构;
[0004]该方案记载的技术方案通过下雨时,雨水便会通过梯形收集箱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过滤网过滤,在输送到存水箱内进行储存,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接线仓内的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温度感应器便会向控制模块传递信号,然后控制模块控制电子阀开启,存水箱内的水便会通过过水孔进入到水冷管内,然后对接线仓内进行水冷散热,使得提高该接电箱的散热速度,并且利用梯形收集箱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使该接电箱能够利用雨水进行散热,提高对雨水的利用。
[0005]但是该方案在进行散热时会消耗储存的雨水,而光伏发电通常会选择雨水较少晴天占比较高的区域设置,装置在雨水消耗完毕后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向冷水管中送风散热,散热效果有限,不便于使用。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
[0008]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9]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包括接线箱,所述接线箱包括接线箱本体,所述接线箱本体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表面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吸热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吸热板与背板朝向接线箱本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散热鳍片与背板远离接线箱本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内部穿插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与吸热板连通,所述散热管底部
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循环泵,且所述微型循环泵另一端与吸热板连通,所述吸热板与散热管内部填充有导热液。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背板的设置,便于固定安装散热机构,通过吸热板内部设有空腔,便于内部填充导热液,使吸热板吸收接线箱本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液,导热液再从连通管流动至散热管进行散热冷却,通过连通管的设置,便于将散热管与吸热板连通,通过微型循环泵的设置,便于带动散热管和吸热板内部的导热液循环流动,起到加速散热的作用,通过吸热板与散热管内部填充有导热液,便于利用导热液的吸热效率和流动性快速高效的对接线箱本体进行散热。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为紫铜材质,且所述散热鳍片呈纵向等间距设置。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鳍片为紫铜材质,且散热鳍片呈纵向等间距设置,便于加速对散热管中的导热液进行散热。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为“S”形结构。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管为“S”形结构,便于增加导热液在散热管中流动的行程,使导热液冷却更加充分。
[001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顶端中部设有伸缩管。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管顶端中部设有伸缩管,便于防止导热液的热胀冷缩对散热管和吸热板造成破坏,延长使用寿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吸热板内部设有折液板。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热板内部设有折液板,便于延长导热液在吸热板中流动的行程,使导热液吸热更加充分。
[0019]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箱本体顶部设有遮雨棚。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线箱本体顶部设有遮雨棚,便于为装置遮挡太阳和雨水。
[0021]进一步的,所述遮雨棚底部朝向散热鳍片一端设有导流板。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遮雨棚底部朝向散热鳍片一端设有导流板,便于将散热鳍片散发的热量导向外部,防止散热鳍片散发的热量上升过程中被遮雨棚兜住加热接线箱本体顶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该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通过背板的设置,便于固定安装散热机构,通过吸热板内部设有空腔,便于内部填充导热液,使吸热板吸收接线箱本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液,导热液再从连通管流动至散热管进行散热冷却,通过连通管的设置,便于将散热管与吸热板连通,通过微型循环泵的设置,便于带动散热管和吸热板内部的导热液循环流动,起到加速散热的作用,通过吸热板与散热管内部填充有导热液,便于利用导热液的吸热效率和流动性快速高效的对接线箱本体进行散热;
[0025]2、该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通过散热鳍片为紫铜材质,且散热鳍片呈纵向等间距设置,便于加速对散热管中的导热液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管为“S”形结构,便于增加导热液在散热管中流动的行程,使导热液冷却更加充分;本技术,能有效对接线箱进行降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的第一立体图;
[0027]图2是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的第二立体图;
[0028]图3是本技术散热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吸热板的剖切图。
[003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1]101、接线箱;10101、接线箱本体;10102、遮雨棚;10103、导流板;10104、背板;102、散热机构;10201、散热鳍片;10202、散热管;10203、连通管;10204、微型循环泵;10205、吸热板;10206、折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35]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包括接线箱101,接线箱101包括接线箱本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用接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箱(101),所述接线箱(101)包括接线箱本体(10101),所述接线箱本体(10101)一侧设有背板(10104),所述背板(10104)表面散热机构(102),所述散热机构(102)包括吸热板(10205)和散热鳍片(10201),所述吸热板(10205)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吸热板(10205)与背板(10104)朝向接线箱本体(1010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散热鳍片(10201)与背板(10104)远离接线箱本体(1010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10201)内部穿插设有散热管(10202),所述散热管(10202)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0203),且所述连通管(10203)另一端与吸热板(10205)连通,所述散热管(10202)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循环泵(10204),且所述微型循环泵(10204)另一端与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垂川曲晓军方苡舟孟歆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