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01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化玻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的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间隙内填充氮气,所述的第一玻璃内侧端面上与第二玻璃内侧端面上均匀设置若干微型凹坑结构;所述的第一玻璃四周边缘与第二玻璃四周边缘均通过胶塞密封固定,所述的胶塞之间还卡设调光膜。该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采用微结构凹坑有效的平衡内外气压,保障玻璃表面的平整性,通过双卡式胶塞有效保障密封效果,杜绝漏气现象发生;通过胶塞固定调光膜,避免调光膜受到玻璃表层的挤压变形,保障整体调光效果。保障整体调光效果。保障整体调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玻璃的
,尤其是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雾化玻璃在洁净室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的洁净室用雾化玻璃采用的是双层玻璃之间填充氮气,在外侧玻璃上安装调光膜的方式进行使用,可以实现对内外环境的热传递减少、降低噪音、抗风压等作用;通过调光玻璃的设置还可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私密性;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目前使用的雾化玻璃结构存在如下缺陷:一、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漏气现象,导致氧化现象发生,失去了节能环保保温的功能;二、由于外接环境温度的影响,还会使得内外气压的失衡出现不同程度的鼓包或凹坑现象,严重的影响玻璃的整体使用,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三、内置调光膜的不固定会随着玻璃内表层的变化而弯曲变形,影响调光的正常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的是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采用微结构凹坑有效的平衡内外气压,保障玻璃表面的平整性,通过双卡式胶塞有效保障密封效果,杜绝漏气现象发生;通过胶塞固定调光膜,避免调光膜受到玻璃表层的挤压变形,保障整体调光效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的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间隙内填充氮气,所述的第一玻璃内侧端面上与第二玻璃内侧端面上均匀设置若干微型凹坑结构;所述的第一玻璃四周边缘与第二玻璃四周边缘均通过胶塞密封固定,所述的胶塞之间还卡设调光膜。
[0005]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间隙间距为3

5mm。
[0006]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玻璃内侧与第二玻璃内侧上相对开设弧形槽口,所述的胶塞两侧均设置凸条,所述的胶塞通过凸条卡设在弧形槽口内实现密封连接。
[0007]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塞内侧中部开设卡口,所述的调光膜卡设在卡口内。
[0008]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塞外侧端面低于第一玻璃边缘与第二玻璃边缘。
[0009]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条与胶塞为一体结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采用微结构凹坑有效的平衡内外气压,保障玻璃表面的平整性,通过双卡式胶塞有效保障密封效果,杜绝漏气现象发生;通过胶塞固定调光膜,避免调光膜受到玻璃表层的挤压变形,保障整体调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
[0013]图2是第一玻璃内侧端面或第二玻璃内侧端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标号为:1、第一玻璃,2、第二玻璃,3、氮气,4、微型凹坑结构,5、胶塞,6、调光膜,7、弧形槽口,8、凸条,9、卡口。
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见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1和第二玻璃2,第一玻璃1与第二玻璃2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填充氮气3,第一玻璃1内侧端面上与第二玻璃2内侧端面上均匀设置若干微型凹坑结构4;第一玻璃1四周边缘与第二玻璃2四周边缘均通过胶塞5密封固定,胶塞5之间还卡设调光膜6。
[0017]其中,间隙间距为3

5mm。第一玻璃1内侧与第二玻璃2内侧上相对开设弧形槽口7,胶塞5两侧均设置凸条8,胶塞5通过凸条8卡设在弧形槽口7内实现密封连接。胶塞5内侧中部开设卡口9,调光膜6卡设在卡口9内。胶塞5外侧端面低于第一玻璃1边缘与第二玻璃2边缘。凸条8与胶塞5为一体结构。
[0018]该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的使用原理如下:
[0019]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胶塞5结构,可保障第一玻璃1与第二玻璃2之间的密封性,通过在胶塞5上设置卡口9,来对调光膜6进行简单定位固定,避免传统压设在第一玻璃1与第二玻璃2之间带来的弯曲影响,通过在第一玻璃1内侧与第二玻璃2内侧端面上设置微型凹坑结构4,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均衡内外气压,有效的避免玻璃表面出现鼓包或凹坑的现象。
[002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的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间隙内填充氮气,所述的第一玻璃内侧端面上与第二玻璃内侧端面上均匀设置若干微型凹坑结构;所述的第一玻璃四周边缘与第二玻璃四周边缘均通过胶塞密封固定,所述的胶塞之间还卡设调光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间距为3

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净化型雾化玻璃,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强葛寅沈东伟潘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