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25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涉及预应力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应力采集机,所述应力采集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据导线,所述应力采集机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应力采集机的底端开设有隔离层,所述应力采集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脚座,且四组支脚座分别位于应力采集机的四个拐角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在连接杆的底端设置履带,四组支脚座对应共计八组履带的运行,保证应力机在泥泞等地质上也能较好的实现移动效果,而需要固定时,仅需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纹筒转动,利用支撑板之间对地面的支撑,能满足较好的固定效果,使得应力机能在斜面上进行固定。进行固定。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


[0001]本技术涉及预应力采集设备
,具体是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见的钢筋混凝土也是一种预应力的应用,预应力在桥梁等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上,需要借助钢筋箍来实现,若干组钢筋在建筑内部拉伸,提供建筑一定大小的预应拉力,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千斤顶和应力大小采集设备来共同完成,而应力采集设备则是能直接检测当前应力大小的一类仪器,它能通过电信号控制千斤顶的工作,防止应力过大造成建筑损坏。
[0003]传统的应力采集设备多为柜状,需要满足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而在野外进行桥梁搭建的区域,地质通常高低不平,应力机无法有效的实现地面上的移动,同时有着固定效果差的问题,易发生应力机的侧翻,此外,应力采集机多为在户外作业,内部电器件结构易发生损坏,而应力机多位一体化,不便于拆卸维护检修。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包括应力采集机,所述应力采集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据导线,所述应力采集机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应力采集机的底端开设有隔离层,所述应力采集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脚座,且四组支脚座分别位于应力采集机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支脚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
[0008]上述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螺纹筒、传动杆、连接销、支撑板、两组连接杆和履带,所述螺纹筒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筒与传动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销固定连接于传动杆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耳转动连接于连接销的底部,所述履带套设于连接杆底端的转轮上。
[0009]上述的,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隔离层的内侧,所述螺纹筒与支脚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端通过限位块与支脚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支脚座的底部。
[0010]上述的,两组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支脚座的前后两端,所述履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轮与连接杆之间活动连接。
[0011]上述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架、两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门板和下门板,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架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于安装架
的一侧,所述上门板和下门板皆通过合页与应力采集机转动连接。
[0012]上述的,所述应力采集机内侧通过滑槽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上门板位于下门板的顶部,所述下门板与隔离层之间相互对齐。
[0013]上述的,所述安装架的外形呈L状,所述上门板和下门板的一侧皆通过扁嘴卡扣与应力采集机之间固定连接。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一、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通过在连接杆的底端设置履带,而四组支脚座对应共计八组履带的运行,保证应力机在泥泞等地质上也能较好的实现移动效果,而需要固定时,仅需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纹筒转动,此时不同的螺纹筒转动实现传动杆在支脚座内的伸缩,利用活动的支撑板之间对地面的支持,能满足较好的固定效果,使得应力采集机能在斜面上进行固定。
[0017]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安装机构,当需要对应力采集机内部电器元件进行维护更换时,可通过打开上门板和下门板,并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实现安装架在应力采集机内侧的滑动,实现内部元器件的外拉操作,这样便于对内部器件进行维护检修操作,同时隔离层的设立能更好的对安装架顶部的元器件提供防护效果。
[001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外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移动机构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安装机构位置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应力采集机半剖示意图。
[0023]图中:1、应力采集机;2、数据导线;3、安装机构;301、安装架;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块;304、上门板;305、下门板;4、隔离层;5、支脚座;6、移动机构;601、电机;602、螺纹筒;603、传动杆;604、连接销;605、支撑板;606、连接杆;607、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包括应力采集机1,应力采集机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据导线2,应力采集机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机构3,应力采集机1的底端开设有隔离层4,应力采集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脚座5,且四组支脚座5分别位于应力采集机1的四个拐角处,支脚座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6。
[002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应力采集机1的底部固定四组支脚座5,支脚座5能通过移动机构6实现带动应力采集机1在不同地质上顺畅的移动,同时移动机构6能满足较好的固定效果,使得应力采集机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而数据导线2直接连接内部的电器元件,实现应力数据的传输,并在应力采集机1的底端开设隔离层4,提供内部元器件一定的防护能力,最后需要对内部元器件进行维护检修时,可通过打开应力采集机1一侧的安装机构3,带动内部元器件向外滑出,便于维护和更换操作的进行。
[0027]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6包括电机601、螺纹筒602、传动杆603、连接销604、支撑板605、两组连接杆606和履带607,螺纹筒602与电机6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筒602与传动杆603之间螺纹连接,连接销604固定连接于传动杆603的底部,支撑板605通过连接耳转动连接于连接销604的底部,履带607套设于连接杆606底端的转轮上。电机601固定连接于隔离层4的内侧,螺纹筒602与支脚座5之间转动连接,传动杆603的底端通过限位块与支脚座5之间滑动连接,支撑板605位于支脚座5的底部。两组连接杆606分别位于支脚座5的前后两端,履带607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轮与连接杆606之间活动连接。
[0028]本实施方案中,位于隔离层4内侧的电机601驱动,能带动底部的螺纹筒602转动,而传动杆603与支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包括应力采集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采集机(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据导线(2),所述应力采集机(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机构(3),所述应力采集机(1)的底端开设有隔离层(4),所述应力采集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脚座(5),且四组支脚座(5)分别位于应力采集机(1)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支脚座(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电机(601)、螺纹筒(602)、传动杆(603)、连接销(604)、支撑板(605)、两组连接杆(606)和履带(607),所述螺纹筒(602)与电机(6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筒(602)与传动杆(603)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销(604)固定连接于传动杆(603)的底部,所述支撑板(605)通过连接耳转动连接于连接销(604)的底部,所述履带(607)套设于连接杆(606)底端的转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智能采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01)固定连接于隔离层(4)的内侧,所述螺纹筒(602)与支脚座(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603)的底端通过限位块与支脚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超吴柳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六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