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34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包括:隔断墙体、总新风管道、消防设备、转接管道、支撑管道、前端管道以及通风动力装置;所述支撑管道位于所述设备容置腔内,且所述通风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管道内。利用安置消防设备所必要预留的空间进行新风官网的外接布置,依次通过转接管道、支撑管道、前端管道联通管网,并基于通风动力装置保证及时换气,结构布置方式具有便于安装、维修、更换过滤纱板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


[0001]本技术涉及智慧社区墙体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

技术介绍

[0002]智慧社区建立的宗旨就是提升用户居住体验,打造安全、智能、便捷的社区环境。目前很多新式智慧社区设计建立时会效仿办公楼宇,为各个单元楼体预留换风管网,尤其是对于一些入户门与单元门之间的空间为封闭式的情况,只能依靠楼道门透气,但为了安全,楼道门平常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就需要采取其他方式实时通风以避免闷热、不流通的问题出现。目前对于预留换风管网的情况,当需要将换风设备投入使用时,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在规划位置打穿墙体以联通管网,不仅操作费力,安装成本大,而且不易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包括:隔断墙体、总新风管道、消防设备、转接管道、支撑管道、前端管道以及通风动力装置;
[0006]所述隔断墙体的前侧开设设备容置腔,所述消防设备设置于所述设备容置腔内,所述隔断墙体的后侧开设铺设通道,所述总新风管道设置于所述铺设通道内;
[0007]所述支撑管道位于所述设备容置腔内,且所述通风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管道内,所述转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总新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管道连接,所述前端管道与所述支撑管道连接,且所述前端管道的管口位于所述隔断墙体的前侧墙面上。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动力装置包括:嵌置壳体以及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嵌置壳体内,所述嵌置壳体焊接在所述支撑管道的内壁上,且所述支撑管道在对应所述风扇的位置处开设维修门。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动力装置还包括:过滤纱板以及两组分别位于所述风扇两侧的导向条,且每组由两个导向条组成;每组内其中一个导向条设置于所述嵌置壳体的顶板上,另一个导向条设置于所述嵌置壳体的底板上;所述导向条上开始导向槽道,所述过滤纱板两端设置与所述导向槽道适配的导向件。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支撑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两侧的限位凸条,所述导向槽道的槽壁上开设限位凹槽。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管道位于所述铺设通道与所述设备容置腔之间的墙体内。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电磁锁;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管道内,所述电磁锁设置于所述设备容置腔的腔口处安装的防护门上;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锁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0013]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利用安置消防设备所必要预留的空间进行新风官网的外接布置,依次通过转接管道、支撑管道、前端管道联通管网,并基于通风动力装置保证及时换气,结构布置方式具有便于安装、维修、更换过滤纱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支撑管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支撑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包括:隔断墙体1、总新风管道2、消防设备3、转接管道4、支撑管道5、前端管道6以及通风动力装置7。
[0021]隔断墙体1的前侧开设设备容置腔101,消防设备3设置于设备容置腔101内。隔断墙体1的前侧是指面向住户入户门的一侧,消防设备3可以为灭火器、水泵、水管、破拆工具等。设备容置腔101的腔口处安装防护门8,用于不使用时封闭保护消防设施。隔断墙体1的后侧开设铺设通道102,总新风管道2设置于铺设通道102内,具体可通过抱箍与螺栓进行固定;总新风管道2贯穿整个单元楼体,与楼体外部空间环境联通。
[0022]支撑管道5位于设备容置腔101内,且通风动力装置7设置于支撑管道5内。由于通风动力装置7需要频繁更换过滤部件,所以优选的将其布置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本技术利用设备容置腔101布置新风管网的外接部分,同时将通风动力装置7安装在支撑管道5内,更换维修时打开防护门8进行操作即可,结构布置方式具有便于安装、维修、更换过滤纱板的优点。转接管道4一端与总新风管道2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管道5连接,前端管道6与支撑管道5连接,且前端管道6的管口位于隔断墙体1的前侧墙面上。实际布置时,各个管道之间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本技术依次通过转接管道4、支撑管道5、前端管道6联通新风管网,并基于通风动力装置7保证及时换气,将总新风管道2内的空气引入入户门一侧,或者控制通风动力装置7反转,将入户门一侧的空气引出,此时需要将总新风管道2设计为入风管网部
分和出风管网部分。
[0023]其中,转接管道4位于铺设通道102与设备容置腔101之间的墙体内。铺设通道102与设备容置腔101之间的墙体为整个隔断墙体1厚度最薄的位置,将转接管道4布置于此位置,可降低安装难度和工作量,即减少需要动工的部分,保证墙体稳定。
[0024]通风动力装置7包括:嵌置壳体701、风扇702、过滤纱板703、导向条704。
[0025]风扇702设置于嵌置壳体701内,嵌置壳体701焊接在支撑管道5的内壁上,且支撑管道5在对应风扇702的位置处开设维修门9,当需要检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时打开维修门9即可对通风动力装置7进行相应的操作。
[0026]导向条704一共为两组,两组导向条704分别位于风扇702的两侧,即风扇702的出风侧和进风侧均设置一个过滤结构。每组内的导向条704一共为两个,其中一个导向条704设置于嵌置壳体701的顶板上,另一个导向条704设置于嵌置壳体701的底板上,上下两个导向条704共同支撑过滤纱板703,并实现导向作用。
[0027]导向条704上开始导向槽道705,过滤纱板703的上下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断墙体、总新风管道、消防设备、转接管道、支撑管道、前端管道以及通风动力装置;所述隔断墙体的前侧开设设备容置腔,所述消防设备设置于所述设备容置腔内,所述隔断墙体的后侧开设铺设通道,所述总新风管道设置于所述铺设通道内;所述支撑管道位于所述设备容置腔内,且所述通风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管道内,所述转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总新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管道连接,所述前端管道与所述支撑管道连接,且所述前端管道的管口位于所述隔断墙体的前侧墙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动力装置包括:嵌置壳体以及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嵌置壳体内,所述嵌置壳体焊接在所述支撑管道的内壁上,且所述支撑管道在对应所述风扇的位置处开设维修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楼道消防通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动力装置还包括: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曲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