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05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管道定位结构,专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以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其包括棉垫、用粘贴棉垫的粘贴敷料及用于覆盖棉垫和粘贴敷料的保护膜;棉垫及粘贴敷料中央区域仅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和外定位筒,外定位筒呈紧贴的套设于内定位筒外,内定位筒上设有内易断线圈,外定位筒上对应设有外易断线圈。通过内定位筒及其上设置的内易断线圈、以及外定位筒及其上设置的外易断线圈可对不同型号的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整个过程快捷方便,临床护理方便实用,患者舒适度好。患者舒适度好。患者舒适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很多时候因治疗需求,需要在患者身上不同部位植入种类不一的医用管道(如气管切开套管、各种引流管、胃造瘘管等)。出于不同的目的,如保护穿刺口、吸收渗血渗液等需求,会定时、规范清洁消毒医用管道穿刺口,且待干后;使用无菌医用敷料进行医用管道穿刺处皮肤的覆盖,以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目前针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都是医护人员采用现场采用纱布块及棉垫等医用敷料来进行定位固定。临床上也并没有专门的用于定位约束医用管道的定位结构,无论是采用棉垫还是纱布块,它们都是完整的一个整体,如需要用来定位约束医用管道,则需要医护人员现场进行手动剪切,然后包覆在医用管道四周并用胶布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从而起到对医用管道定位约束的目的,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现有的这种技术方案,一方面医护人员现场临时剪切,使得敷料剪切处容易出现切口不平整、碎屑多等问题,最后造成患者舒适感的下降、穿刺口被刺激而增加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过程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和时间,且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效果及舒适性完全凭医护人员的经验;另,现有的这种方式,医护人员对穿刺口消毒时,需要拆除且消毒后还需重新剪切保护,临床护理非常不便。
[000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定位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该医用管道定位结构可对不同型号的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防止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操作快捷方便。
[0005]本技术提供的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其包括:
[0006]呈矩形状的医用无菌的棉垫,所述棉垫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所述内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内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内易断线圈,所述内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内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内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内定位口;
[0007]医用的粘贴敷料,所述粘贴敷料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外定位筒,所述外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外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外易断线圈,所述外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外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外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外定位口;
[0008]所述棉垫的背面粘贴固定于所述粘贴敷料的粘贴面上,所述外定位筒呈紧贴的套设于所述内定位筒外,所述内易断线圈于所述外易断线圈呈一一对应的正对设置;所述粘贴敷料完全覆盖所述棉垫,所述粘贴敷料的四周均超出所述棉垫形成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皮肤粘贴部;
[0009]医用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形状与所述粘贴敷料一致,所述保护膜可分离的粘贴于所述皮肤粘贴部上并完全覆盖所述棉垫的正面,所述棉垫的正面用于接触患者穿刺口处的皮肤。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植入患者上的医用管道的尺寸,对应选择撕扯外易断线圈和内易断线圈,使得棉垫的内定位筒上形成的内定位口和粘贴敷料上形成的外定位口的尺寸与所使用的医用管道尺寸一致,从而使得医用管道被内定位筒的内定位口所定位约束;同时由于外定位筒紧贴的套设于内定位筒外,从而使得外定位筒对内定位筒及被其所定位约束的医用管道进行整体的进一步固定;内定位筒和外定位筒对医用管道进行双重定位约束后,撕去保护膜,从而使得无菌的棉垫的正面可直接覆盖在穿刺口处的皮肤上进行无菌覆盖保护穿刺口,随后将粘贴敷料暴露在外的皮肤粘贴部粘贴在患者体肤上,从而使得定位约束有医用管道的将本技术粘贴固定在患者的穿刺口处,实现本技术专用于对医用管道进行定位约束的目的,有效的防止了医用管道晃动和穿刺口暴露而感染细菌的情况发生,整个过程快捷方便且可执行标准化操作规范,临床护理方便实用;且整个过程不用现场进行任何剪切操作,患者舒适感好,良好的建立了人文关怀。
[0011]较佳地,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沿所述棉垫的一边缘自所述内定位筒开设有一内缺口,所述内缺口沿所述内定位筒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内定位筒形成一条内调节口;沿所述粘贴敷料的一边缘自所述外定位筒开设有一外缺口,所述外缺口沿所述外定位筒的凸伸方向贯穿所述外定位筒形成一条外调节口。所述内定位筒借由所述内缺口及内调节口形成开放式筒体结构;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大的医用管道可往外扩展进行定位约束,防止被撑破,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小的医用管道可往内进行收缩定位约束。同样,所述外定位筒借由所述外缺口及外调节口也形成开放式筒体结构;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大的医用管道可往外扩展进行定位约束,防止被撑破,该开放式筒体结构内置比其略小的医用管道可往内进行收缩定位约束。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内缺口和内调节口的配合以及外缺口和外调节口的配合,使得本技术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可进行适应性的微调,从而使得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固定更科学和合理。
[0012]较佳地,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内调节口与所述外调节口正对设置。
[0013]较佳地,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内调节口与所述外调节口的宽度相同。
[0014]较佳地,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于所述外缺口的左侧向右侧凸伸出可叠置的叠加部。使用时,借由向左侧拉扯凸伸出的叠加部,使得叠加部粘贴在右侧,可使得粘贴敷料的外定位筒对棉垫的内定位筒进行进一步的包覆固定,进一步的确保本技术对医用管道的定位约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0015]较佳地,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的外边缘呈弧形边。
[0016]较佳地,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所述粘贴敷料为9534敷料或9546敷料。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粘贴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事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阐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管道定位结构,用于对植入人体的医用管道在皮肤处进行定位约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无菌的棉垫,所述棉垫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内定位筒,所述内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内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内易断线圈,所述内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内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内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内定位口;医用的粘贴敷料,所述粘贴敷料的中央区域向外凸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外定位筒,所述外定位筒沿凸伸方向的口径逐渐减小,周向环绕所述外定位筒设有相互平行的至少三圈外易断线圈,所述外易断线圈由等间距设置的贯穿小孔组成,所述外定位筒于每一所述外易断线圈处可断裂而形成不同口径的外定位口;所述棉垫的背面粘贴固定于所述粘贴敷料的粘贴面上,所述外定位筒呈紧贴的套设于所述内定位筒外,所述内易断线圈于所述外易断线圈呈一一对应的正对设置;所述粘贴敷料完全覆盖所述棉垫,所述粘贴敷料的四周均超出所述棉垫形成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皮肤粘贴部;医用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形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娴谢艳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医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