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27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8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系统组成包括冷棚和冷室,其中的冷室为配备有制冷设备的不透光封闭仓,其仓门与冷棚相连通,且冷室的空间占地面积小于所述的冷棚占地面积。本技术方案采用组合冷棚和冷室的连体系统组成,不仅造价低廉,且其运行电耗远低于已有技术手段,为果蔬提前栽种、提早鲜果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具有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技术优点。高的技术优点。高的技术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


[0001]本专利申请涉及农产品规模化种植用系统,尤其涉及的是草本果蔬作物规模化栽培种植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下面将以草莓作为所述果类草本农作物一典型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0003]目前,草莓种植方式一般有三种模式:
[0004]1、陆地种植模式,有适宜的气候和适于四季的草莓品种。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的云南地区当仁不让,可见适用地区范围极其有限。
[0005]2、冷棚种植模式,更适合南方地区,每年10月份为主要栽种期。南方夏季白天过热,不适合草莓生长,因此草莓栽种期普遍选择10月份左右,这一季节夜晚温度零度上下,可采用冷棚来营造适合草莓生长温度环境;所述的冷棚,为骨架支撑的塑料膜棚体,其造价低廉。
[0006]3、暖棚种植模式,更适合于北方地区。所说的暖棚,具有多面筑造墙体的大棚,附加有保温帘卷放装置或其它保温设施,造价较高,主要适用于气候温度低的北方地区,为棚内植物增温、保证植物生长,尤其是在温度偏低的夜晚、暖棚上加盖保温厚帘。
[0007]辽宁东港地区的草莓,气味甜馨、口感甜蜜而不腻、多汁爽口,是闻名全国的辽宁地方特产。其筛选种植的草莓品种喜阴凉,最佳生长条件是白天25

28℃、夜晚6

8℃,有利于开花、抽芽和结果。因而,陆地栽种方法普遍选择在9月初下种栽种,这一期间夜晚温度一般就在6

8℃之间,满足了所选用草莓品种生长规律,其后于11月份前后结果大量上市,为延长其销售期,普遍采用暖棚种植,让人们在冬季也能品尝到这一鲜果的美味。但暖棚种植法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夜晚温度难以控制,由于大规模种植的暖棚棚体巨大,因此影响产果期、更难以保证产量。
[0008]若欲提早结果上市销售,占据“物以稀为贵”销售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提早栽种也是一必然选择,这样,草莓的开花期和结果期亦会提前,但此阶段夜晚天气温度较高,草莓开花期需要有足够的低温,而且夜晚温度对草莓产量影响最大,偏高的夜晚温度不利于果实膨大培育,造成产量低下。而已有暖棚设施不适用于提前种植模式,而采用全程车间式产业化种植法,在巨大的种植空间车间里分时间段实施大温差温控措施,能耗十分巨大,建造成本也较为高昂,要实现高综合经济效益,整体来讲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目地在于满足果蔬作物品种栽培生理特性,尤其是其不同成长时期所需要温度条件不同的生理特性,以低能耗运行模式,并大幅度降低建造造价,达到错季栽种、错峰上市供应,提供一种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
[0010]本专利申请提供的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技术方案,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系统组成包括冷棚和冷室;
[0011]所述的冷室,为配备有制冷设备的不透光封闭仓,其仓门与冷棚相连通;
[0012]且所述的冷室,其空间占地面积小于所述的冷棚占地面积。
[0013]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冷室,为封闭保温仓。
[0014]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冷棚,建于冷室一外侧,冷室朝向冷棚的间隔壁上设有所述的仓门。
[0015]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冷室,位于冷棚之中。
[0016]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其系统组成中还包括有若干于所述冷棚和冷室之间移动转移的立体栽培组架。
[0017]本专利申请公开的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技术方案,采用组合冷棚和冷室的连体系统组成,其冷棚为由骨架支撑透光膜构成的棚体,其造价低廉,冷室仓内容积远小于冷棚,其中虽配备制冷设备,是在必要时控制室内低温,冷室还可具备保温结构,因而对于低温限要求不高、也不苛刻的情况下,其运行电耗远低于已有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手段为昼夜生长所需温差较大的果蔬品种错季栽种装置建造成本较高、能耗消耗高的技术问题,以辽宁东港地区的草莓栽种为例,相比于传统9月份栽种、11月份结果上市期,能够提前栽种,在昼夜温差幅度小的夏季宜可出产优质鲜果,提早鲜果上市,填补草莓鲜果市场空缺、抢占市场优势,具有综合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专利申请的三实施例组成构造图。
[0019]图4为立体栽培组架的主视结构图。
[0020]图5为冷棚内部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申请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技术方案,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说明的局限。
[0022]本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系统组成包括冷棚1和冷室2。
[0023]所述的冷棚1,为由骨架支撑透光膜构成的棚体,其中的骨架可以是多道拱形骨架,或是纵横四方框架为骨架,加塑料薄膜搭建的棚体,覆盖占地,在棚内形成栽种区域空间。
[0024]所述的冷室2,为配备有制冷设备的不透光封闭仓,其仓门20与冷棚1相连通。果蔬植株最好采用立体栽培组架3栽种方式,如图4所示的立体栽培组架3,其底盘4组装有滚轮5,便于移动。如图5所示,冷棚1与冷室2之间的地面上安装若干供立体栽培组架3来回移动的轨道6,白天时,立体栽培组架3移入冷棚1内,调整其植株栽种侧朝向向阳侧,夜晚立体栽培组架3被推移、集中至冷室2内,即使在夏日温度较高的夜晚也能够使植株在合适的低温环境中开花、膨大成果生长,白天从冷室2推出到冷棚1下,接受光照。
[0025]所述的冷室2,优选为保温仓。
[0026]在冷室2内因不需要保持较大光照距离,立体栽培组架3之间更为接近的有序排列,因此,所述的冷室空间占地面积小于所述的冷棚占地面积。
[0027]由于冷室2本身具有保温性能,且空间远小于冷棚1空间,因此可低功耗维持所需
温度。如前所述的草莓品种,栽种期提早至昼夜温差不大的夏日,在夜晚气温较高时,将立体栽培组架3推移、集中至冷室2内,使植株在冷室2合适的低温环境中开花、膨大成果生长。
[0028]如图1所示,冷棚1建于冷室2一外铡,冷室2朝向冷棚1墙壁21上设有仓门20。
[0029]如图2所示,所述的冷室2建于冷棚1之中,冷棚1沿长不小于冷室2沿长、宽度为冷室2宽度数倍,冷室2朝向冷棚1的一侧设置为开放式仓门20,以便于立体栽培组架3分散推出冷室2,植株栽种侧朝向太阳,接受阳光,仓门20关闭,使冷室2低温保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系统组成包括冷棚(1)和冷室(2);所述的冷室(2),为配备有制冷设备的不透光封闭仓,其仓门(20)与冷棚(1)相连通;且所述的冷室,其空间占地面积小于所述的冷棚占地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室(2),为封闭保温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棚(1),建于冷室一外铡,冷室朝向冷棚的间隔壁上设有所述的仓门(2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莓联产栽培种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室(2),位于冷棚(1)之中。5.根据权利要求1、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良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港市鑫芯高效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