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成像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014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成像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该CT成像装置中,通过调整准直器的开口大小,以使得发射出的X射线束能够在锥形束和扇形束之间切换,并在产生锥形束时利用第一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在产生扇形束使采用第二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如此,即实现了共用同一个成像放射源的情况下,在锥形束成像模式和扇形束成像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使得同一CT成像装置同时集成有锥形束成像功能和扇形束成像功能,不仅可以节省设备的占用空间,并且还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不同CT成像模式下的使用灵活性。模式下的使用灵活性。模式下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成像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CT成像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今放射性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对肿瘤部位进行更精准的照射以及更好地保护肿瘤周围的危急器官,多种成像手段被应用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领域,例如千伏级锥形束CT(kV

CBCT)和千伏级扇形束CT(kV

FBCT)等。
[0003]其中,锥形束CT(CBCT)具体是利用球管和面阵探测器围绕被照射体单周旋转以采集投影数据,并在获得图像数据后进行重建而得到三维图像。扇形束CT(FBCT)则是利用线阵探测器采集图像数据,并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后可得到二维图像,其需要将连续的多个二维切片堆积以形成三维图像。即,CBCT的扫描范围较大,其可以实现快速的三维成像,然而其图像噪音也较大使得图像质量相对较低;以及,FBCT的扫描范围较小,然而其能够达到更好的二维成像质量。
[0004]可见,CBCT和FBCT两者分别具备不同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需求而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扫描。现有技术中,CBCT和FBCT难以集成在同一机器中,不同的成像系统通常会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设备中,这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针对每套成像系统均需独立配置相应部件,也会大大增加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成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CT成像装置难以将锥形束成像模式和扇形束成像模式集成在同一机器中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成像装置,包括:成像放射源,用于产生成像用X射线束;准直器,位于所述成像放射源的出束侧并具有尺寸可调的开口,用于限制发射出的X射线束在锥形束和扇形束之间切换;以及,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用于在产生锥形束的时刻接收锥形束的X射线,所述第二探测器用于在产生扇形束的时刻接收扇形束的X射线。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沿着X射线的线束路径方向排布,并且至少排布在前的探测器可移动设置,所述排布在前的探测器可往返移动以遮挡或暴露出排布在后的探测器。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器排布在所述第二探测器之前,且为可移动设置。
[0009]可选的,所述排布在前的探测器至少在CT成像装置的扫描视野的轴向上可移动。
[0010]可选的,所述准直器的开口尺寸至少在CT成像装置的扫描视野的轴向上可调整,以进行锥形束和扇形束之间的切换。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器为面阵探测器,所述第二探测器为线阵探测器。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CT成像装置;以及,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治疗放射源,用于发射出治疗束。
[0013]可选的,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治疗束探测器,所述治疗束探测器与所述治疗放射源相对设置,以用于接收治疗束。
[0014]可选的,所述CT成像装置中的第一探测器可移动设置,并在与成像放射源相对的位置和与治疗放射源相对的位置之间移动,以用于在面对所述成像放射源时接收锥形束的X射线,以及在面对所述治疗放射源时接收治疗束。
[0015]可选的,所述CT成像装置的成像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放射治疗设备的治疗区域的中心位置重合。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成像装置中,设置有开口尺寸可调的准直器,从而可以在共用同一成像放射源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准直器的开口大小,使得发射出的X射线束能够在锥形束和扇形束之间切换,同时还搭配用于接收锥形线束的第一探测器和用于接收扇形线束的第二探测器。如此,即实现了共用同一个成像放射源的情况下,在锥形束成像模式和扇形束成像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使得同一CT成像装置同时集成有锥形束成像功能和扇形束成像功能,不仅可以节省设备的占用空间,并且还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不同CT成像模式下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CT成像装置在锥形束成像模式下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CT成像装置在锥形束成像模式下沿着XZ平面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CT成像装置在扇形束成像模式下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的CT成像装置在扇形束成像模式下沿着XZ平面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CT成像装置在锥形束成像模式下的主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CT成像装置在扇形束成像模式下的主视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CT成像装置中的第一探测器可共用于治疗束探测器的主视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5]110

成像反射源;
[0026]120

准直器;
[0027]130a

第一探测器;
[0028]130b

第二探测器;
[0029]210

治疗反射源;
[0030]220

治疗束探测器;
[0031]300

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承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束CT和锥形束CT是设置在不同的设备中,这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其成本也较高,同时也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中分别进行扇形束CT的扫描成像和锥形束CT的扫描成像,其运用较为繁琐。
[003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时集成有锥形束成像功能和扇形束成像功能的CT成像装置。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成像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成像用X射线束成像放射源;开口尺寸可调整的准直器;以及,用于在产生锥形束的时刻接收锥形束的第一探测器,用于在产生扇形束的时刻接收扇形束的第二探测器。
[0034]即,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成像装置中,其准直器具有尺寸可调整的开口,从而可以在共用同一成像放射源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准直器的开口尺寸,实现发射出的X射线束能够在锥形束和扇形束之间切换;以及,在发射锥形束时可利用第一探测器(例如,面阵探测器)接收锥形束的X射线,在发射扇形束时则可利用第二探测器(例如,线阵探测器)接收扇形束的X射线。如此,即可以在同一设备中,利用同一成像放射源实现不同的成像模式的切换。
[0035]以下结合图1

图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CT成像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CT成像装置在锥形束成像模式下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CT成像装置在锥形束成像模式下沿着XZ平面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CT成像装置在扇形束成像模式下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CT成像装置在扇形束成像模式下沿着XZ平面的剖视图。根据下面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放射源,用于产生成像用X射线束;准直器,位于所述成像放射源的出束侧并具有尺寸可调的开口,用于限制发射出的X射线束在锥形束和扇形束之间切换;以及,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用于在产生锥形束的时刻接收锥形束的X射线,所述第二探测器用于在产生扇形束的时刻接收扇形束的X射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沿着X射线的线束路径方向排布,并且至少排布在前的探测器可移动设置,所述排布在前的探测器可往返移动以遮挡或暴露出排布在后的探测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排布在所述第二探测器之前,且为可移动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在前的探测器至少在CT成像装置的扫描视野的轴向上可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的开口尺寸至少在CT成像装置的扫描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波廖璨张涵祎张志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