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36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适用于磷酸锰铁锂电池,所述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包括质量比为(40:60)~(60:40)的固体混合物和去离子水;以所述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00%计,所述固体混合物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90%~96%的磷酸锰铁锂,0.1%~3%的悬浮剂,0.1%~3%的粘结剂和0.3%~4%的导电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升了磷酸铁锂正极极片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在提升磷酸锰铁锂极片粘结性的同时降低了固液界面中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磷酸盐系正极材料(LiMPO4,M可由Fe、Mn、Co、Ni等元素组成)存在应用瓶颈,上升空间有限。其中磷酸钴锂(4.8V)和磷酸镍锂(5.2V)充放电平台过高,难以被商业化应用;LFP电压平台仅为3.4V,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上限;磷酸锰锂电压平台高达4.1V,但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极低,被视为“绝缘体”;而磷酸锰铁锂(M)兼顾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可缓解LFP的低能量密度短板。由质量能量密度(Wh/kg)=电池克容量(mAh/g)
×
工作电压(V),可计算出LMFP(4.1V)理论质量能量密度为697Wh/kg,高出LFP20%。由此,往LFP中掺Mn是磷酸铁锂在电化学材料体系端提高能量密度唯一的“进化之路”。而且LMFP材料技术已成熟且具备性价比优势,技术方面,目前过碳包覆、纳米化、离子掺杂等改性路径解决LMFP材料存在的三大痛点。但改性后的磷酸锰铁锂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适用于磷酸锰铁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包括质量比为(40:60)~(60:40)的固体混合物和去离子水;以所述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00%计,所述固体混合物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90%~96%的磷酸锰铁锂,0.1%~3%的悬浮剂,0.1%~3%的粘结剂和0.3%~4%的导电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为丙烯腈多元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丙烯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水性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碳黑的混合物;以所述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百分百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1%~1%,所述石墨烯的含量为0.1%~1%,所述碳黑的含量为0.1%~2%。5.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磷酸锰铁锂电池水性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将0.1%~3%的所述悬浮剂和所述0.1%~3%的粘结剂加入第一去离子水中,搅拌5min~10min,再搅拌1h~1.5h,得到胶液;S02:将0.3%~4%的所述导电剂搅拌0.5h~1h混匀,将所述导电剂加入步骤S01得到的所述胶液中,抽真空搅拌0.5h~1.5h,得到导电胶浆;S03:将第二去离子水加入步骤S02得到的所述导电胶浆中,搅拌5min~10min后刮料,再搅拌0.5h~1.5h,然后加入所述磷酸锰铁锂,搅拌5min~10min后刮料,再搅拌2h~5h,得到胶浆;S04:将第三去离子水加入步骤S03得到的所述胶浆中,抽真空搅拌0.5h,使胶液黏度达到2000mpa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郭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