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65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体驱动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壳体和缓压件,壳体的内部腔体中安置的叶轮与电机传动连接,壳体上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缓压件,缓压件包括滑动配合的外壳和活塞,活塞与外壳内壁之间安置有弹簧,外壳与连接套筒之间安置有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叶轮外部的壳体上安装缓压件,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缓压件对壳体内部腔体中突变的气压进行有效的缓冲,避免突变的气压对壳体产生影响,确保稳定的进行气体的驱动输送,同时也避免突变气压作用到壳体上造成的泵体震动,使得整个泵体可以稳定的运行使用,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驱动泵
,具体为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气体传输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生产领域中,在气体的输送过程中会使用带气泵进行输送。气泵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脚动气泵,电动气泵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主要用于打气、污水处理、电镀鼓气、沼气池曝气、隧道通风等。
[0003]现有的气泵在使用过程中对气体进行驱动输送时,气体进、出叶轮所处壳体的会产生气压的变化,突变的气压作用到壳体上,会导致壳体产生震动以及磨损,影响气体的稳定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解决了气体进、出叶轮所处壳体的会产生气压的变化,突变的气压作用到壳体上,会导致壳体产生震动以及磨损,影响气体稳定输送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壳体和缓压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腔体中安置的叶轮与电机传动连接,且壳体上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缓压件,并且缓压件包括滑动配合的外壳和活塞,活塞与外壳内壁之间安置有弹簧,外壳与连接套筒之间安置有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一端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座与连接套筒螺纹连接,且密封垫圈一侧设置的唇板抵触在连接套筒端口部位处开设的密封沉槽中,密封垫圈另一侧设合资的唇板抵触在连接座与密封环之间的环形槽中,密封环一体式设置在外壳与连接座的连接部位处外壁上,并且外壳背离连接套筒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式穿孔,所述活塞一侧开设的有配合弹簧的沉槽,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外壳的内壁上,且活塞滑动抵触在外壳的内壁上,活塞侧壁上开设的环槽上套设有密封圈,并且连接座的内壁上开设的限位槽中安置有限位卡圈,限位卡圈抵触在活塞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一体式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缓流螺旋板,并且壳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一体式设置有轴套筒,轴套筒的额内壁上安置有密封衬套。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一体式设置的安置座上插接的螺杆一端螺纹连接在螺栓座上,螺栓座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壁上、并与螺杆一一对应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
有传动轴,传动轴另一端穿过轴套筒延伸到壳体中与叶轮传动连接,并且传动轴与轴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叶轮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叶片,叶片的端部滑动抵触在壳体的内壁上。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在叶轮外部的壳体上安装缓压件,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缓压件对壳体内部腔体中突变的气压进行有效的缓冲,避免突变的气压对壳体产生影响,确保稳定的进行气体的驱动输送,同时也避免突变气压作用到壳体上造成的泵体震动,使得整个泵体可以稳定的运行使用,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缓压件的爆炸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壳的剖视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剖视图。
[0021]图中:1、壳体;101、进气口;102、出气口;103、连接套筒;1031、密封沉槽;104、螺栓座;105、轴套筒;106、缓流螺旋板;2、缓压件;201、外壳;2011、连接座;2012、密封环;2013、穿孔;2014、限位槽;202、活塞;2021、环槽;2022、沉槽;203、密封圈;204、弹簧;205、密封垫圈;206、限位卡圈;3、电机;301、传动轴;302、叶轮;303、安置座;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壳体1和缓压件2,壳体1的内部腔体中安置的叶轮302与电机3传动连接,确保电机3驱动叶轮302在壳体1的内部腔体中顺畅的转动,从而对气体进行有效的驱动,完成气体的输送操作,且壳体1上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套筒103上固定连接有缓压件2,确保将缓压件2稳定的安装到壳体1上,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缓压件2对壳体1内部腔体中突变的气压进行有效的缓冲,避免突变的气压对壳体1产生影响,确保稳定的进行气体的驱动输送,同时也避免突变气压作用到壳体1上造成的泵体震动,使得整个泵体可以稳定的运行使用,并且缓压件2包括滑动配合的外壳201和活塞202,活塞202与外壳201内壁之间安置有弹簧204,在气压突变后,突变气压作用到活塞202上、并推动活塞202在外壳201中滑动,活塞202滑动过程中压缩弹簧204,利用弹簧204的形变缓冲突变的气压,避免突变气压对壳体1产生影响,保证气体稳定的被驱动输送,同时在突变气压消失后,弹簧204带动活塞202移动复位,外壳201与连接套筒103之间安置有密封圈203,确保将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处的间隙
被密封起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的气体外泄,保证气体稳定的输送。
[002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1一端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座2011与连接套筒103螺纹连接,确保将外壳201通过连接座2011和连接套筒103的配合稳定的安装在壳体1上,同时将二者的内部腔体贯通到一起,且密封垫圈205一侧设置的唇板抵触在连接套筒103端口部位处开设的密封沉槽1031中,密封垫圈205另一侧设合资的唇板抵触在连接座2011与密封环2012之间的环形槽中,密封垫圈205两侧设置的唇板便于提升密封性能,将外壳201和连接套筒103之间的连接部位密封起来,有效的避免二者之间的间隙影响气体的输送,密封环2012一体式设置在外壳201与连接座2011的连接部位处外壁上,确保在外壳201的外壁上形成一个配合密封垫圈205的环形槽,确保稳定的进行密封操作,并且外壳201背离连接套筒103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式穿孔2013,开设的穿孔2013便于在活塞202滑动过程中,随着活塞202的移动排出气体,确保活塞202在外壳201中顺畅的滑动,活塞202一侧开设的有配合弹簧204的沉槽2022,弹簧204的另一端抵触在外壳201的内壁上,确保弹簧204可以稳定的支撑在活塞202和外壳201的内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壳体(1)和缓压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腔体中安置的叶轮(302)与电机(3)传动连接,且壳体(1)上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套筒(103)上固定连接有缓压件(2),并且缓压件(2)包括滑动配合的外壳(201)和活塞(202),活塞(202)与外壳(201)内壁之间安置有弹簧(204),外壳(201)与连接套筒(103)之间安置有密封圈(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一端一体式设置的连接座(2011)与连接套筒(103)螺纹连接,且密封垫圈(205)一侧设置的唇板抵触在连接套筒(103)端口部位处开设的密封沉槽(1031)中,密封垫圈(205)另一侧设合资的唇板抵触在连接座(2011)与密封环(2012)之间的环形槽中,密封环(2012)一体式设置在外壳(201)与连接座(2011)的连接部位处外壁上,并且外壳(201)背离连接套筒(103)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式穿孔(20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驱动泵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2)一侧开设的有配合弹簧(204)的沉槽(2022),弹簧(204)的另一端抵触在外壳(201)的内壁上,且活塞(202)滑动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春炳薛道应朱治国姚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士必达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