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节能,建筑屋顶设置有光伏发电系统。但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为平面结构,与传统建筑屋面瓦的曲面造型相差较大,并不能满足建筑造型的要求。
[0003]为了满足建筑造型的要求,通常采用薄膜曲面光伏瓦,该薄膜曲面光伏瓦为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结构。薄膜曲面光伏瓦中,薄膜光伏组件和玻璃均为曲面结构,导致生产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0004]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光伏瓦,以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瓦组件,以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瓦组件的屋顶光伏系统。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光伏瓦组件,包括:光伏瓦,第一端部边框,以及第二端部边框;r/>[0008]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瓦(3),第一端部边框(1),以及第二端部边框(2);其中,所述光伏瓦(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所述光伏瓦(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能够与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适配;所述光伏瓦(3)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和至少一个连接边框(302),相邻的所述光伏电池组件(301)通过所述连接边框(302)连接,所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呈平板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302)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分别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302)具有导流面(11);或者,所述连接边框(302)具有汇流槽(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直接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或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具有汇流槽(12),且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用于向所述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边框主体(103)和第一搭接板(101),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边框主体(203)和第二搭接板(201);其中,所述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搭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或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形成所述汇流槽(12)的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板(201)设置有挡板(20),所述第二边框主体(203)、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和所述挡板(20)形成所述汇流槽(12);或者,所述第一搭接板(101)设置有挡板(20),所述第一边框主体(103)、所述第一搭接板(101)和所述挡板(20)形成所述汇流槽(12)。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3a);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间接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相同;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的构件连接部
(1303)。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导流面(11);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汇流槽(12)。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卡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第一插槽(1301)和第二插槽(1302),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一插槽(1301)插入式卡接,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所述第二插槽(1302)插入式卡接。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卡接部(1307)卡接,所述搭接部(1304)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侧。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所述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2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所述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L型卡板(24)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26)均与所述卡接部(1307)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卡板(24)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26)的短边均位于所述卡接部(1307)内,所述搭接部(1304)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5)的同侧。20.根据权利要求1
‑
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直接连接。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搭接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固定连接。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搭接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卡接实现固定连接。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美,曾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