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63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摄像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是七;以及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满足1.5<T56/T67<3.2。足1.5<T56/T67<3.2。足1.5<T56/T67<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0001]分案申请声明
[0002]本申请是2017年10月25日递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摄像镜头”、申请号为201711007882.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3]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七片透镜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4]随着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等常用感光元件性能的提高及尺寸的减小,使得感光元件的像元数增加及像元尺寸减小,从而对相配套的摄像镜头的高成像品质及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5]像元尺寸的减小意味着在相同曝光时间内,镜头的通光量将会变小。但是,在环境昏暗的条件下,镜头需要具有较大的通光量才能确保成像品质。现有镜头通常配置的光圈数Fno(镜头的总有效焦距/镜头的入瞳直径)均在2.0或2.0以上。此类镜头虽能满足小型化要求,却无法在光线不足(如阴雨天、黄昏等)、手抖等情况下保证镜头的成像品质,故光圈数Fno为2.0或2.0以上镜头已经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成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摄像镜头,例如,大孔径摄像镜头。
[0007]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

3≤f2/f<

1.5。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2.0。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1<|f/f1|+|f/f2|<1.55。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1.3<R2/f1<2。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可满足0.6<f6/TTL<1.3。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可满足

5<f7/CT7<

4。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
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2<f/R1<2.6。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1<R1/R14<1.5。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51可满足0.8<DT11/DT51<1.2。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71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可满足

0.5<SAG71/CT7<0。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65。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CT3/CT4<1.5。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CT4/CT5≤1。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可满足1.5<T56/T67<3.2。
[0021]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1<|f/f1|+|f/f2|<1.55。
[0022]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可满足0.6<f6/TTL<1.3。
[0023]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1.3<R2/f1<2。
[0024]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1<R1/R14<1.5。
[0025]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
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可满足1.5<T56/T67<3.2。
[0026]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5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摄像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是七;以及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满足1.5<T56/T67<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

3≤f2/f<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f/EPD<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1<|f/f1|+|f/f2|<1.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李明闻人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