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枢转支撑设备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11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9
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枢转支撑设备。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包括滑动凹槽结构(215);与所述滑槽结构(215)滑动转动贴合的第一旋转杆(211)和第二旋转杆(212);第一旋转板(15);第二旋转板(16);第一连接杆(205),其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旋转杆(211),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板(15)可滑动地移动;以及第二连接杆(206),其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旋转杆(212),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板(16)可滑动地移动。述第二旋转板(16)可滑动地移动。述第二旋转板(16)可滑动地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枢转支撑设备和显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枢转支撑设备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诸如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已经成为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焦点。柔性显示装置是具有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或可变形显示装置。柔性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柔性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柔性电泳显示(EPD)装置和柔性液晶显示(LCD)装置。作为新一代显示装置,柔性显示装置更薄更紧密,具有高对比度、高响应性和高亮度。它还提供了全色和宽视角。柔性显示装置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机载显示器、笔记本计算机、壁挂式电视以及各种军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阵列基板。柔性阵列基板的基底基板可以由诸如塑料的柔性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包括:滑动凹槽结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可滑动地且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滑动凹槽结构;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第一连接杆,其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旋转杆,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旋转杆,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
[0004]可选地,所述滑动凹槽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旋转杆包括第一弧形杆头,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中可滑动地和可旋转地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杆包括第二弧形杆头,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中可滑动地且可旋转地移动。
[0005]可选地,所述滑动凹槽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固定地附接,以形成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弧形凹面和第二弧形凹面;所述第一弧形杆头包括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弧形凹面接触的第一弧形凸面;以及所述第二弧形杆头包括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二弧形凹面接触的第二弧形凸面。
[0006]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覆层板;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覆层板。
[0007]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保持板和第二保持板;第一滑动槽,其位于所述第一保持板和所述第一旋转板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一连接杆在其中可滑动地移动;以及第二滑动槽,其位于所述第二保持板与所述第二旋转板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其中可滑动地移动。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持板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旋转板;以及所述第二保持板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旋转板。
[0009]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地附接至所述第一框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杆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板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杆;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板固定地接附到所述第二驱动杆。
[0011]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曲柄轴和第二曲柄轴,所述第一曲柄轴附接至所述第一驱动杆中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二曲柄轴附接至所述第二驱动杆中的第二销孔;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一驱动杆被构造成一起旋转;以及所述第二曲柄轴和所述第二驱动杆被构造成一起旋转。
[0012]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阻尼滑动件,所述阻尼滑动件被构造为弹性地按压在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轴上,以当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一驱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曲柄轴和所述第二驱动杆旋转时提供阻尼阻力。
[0013]可选地,第一曲柄轴包括第一凸轮杆,所述第二曲柄轴包括第二凸轮杆;所述阻尼滑动件包括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在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凹口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凹口接合;以及在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三凹口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四凹口接合。
[0014]可选地,阻尼滑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三凹口之间的第一凹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凹口和所述第四凹口之间的第二凹槽;以及在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移动期间,所述第一凸轮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接触并在其上滑动,所述第二凸轮杆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表面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从而阻尼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移动。
[0015]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弹簧,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被构造成向所述阻尼滑动件施加力,以保持所述阻尼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凸轮杆和所述第二凸轮杆接触。
[0016]可选地,阻尼滑动件还包括分别延伸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的一个或多个弹簧轴;以及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纳孔,所述一个或多个容纳孔被构造成分别容纳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轴的端部。
[0017]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铰链结构,其包括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以及同步齿轮,其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的旋转同步;其中,所述同步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被构造成分别绕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旋转;以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被构造成彼此接合。
[0018]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杆、附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一曲柄轴、第二驱动杆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二曲柄轴;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轴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齿轮接合;所述第二曲柄轴包括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齿轮接合;以及所述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曲柄轴、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曲柄轴的移动通过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之间的接合同步。
[0019]可选地,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滑动板紧固件;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可滑动地附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一滑动板;以及可滑动地附接到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二滑动板;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滑动板紧固件;以及其中,在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之间的第二夹角。
[0020]可选地,第一驱动杆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驱动杆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滑动板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被构造成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以允许所述第一滑动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可滑动地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包括第二轴,所述第二轴被构造成被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允许所述第二滑动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杆可滑动地移动。
[0021]可选地,第一凹槽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三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所述第一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支撑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包括:滑动凹槽结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可滑动地且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滑动凹槽结构;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第一连接杆,其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旋转杆,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旋转杆,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其中,所述滑动凹槽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旋转杆包括第一弧形杆头,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中可滑动地和可旋转地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杆包括第二弧形杆头,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中可滑动地且可旋转地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其中,所述滑动凹槽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固定地附接以形成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弧形凹面和第二弧形凹面;所述第一弧形杆头包括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弧形凹面接触的第一弧形凸面;以及所述第二弧形杆头包括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二弧形凹面接触的第二弧形凸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覆层板;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覆层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保持板和第二保持板;第一滑动槽,其位于所述第一保持板和所述第一旋转板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一连接杆在其中可滑动地移动;以及第二滑动槽,其位于所述第二保持板与所述第二旋转板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其中可滑动地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保持板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旋转板;以及所述第二保持板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旋转板。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地附接至所述第一框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二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一连接杆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板可滑动地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板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杆;以及所述第二旋转板固定地接附到所述第二驱动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曲柄轴和第二曲柄轴,所述第一曲柄轴附接至所述第一驱动杆中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二曲柄轴附接至所述第二驱动杆中的第二销孔;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一驱动杆被构造成一起旋转;以及所述第二曲柄轴和所述第二驱动杆被构造成一起旋转。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还包括阻尼滑动件,所述阻尼滑动件被构造为弹性地压在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轴上,以当所述第一曲柄轴和所述第一驱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曲柄轴和所述第二驱动杆旋转时提供阻尼阻力。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曲柄轴包括第一凸轮杆,所述第二曲柄轴包括第二凸轮杆;所述阻尼滑动件包括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在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凹口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凹口接合;以及在所述可枢转支撑设备的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三凹口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轮杆被构造成与所述第四凹口接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枢转支撑设备,其中,所述阻尼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川祝尚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