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79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粘接有眼镜片主体,所述眼镜片主体的左端接触有镜片本体,所述安装环内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安装环内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镜片本体上粘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环上设置有眼镜片主体,在眼镜片主体上设置镜片主体,在安装环上开设第一卡槽,在安装环上开设第二卡槽,在镜片本体上设置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第一卡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卡块,通过拉动镜片本体向远离眼镜片主体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脱离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便于人们对镜片主体进行更换,便于近视人员更换不同度数的镜片本体使用。数的镜片本体使用。数的镜片本体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眼镜片
,具体为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近视是眼球屈光不正产生的问题,当眼球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这就需要佩戴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以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问题。
[0003]在专利技术申请公布号为CN115390271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布了微透镜眼镜片,属于眼镜
本专利技术眼镜片后镜面为0.00D至

10.00D凹透镜片,前镜面半径4.0mm至6.0mm以外、半径24mm至30mm以内的环带区域,设有四个独立象限微透镜区,微透镜区以内中央区和以外区周边区为平光镜片。微透镜区由球面型、坡环型、柱面型微透镜其中一种或者二种阵列,为非球面凸透镜片,象限区屈光力至少满足: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上侧微透镜区,或者鼻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上侧微透镜区。本专利技术眼镜片用于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眼防控,眼镜片可以消除视网膜周边屈光参差、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
[0004]但是,现有的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现有的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采用的镜片本体与眼镜片主体多为一体式设计,不便于人们对不同度数的镜片本体进行更换使用,其次,现有的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也没有防紫外线层、防蓝光层的设置,难以对有害的紫外线、蓝光进行屏蔽,长时间佩戴会造成眼球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解决了现有的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采用的镜片本体与眼镜片主体多为一体式设计,不便于人们对不同度数的镜片本体进行更换使用,并解决了现有的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也没有防紫外线层、防蓝光层的设置,难以对有害的紫外线、蓝光进行屏蔽,长时间佩戴会造成眼球不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粘接有眼镜片主体,所述眼镜片主体的左端接触有镜片本体,所述安装环内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安装环内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镜片本体上粘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安装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粘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粘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滑动连接,所述眼镜片主体的右端粘接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右端粘接有防蓝光层。
[0007]为了后续对镜片本体进行安装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在安装环上对称分布。
[0008]为了后续对镜片本体进行安装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槽在安装环上对称分布。
[0009]为了配合第一卡槽进行卡接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整体呈球体形态,所述第一卡块为弹性橡胶材质。
[0010]为了配合第二卡槽进行卡接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的整体呈半球形态,所述第二卡块为弹性橡胶材质。
[0011]为了对有害紫外线进行消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厚度为0.2mm,所述防紫外线层为PC镜片。
[0012]为了对有害蓝光进行消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优选的,所述防蓝光层的厚度为0.2mm,所述防蓝光层为PRO镜片。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在安装环上设置有眼镜片主体,在眼镜片主体上设置镜片主体,在安装环上开设第一卡槽,在安装环上开设第二卡槽,在镜片本体上设置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第一卡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卡块,通过拉动镜片本体向远离眼镜片主体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脱离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便于人们对镜片主体进行更换,便于近视人员更换不同度数的镜片本体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在眼镜片主体上设置防紫外线层,在防紫外线层上设置防蓝光层,在防紫外线层、防蓝光层的作用下,将可见光中的对眼球有害的紫外线、蓝光进行屏蔽处理,以提高对眼球的防护性能,便于人们的长久性佩戴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的正视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0019]图中:1、安装环;2、眼镜片主体;3、镜片本体;4、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连接块;7、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防紫外线层;10、防蓝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图3,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包括安装环1,安装环1内粘接有眼镜片主体2,眼镜片主体2的左端接触有镜片本体3,安装环1内开设有第一卡槽4,安装环1内开设有第二卡槽5,镜片本体3上粘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与安装环1滑动连接,连接块6上粘接有第一卡块7,第一卡块7与第一卡槽4滑动连接,连接块6上粘接有第二卡块8,第二卡块8与第二卡槽5滑动连接,眼镜片主体2的右端粘接有防紫外线层9,防紫外线层9的右端粘接有防蓝光层10。
[0021]本实施例中:通过防紫外线层9、防蓝光层10的设置,可将光中对眼球有害的紫外线、蓝光进行消除,以提高眼镜片的佩戴舒适感,当需要不同度数的镜片本体3进行更换时,可用力拉动镜片本体3向远离安装环1的方向移动,以带动连接块6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卡块7脱离第一卡槽4,并带动第二卡块8脱离第二卡槽5,最终对镜片本体3进行拆除,便于后续人们的更换使用。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卡槽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卡槽4在安装环1上对称分布。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环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4,便于后续配合第一卡块7进行卡接使用,进而使得镜片本体3处于连接稳定。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卡槽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卡槽5在安装环1上对称分布。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环1上设置有第二卡槽5,便于后续配合第二卡块8进行卡接使用,进而使得镜片本体3处于连接稳定。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卡块7的整体呈球体形态,第一卡块7为弹性橡胶材质。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橡胶材质的设置,使得第一卡块7具备良好的弹性性能,使得第一卡块7可对第一卡槽4进行卡紧限位。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卡块8的整体呈半球形态,第二卡块8为弹性橡胶材质。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橡胶材质的设置,使得第二卡块8具备良好的弹性性能,使得第二卡块8可对第二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包括安装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内粘接有眼镜片主体(2),所述眼镜片主体(2)的左端接触有镜片本体(3),所述安装环(1)内开设有第一卡槽(4),所述安装环(1)内开设有第二卡槽(5),所述镜片本体(3)上粘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与安装环(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6)上粘接有第一卡块(7),所述第一卡块(7)与第一卡槽(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6)上粘接有第二卡块(8),所述第二卡块(8)与第二卡槽(5)滑动连接,所述眼镜片主体(2)的右端粘接有防紫外线层(9),所述防紫外线层(9)的右端粘接有防蓝光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眼防控微透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槽(4)在安装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大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