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柔性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105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柔性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光伏柔性支架包括立架和承重组件索,所述承重组件索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承重组件索用以承载光伏组件,所述承重组件索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向有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使光伏组件与承重组件索的长度方向有夹角,使得光伏柔性支架可适用于需将光伏柔性支架沿南北方向排布的特殊场景,如沿南北走向的厂房上方、南北走向的高速路两侧、南北走向的河流两侧等,且可根据需要将其设置为多跨或多排;此外,使得安装于所述光伏柔性支架上的光伏组件受的风、雪载荷较小,提高了支架稳定性、简化了支架的整体结构及使得支架便于安装。于安装。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柔性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系统
,尤其涉及光伏柔性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光伏行业一般将以索具机构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光伏支架称为柔性支架;柔性支架具有跨度大且跨度范围灵活可调的优势,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广。
[0003]现有技术中光伏柔性支架中预应力拉索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承重索、稳定索、缆风索等,均是沿东西方向竖直排布,然后通过调整承重索的高低落差,形成一个具有角度的安装面,组件安装后,组件面向南(北)。该柔性支架的安装面朝向与索具的延伸方向一致,当安装面朝向南(北)方向时,索具只能沿东西向排布,对于只允许南北方向排布的特殊场景无法适用,比如沿南北走向厂房的上方、南北走向的高速路两侧、南北走向的河流两侧等;另外,因组件受的风载荷方向垂直于预应力拉索的轴向,使得预应力拉索的负载较大,因此排间系杆数量多,在施工过程较繁琐,同时还要在支架两侧或者底部增设侧向缆风索,降低了支架下方土地利用率。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伏柔性支架,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光伏柔性支架,包括:
[0007]立架;
[0008]承重组件索,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承重组件索用以承载光伏组件,所述承重组件索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向有夹角。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重组件索包括多根第一承重索和多根第二承重索,所述第二承重索设于所述第一承重索下方,多根所述第一承重索和多根所述第二承重索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共同用以承载所述光伏组件。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所述第二承重索上的组件安装件,所述组件安装件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通过连接件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方向有夹角,所述安装板用以安装所述光伏组件。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将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上连接部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或所述第二承重索的卡槽,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接部相适配,用以将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或所述第二承重索固定在所述卡槽中。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多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将与
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所述第二承重索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承重索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承重索之间的高度差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多根第二连接杆,多根所述第二连接杆将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含三角形结构的稳定结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稳定索,所述第一稳定索设于所述第二承重索下方且其两端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第一稳定索朝竖直方向拱起且其拱点通过连接杆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所述第二承重索连接在一起。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稳定索,所述第二稳定索设于所述第二承重索下方且其两端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第二稳定索拱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稳定索拱起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稳定索的拱点通过所述连接杆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稳定索连接在一起。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重组件索包括第一承重索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承重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索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承重索连接,所述第一撑杆与多根所述第一承重索一同用以支撑所述光伏组件;或者,
[0017]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两者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一承重索连接,所述第一撑杆高于所述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一同用以支撑所述光伏组件。
[0018]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和多排光伏组件,多排所述光伏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光伏柔性支架上,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向有夹角。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使光伏组件与承重组件索的长度方向有夹角,使得光伏柔性支架可适用于需将光伏柔性支架沿南北方向排布的特殊场景。当将所述承重组件索的索具沿南北方向延伸布置时,安装于所述承重组件索上的光伏组件的板面的横向朝向也指向南北方向,所述光伏柔性支架可适用于南北方向排布的特殊场景,如沿南北走向的厂房上方、南北走向的高速路两侧、南北走向的河流两侧等,且可根据需要将其设置为多跨或多排;此外,由于安装于所述光伏柔性支架上的光伏组件受的风载荷方向主要沿竖直方向与所述承重组件索等预应力索具的轴向,而垂直于所述承重组件索等预应力索具轴向的水平力较小,不需要在东西方向另外施加缆风绳等稳定系统,不仅整体结构简单而且能节约光伏柔性支架的占地面积,光伏柔性支架的下方及两侧无需增设相关支架部件,可提高光伏柔性支架下方的土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光伏柔性支架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3]图3是图1的主视图;
[0024]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0025]图5是图4中组件安装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的仰视图;
[0026]图6是图5的C部放大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光伏柔性支架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7的D部放大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光伏柔性支架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图9中的E部放大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光伏柔性支架在再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是图11的主视图;
[0033]图13是图12的F部放大图。
[0034]附图标号说明:
[003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光伏柔性支架10立架11立柱12边跨横梁13边拉杆/边拉索14中跨横梁20承重组件索20a支撑斜面211第一承重索213第二承重索231第一撑杆233第二撑杆31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40组件安装件41安装板43连接件43a卡槽431上连接部433下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承重组件索,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承重组件索用以承载光伏组件,所述承重组件索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向有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组件索包括多根第一承重索和多根第二承重索,所述第二承重索设于所述第一承重索下方,多根所述第一承重索和多根所述第二承重索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共同用以承载所述光伏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所述第二承重索上的组件安装件,所述组件安装件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通过连接件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方向有夹角,所述安装板用以安装所述光伏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将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上连接部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或所述第二承重索的卡槽,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接部相适配,用以将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或所述第二承重索固定在所述卡槽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多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将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承重索和所述第二承重索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承重索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承重索之间的高度差维持在预设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柔性支架还包括多根第二连接杆,多根所述第二连接杆将沿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兵解小勇王程夏登福尹全桂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