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73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内设发热管的发热管底座设置在机盒内部,隔热圈一设置在发热管底座上,面板设置在机盒上端面,炉盘穿过隔热圈一设置在发热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多级隔热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热炉的发热板和面板与主机一体式连接的设计会导致产品温度过高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过高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过高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电器,尤其是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

技术介绍

[0002]电热炉是一种利用电能加热的家用厨房电器,主要用来烧水、烧菜,电热炉主要由发热板组件、壳体、调温装置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环境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轻巧便捷,深受用户喜爱。但由于电热炉容易过热,使用时间久一些就容易因为高温使整个产品变得温度很高,使用者容易烫伤,给使用者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内设发热管的发热管底座设置在机盒内部,隔热圈一设置在发热管底座上,面板设置在机盒上端面,炉盘穿过隔热圈一设置在发热管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多级隔热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热炉的发热板和面板与主机一体式连接的设计会导致产品温度过高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包含机盒、隔热圈一、炉盘、面板、发热管底座、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底座设置在机盒内部,所述发热管底座内设发热管,所述隔热圈一设置在发热管底座上,所述面板设置在机盒上端面,所述炉盘穿过隔热圈一设置在发热管上,所述机盒下断面四角设置支撑脚,所属机盒左右两个侧面中心设置把手,所述机盒左右后三面设置若干散热孔,所述机盒内设的机盒底板设置有电源线孔,所述机盒的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控制开关,所述机盒内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与温度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机盒的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指示灯,所述机盒内侧设置有温度指示控制器与温度指示灯连接。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发热管底座的主体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发热管底座外侧设置有发热管底座处理器,所述发热管底座中心位置设置炉盘支撑座,所述炉盘支撑座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压力感应块,所述炉盘支撑座上端面设置若干隔热垫块,所述压力感应块上端面高度高于隔热垫块上端面,所述发热管通过隔热圈二与发热管底座连接,所述发热管底座设置在机盒底板中心位置。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发热管底座处理器通过穿过电源线孔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线与发热管底座处理器连接,所述温度指示控制器通过温度指示灯信号线与发热管底座处理器连接。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隔热圈二上端外径小于隔热圈二下端内设的定位圈外径,所述定位圈内径大于发热管底座主体上端面外径,所述隔热圈二下端内设的沉台内径小于发热管底座主体上端面外径,所述隔热垫块上端面设置有炉盘底面并将压力感应块下压后发热管才会工作否则发热管不工作。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炉盘下端面设置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深度大于隔热垫块上端面距离发热管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所述炉盘下端面设置的圆环凹槽内的平面为炉盘底面。
[0010]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多级隔热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热炉的发热板和面板与主机一体式连接的设计会导致产品温度过高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立体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隔热圈立体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炉盘立体图;
[0015]图中:机盒01、隔热圈一02、炉盘03、支撑脚04、散热孔05、把手06、温度控制开关07、温度指示灯08、面板09、温度控制器10、温度指示控制器11、电源线12、温度控制线13、温度指示灯信号线14、机盒底板15、电源线孔16、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发热管底座18、炉盘支撑座19、隔热垫块20、压力感应块21、发热管22、隔热圈二23、沉台24、定位圈25、圆环凹槽26、炉盘底面2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如图1~图4所示: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包含机盒01、隔热圈一02、炉盘03、面板09、发热管底座18、发热管22,所述发热管底座18设置在机盒01内部,所述发热管底座18内设发热管22,所述隔热圈一02设置在发热管底座18上,所述面板09设置在机盒01上端面,所述炉盘03穿过隔热圈一02设置在发热管22上。
[0021]所述机盒01下断面四角设置支撑脚04,将机盒01架空远离使用时的放置平面增加散热面。所属机盒01左右两个侧面中心设置把手06,使用者可以握持把手06移动电热炉,方便握持避免烫手。所述机盒01左右后三面设置若干散热孔05,可以及时将机盒01内部的热量散出,避免高温损坏电热炉内部元件,避免减少使用寿命。所述机盒01内设的机盒底板15设置有电源线孔16,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线。
[0022]所述温度控制开关07设置在机盒01前端面,所述温度控制器10设置在机盒01内侧
与温度控制开关07连接,所述温度指示灯08在机盒01前端面,所述温度指示控制器11设置在机盒01内侧与温度指示灯08连接。所述电源线12穿过电源线孔16将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与外部电源连接,给电热炉供电,所述温度控制器10通过温度控制线13与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连接,使用者调节温度控制开关07即可通过温度控制器10向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发送启动发热管22的指令,随即发热管22开始加热。所述温度指示控制器11通过温度指示灯信号线14与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连接,当发热管22达到预定温度时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即会通过向指示灯信号线14与温度指示控制器11连接随即温度指示灯08即会亮绿灯,随即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会降低对发热管22输出的功率,使发热管22保持恒定温度。如发热管22未达到预定温度时温度指示灯08即会亮红灯。
[0023]所述发热管底座18的主体由隔热材料制成,可以防止发热管底座18内的温度向下方的侧面逸散,保温隔热的同时保护机盒01内部除发热管底座18内部元件外的元件免受高温影响。防止所述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设置在发热管底座18外侧,所述发热管底座18中心位置设置炉盘支撑座19,所述炉盘支撑座19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压力感应块2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包含机盒(01)、隔热圈一(02)、炉盘(03)、面板(09)、发热管底座(18)、发热管(22),所述发热管底座(18)设置在机盒(01)内部,所述发热管底座(18)内设发热管(22),所述隔热圈一(02)设置在发热管底座(18)上,所述面板(09)设置在机盒(01)上端面,所述炉盘(03)穿过隔热圈一(02)设置在发热管(22)上,所述机盒(01)下断面四角设置支撑脚(04),所属机盒(01)左右两个侧面中心设置把手(06),所述机盒(01)左右后三面设置若干散热孔(05),所述机盒(01)内设的机盒底板(15)设置有电源线孔(16),所述机盒(01)的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控制开关(07),所述机盒(01)内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10)与温度控制开关(07)连接,所述机盒(01)的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指示灯(08),所述机盒(01)内侧设置有温度指示控制器(11)与温度指示灯(0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新型隔热结构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底座(18)的主体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发热管底座(18)外侧设置有发热管底座处理器(17),所述发热管底座(18)中心位置设置炉盘支撑座(19),所述炉盘支撑座(19)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压力感应块(21),所述炉盘支撑座(19)上端面设置若干隔热垫块(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新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塔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