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73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39
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主管道内设有并列设置的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左支气管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左支气管的下端设有左连接头,右支气管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右支气管的下端设有右连接头,主管道上设有主套囊,主套囊下方分别设有左充气气囊和右充气气囊,左充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主套囊连通,左支气管的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弯折部,弯折部上设有副套囊,右充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副套囊连通,弯折部与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α,弯折部的顶部设有左气孔,右支气管的顶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右支气管的顶端设有右气孔,左支气管上端的弯折部与左支气管一体成型,且夹角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器人食管手术或右肺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配合封堵管的办法,单腔气管插管配合封堵技术需要将封堵管放置在右主支气管,但由于右肺上叶开口靠近隆突,封堵管的位置很难把握,往往需要气管镜辅助支持,这增加了经济成本及技术难度,也不利于推广,同时由于胸部外科手术中一些操作可能会牵拉压迫右主支气管,容易导致封堵管移位,使右上肺重新复张,导致手术无法进行,还需术中再次调整后才可继续手术,缺点明显,因此现有的气管插管结构不合理,不能够满足患者手术的需求,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气管插管结构不合理,医护人员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主管道的两端敞开,主管道内设有并列设置的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均固定在主管道的内壁上,左支气管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左支气管的下端设有左连接头,左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在呼吸机上,右支气管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右支气管的下端设有右连接头,右连接头根据手术患者的需要,可拆卸连接在吸引器上或者呼吸机上。主管道上设有主套囊,主套囊充气后起到固定主管的作用,主套囊下方分别设有左充气气囊和右充气气囊,左充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主套囊连通,左充气气囊对主套囊实现充气和放气的作用,左支气管的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弯折部,弯折部上设有副套囊,右充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副套囊连通,右充气气囊实现对副套囊的充气和放气,弯折部与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α,左支气管上端的弯折部与左支气管一体成型,且夹角为:120
°
≤α≤140
°
,便于直接插管到位。弯折部的顶部设有左气孔,右支气管的顶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右支气管的顶端设有右气孔。
[0004]优选地,右支气管延伸到弯折部连接处,且弯折部上设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识线,标识线的设置便于观测右支气管的位置,同时方便调整支气管镜的位置。
[0005]优选地,主套囊到主管道顶端的距离为d,且14cm≤d≤17cm,比传统双腔管主套囊离隆突远,离声门更近,利于机器人食管癌手术中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0006]优选地,主套囊下方的主管道的管壁内设有起加强作用的加强筋,加强筋选用钢丝。
[0007]优选地,右支气管的直径为3mm,有利于通气而且便于吸引分泌物。
[0008]优选地,主管道、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均采用PVC材料。
[0009]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0]主管道内设有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替代了采用单腔气管插管配合封堵管的办法。单腔气管插管配合封堵技术需要将封堵管放置在右主支气管,但由于右肺上叶开口靠近隆突,封堵管的位置很难把握,使得医护人员操作比较困难,而本技术内含标示线,
容易对位,操作便利;主套囊和副套囊的设置,主套囊充气后对主管道起到支撑作用,副套囊充气后对弯折部起到支撑作用;弯折部的设置方便双腔插管的置入;主套囊到主管道顶端的距离为d,且14cm≤d≤17cm,比传统双腔管主套囊离隆突远,离声门更近,利于机器人食管癌手术中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主管道;2、左支气管;3、右支气管;4、主套囊;5、副套囊;6、左充气气囊;7、右充气气囊;8、连接管;11、加强筋;21、左连接头;22、弯折部;23、左气孔;31、右连接头;32、右气孔;33、标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1,主管道1的两端敞开,主管道1内设有并列设置的左支气管2和右支气管3,左支气管2和右支气管3均固定在主管道1的内壁上,左支气管2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1且左支气管2的下端设有左连接头21,左连接头21可拆卸连接在呼吸机上,右支气管3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1,且右支气管3的下端设有右连接头31,右连接头31根据手术患者的需要,可拆卸连接在吸引器或者呼吸机上。主管道1上设有主套囊4,主套囊4充气后起到固定主管的作用,主套囊4下方分别设有左充气气囊6和右充气气囊7,左充气气囊6通过连接管8与主套囊4连通,左充气气囊6对主套囊4实现充气和放气的作用,左支气管2的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弯折部22,弯折部22上设有副套囊5,右充气气囊7通过连接管8与副套囊5连通,右充气气囊7实现对副套囊5的充气和放气,弯折部22与主管道1之间的夹角为α,左支气管2上端的弯折部22与左支气管2一体成型,且夹角为:120
°
≤α≤140
°
,便于直接插管到位。弯折部22的顶部设有左气孔23,右支气管3的顶端延伸出主管道1,且右支气管3的顶端设有右气孔32。
[0014]优选地,右支气管3延伸到弯折部22的连接处,且弯折部22上设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识线33,标识线33的设置便于观测右支气管3的位置,同时方便调整支气管镜的位置。
[0015]优选地,主套囊4到主管道顶端的距离为d,且14cm≤d≤17cm,比传统双腔管主套囊离隆突远,离声门更近,利于机器人食管癌手术中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0016]优选地,主套囊4下方的主管道1的管壁内设有起加强作用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选用钢丝。
[0017]优选地,右支气管3的直径为3mm,有利于通气而且便于吸引分泌物。
[0018]优选地,主管道1、左支气管2和右支气管3均采用PVC材料。
[0019]使用过程: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在喉镜辅助下,手持气管插管,左支气管2前端的弯折部22朝向天花板,待弯折部22前端的副套囊5进入患者的声门后,向左旋转90度,继续向前推送,待主套囊4进入患者声门后约2

3cm左右停止,实现气管插管的初步操作;而后将纤支镜经左支气管2进入,纤支镜到达标示线32(即右支气管3的管口处),通过观察而调整气管位置,而后通过左充气气囊6给主套囊4充气,通过右充气气囊7给副套囊5充气,充满气后的主套囊6将主管道1固定,充满气后的副套囊5实现弯折部22的固定;右支气管3端部的
右连接头31连接吸引器进行吸引排出右肺残气,左支气管2端部的左连接头21连接呼吸机正常通气,根据手术需求,需要右肺膨起时,右支气管3端部的右连接头可连接呼吸机通气;待患者右侧胸腔手术结束后,需要双肺通气时,可松掉副套囊5进行双肺通气。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道,主管道内设有并列设置的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其特征在于:左支气管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左支气管的下端设有左连接头,右支气管的下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右支气管的下端设有右连接头,主管道上设有主套囊,主套囊下方分别设有左充气气囊和右充气气囊,左充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主套囊连通,左支气管的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弯折部,弯折部上设有副套囊,右充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副套囊连通,弯折部与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α,弯折部的顶部设有左气孔,右支气管的顶端延伸出主管道,且右支气管的顶端设有右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左支气管上端的弯折部与左支气管一体成型,且夹角为:1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城旗尹毅青马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