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液加气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91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气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渗液加气块,包括加气块本体;所述加气块本体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防渗透槽;所述加气块本体底部开设有第二防渗透槽;所述加气块本体顶部开始有第三防渗透槽;所述第二防渗透槽内侧顶部固接软簧;工作时,若第三防渗透槽内侧的雨水较多,通过导液槽与第一密封软板相互配合,使雨水通过导液槽底端排出加气块本体外部,第一密封软板降低了外部雨水通过导液槽内侧进入第三防渗透槽内侧的情况发生;当操作防水膨胀板向第三防渗透槽内侧推动,限位滑块一并移动,进入限位槽内侧,通过限位滑块外侧壁与限位槽内侧壁相互摩擦固定;降低了一对第一防渗透槽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防渗透槽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防渗透槽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液加气块


[0001]本技术涉及加气块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渗液加气块。

技术介绍

[0002]加气块自身加工过程中,加气块内部会产生大量气孔,从而使加气块质量较轻;加气块功能多样,如承重用途、非承重用途、保温用途、防渗透用途。
[0003]现有技术中,防渗液加气块常常由多组加气块相互堆叠后,通过密封浆将多组加气块进行粘合,从而起到防渗透效果。
[0004]现有的防渗液加气块,在工作中,多组加气块相互堆叠,通过密封浆将多组加气块进行粘合后,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刷,用于密封的密封浆被雨水内部的微量元素侵蚀,导致雨水从一对加气块之间渗透进房间内部,导致整体的防渗透效果较差的情况发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渗液加气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多组加气块相互堆叠,通过密封浆将多组加气块进行粘合后,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刷,用于密封的密封浆被雨水内部的微量元素侵蚀,导致雨水从一对加气块之间渗透进房间内部,导致整体的防渗透效果较差的情况发生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渗液加气块。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渗液加气块,包括加气块本体;所述加气块本体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防渗透槽;所述加气块本体底部开设有第二防渗透槽;所述加气块本体顶部开始有第三防渗透槽;所述第二防渗透槽内侧顶部固接软簧;所述软簧在第二防渗透槽内侧顶部固接有多组;多组所述软簧底部固接有防水膨胀板;所述防水膨胀板一端固接有第一外部密封板;所述第三防渗透槽内侧底部开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内侧顶端固接有第一密封软板;所述第二防渗透槽内侧两侧壁均固接有限位滑块;一对所述第一防渗透槽均开设有限位槽;降低了外部雨水通过导液槽内侧进入第三防渗透槽内侧的情况发生;当操作防水膨胀板向第三防渗透槽内侧推动,限位滑块一并移动,进入限位槽内侧,通过限位滑块外侧壁与限位槽内侧壁相互摩擦固定;降低了一对第一防渗透槽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
[0007]优选的,所述加气块本体外侧两侧壁均固接有第二外部密封板;所述第二外部密封板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贴合板;所述密封贴合板靠近第二外部密封板一侧侧壁固接有第一支撑弹柱;所述第一支撑弹柱在密封贴合板靠近第二外部密封板一侧侧壁上固接有多组;所述第一支撑弹柱远离密封贴合板一侧侧壁与第二外部密封板靠近密封贴合板一侧侧壁固接;降低了外部雨水通过一对加气块本体连接处进入第三防渗透槽内侧的情况发生;整体装置提升了一对加气块本体连接处的防渗透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块内侧两侧壁均固接有磁力软板;一对所述磁力软板相互靠近一侧侧壁均固接有第二支撑弹柱;所述第二支撑弹柱在一对磁力软板相互靠近一侧侧壁
上固接有多组;提升了限位滑块外侧壁与限位槽内侧壁相互贴合的固定效果;降低了一对加气块本体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渗透槽外侧一侧侧壁固接有第一摩擦软板;所述第一摩擦软板在第三防渗透槽外侧一侧侧壁上固接有多组;所述第一外部密封板靠近防水膨胀板一侧侧壁两侧均固接有第二摩擦软板;所述第二摩擦软板在第一外部密封板靠近防水膨胀板一侧侧壁两侧均固接有多组;降低了第一外部密封板与外侧壁相互贴合时,第一外部密封板脱离加气块本体外侧壁的情况发生。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侧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贴合转轴;所述贴合转轴在限位槽内侧两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多组;提升了限位滑块进入限位槽内侧的稳定性;多组贴合转轴与限位滑块相互固定,从而提升了限位滑块通过限位槽将一对加气块本体固定的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防水膨胀板底部靠近第一外部密封板一侧固接有密封软塞;降低了加气块本体外侧壁湿气进入导液槽内侧的情况发生。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防渗液加气块,通过第一防渗透槽与第二防渗透槽多段式设置,将雨水阻挡至一对第一防渗透槽相互连接处外侧;提升了一对加气块本体相互安装后的防渗透性。
