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74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包括:底板,两端向上翘起,且用于接触地面;座板,位于底板的上方,且四角位置通过震动器连接底板;震动箱,设置于底板上;电机,设置于座板上,且通过皮带连接震动箱;电池仓,设置于座板上,且连接电机;防护架,设置于座板上,且罩设电机和电池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利用电池仓内的锂电池提供动力,并驱动电机旋转,利用直流电机控制震动箱工作,以用于代替燃油机动力,减少碳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通过采用风冷方式,并通过设置往复摆动的吹风口,即实现散热间隙位置的散热,又实现电芯表面的散热,全方位实现电芯的散热,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的散热效果。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

技术介绍

[0002]小型工程机械主要指手扶非自行进的路面施工设备,如混凝土振捣、路面夯实、切割、破碎、铣刨、摊铺等机器。单缸小功率汽油发动机普遍应用于此类小型工程机械上,为机器提供动力。
[0003]振动平板夯主要适用于夯实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及摩擦力较小的材料,如河砂、碎石及沥青等,日常生活中,在路面修补等工作场合中,经常会需要用到内燃式的平板夯。
[0004]但是燃油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碳排放的问题不可避免,且动力越强劲,碳排放越多。在气候全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各个领域都在倡导绿色能源,因此开发绿色新能源小型工程机械代替传统的燃油动力小型工程机械将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包括:
[0007]底板,两端向上翘起,且用于接触地面;
[0008]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四角位置通过震动器连接所述底板;
[0009]震动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0010]电机,设置于所述座板上,且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震动箱;
[0011]电池仓,设置于所述座板上,且连接所述电机;
[0012]防护架,设置于所述座板上,且罩设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仓。/>[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平板夯工作时,利用电池仓内的锂电池提供动力,并驱动电机旋转,利用直流电机控制震动箱工作,以用于代替燃油机动力,减少碳排放,达到节能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池仓包括:
[0015]下面板,固定于所述座板上;
[0016]上面板,设置于所述下面板的上方;
[0017]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下面板和所述上面板的四角之间;
[0018]电芯,排列设置于所述下面板的上端面和所述上面板的下端面,并且上下两层所述电芯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间隙。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镂空的电池仓,保证电芯之间互不接触,防止电芯之间因震动发生撞击或者磨损,保证电芯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电芯之间预留散热间隙,保证电芯之间的通透性,有利于电芯的散热,保证电芯的工作稳定性。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机的尾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设置有风管,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内均贯穿设置有蛇形流道,所述风管连接所述蛇形流道。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工作时,将会带动风机工作,此时风机将冷空气吹至风管内,并进入到蛇形流道内,此时通过热交换原理,带走电芯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扁状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朝向所述散热间隙,所述风管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吹风口的连接管。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电芯进行散热时,利用吹风口将冷空气吹至散热间隙内,提高冷空气的流量,全方位实现电芯的散热,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吹风口上设置有空心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且连通所述吹风口,所述转轴连通所述连接管,所述座板上设置有控制所述转轴往复转动的驱动机构。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往复摆动的吹风口,即实现散热间隙位置的散热,又实现电芯表面的散热,全方位实现电芯的散热,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置相对的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在吹风口摆动时,能够实现电芯表面的交错式散热,保证电芯一直处于被散热的环境下,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29]齿条,竖直滑动连接于所述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
[0030]齿轮,设置于所述转轴外壁,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31]支架,设置于所述上面板上;
[0032]横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齿条的上端转动连接;
[0033]联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齿条上下运动。
[00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转轴往复旋转时,利用联动机构控制其中一个齿条上下运动,当齿条运动时,在横杆的联动作用下,带动另一个齿条上下运动,且两个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与此同时,齿条带动齿轮往复旋转,齿轮带动转轴往复摆动,实现吹风口的往复摆动控制。因此通过设置结构巧妙,并且工作稳定的驱动机构,实现吹风口的往复摆动控制,保证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0036]一对同步轮,设置于所述电机的机轴的尾端以及所述齿条的旁侧;
[0037]同步带,缠绕于一对所述同步带上;
[0038]凸块,设置于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所述齿条的外侧;
[0039]驱动块,设置于位于所述齿条旁侧的所述同步带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凸块向上运动;
[0040]配重块,设置于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所述齿条的下端。
[00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工作时,在同步轮和同步带的配合作用下,将会控
制驱动块共同旋转,当驱动块抵触凸块时,将会带动凸块以及齿条向上运动,当驱动块脱离凸块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将会带动齿条反向运动,从而实现齿条的往复运动控制。因此通过设置高联动性的联动机构,无须增设其他驱动源,即可实现齿条的往复运动控制。
[004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池仓的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减震支撑腿。
[00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震支撑腿,保证在平板夯工作过程中,能够对电池仓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电池仓损坏。
[004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5]1.通过利用电池仓内的锂电池提供动力,并驱动电机旋转,利用直流电机控制震动箱工作,以用于代替燃油机动力,减少碳排放,达到节能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0046]2.通过采用风冷方式,并利用热交换原理,带走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0047]3.通过设置往复摆动的吹风口,即实现散热间隙位置的散热,又实现电芯表面的散热,全方位实现电芯的散热,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48]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是实施例的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3是实施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两端向上翘起,且用于接触地面;座板(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且四角位置通过震动器(11)连接所述底板(1);震动箱(3),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电机(4),设置于所述座板(2)上,且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震动箱(3);电池仓(5),设置于所述座板(2)上,且连接所述电机(4);防护架(6),设置于所述座板(2)上,且罩设所述电机(4)和所述电池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5)包括:下面板(52),固定于所述座板(2)上;上面板(53),设置于所述下面板(52)的上方;立柱(54),竖直设置于所述下面板(52)和所述上面板(53)的四角之间;电芯(55),排列设置于所述下面板(52)的上端面和所述上面板(53)的下端面,并且上下两层所述电芯(55)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电芯(55)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间隙(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尾部设置有风机(41),所述风机(41)上设置有风管(42),所述上面板(53)和所述下面板(52)内均贯穿设置有蛇形流道(57),所述风管(42)连接所述蛇形流道(5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立柱(54)之间设置有扁状的吹风口(59),所述吹风口(59)朝向所述散热间隙(56),所述风管(4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吹风口(59)的连接管(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动力平板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伟季东明尹贻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新新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