[0014]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防渗液加气块,过密封贴合板与第一支撑弹柱相互配合,因第一支撑弹柱自身弹性材质,使密封贴合板通过与第二外部密封板的连接结构向加气块本体外侧壁移动,从而提升了密封贴合板与加气块本体外侧壁更加贴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中的加气块本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的密封软塞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二防渗透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一外部密封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的软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的阻液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加气块本体;11、第一防渗透槽;12、第二防渗透槽;13、第三防渗透槽;14、软簧;15、防水膨胀板;16、第一外部密封板;17、导液槽;18、第一密封软板;19、限位滑块;110、限位槽;2、第二外部密封板;21、密封贴合板;22、第一支撑弹柱;3、磁力软板;31、第二支撑弹柱;4、第一摩擦软板;41、第二摩擦软板;5、贴合转轴;6、密封软塞;7、阻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6所示,一种防渗液加气块,包括加气块本体1;所述加气块本体1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防渗透槽11;所述加气块本体1底部开设有第二防渗透槽12;所述加气块本体1顶部开始有第三防渗透槽13;所述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顶部固接软簧14;所述软簧14在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顶部固接有多组;多组所述软簧14底部固接有防水膨胀板15;所述防水膨胀板15一端固接有第一外部密封板16;所述第三防渗透槽13内侧底部开设有导液槽17;所述导液槽17内侧顶端固接有第一密封软板18;所述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两侧壁均固接有限位滑块19;一对所述第一防渗透槽11均开设有限位槽110;工作时,软簧14、限位滑块19为弹性材质,将加气块本体1放置在地面上后,将另一加气块本体1向地面上的加气块本体1方向移动,防水膨胀板15随着加气块本体1一并移动,最终防水膨胀板15进入第三防渗透槽13内侧,地面上的加气块本体1进入上方的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因多组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液加气块,包括加气块本体(1);所述加气块本体(1)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防渗透槽(11);所述加气块本体(1)底部开设有第二防渗透槽(12);所述加气块本体(1)顶部开始有第三防渗透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顶部固接软簧(14);所述软簧(14)在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顶部固接有多组;多组所述软簧(14)底部固接有防水膨胀板(15);所述防水膨胀板(15)一端固接有第一外部密封板(16);所述第三防渗透槽(13)内侧底部开设有导液槽(17);所述导液槽(17)内侧顶端固接有第一密封软板(18);所述第二防渗透槽(12)内侧两侧壁均固接有限位滑块(19);一对所述第一防渗透槽(11)均开设有限位槽(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液加气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块本体(1)外侧两侧壁均固接有第二外部密封板(2);所述第二外部密封板(2)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贴合板(21);所述密封贴合板(21)靠近第二外部密封板(2)一侧侧壁固接有第一支撑弹柱(22);所述第一支撑弹柱(22)在密封贴合板(21)靠近第二外部密封板(2)一侧侧壁上固接有多组;所述第一支撑弹柱(22)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牧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