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44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包括两组主支撑板,两组所述主支撑板底部的一侧共同设置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背面一端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料端口,两组所述主支撑板互相靠近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平台,两组所述主支撑板互相靠近一端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传送辊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针管吸头软质硅胶的材质,使得针管吸头具有弹性,进而通过传动轴C带动针管吸头进行转动,并通过电磁阀控制单组针管吸头的吸气和放气,实现对承载槽内部种子的吸取和播种工序,优化了现有结构中的单排瞬时摆动的针式播种结构,提高了播种效率以及播种成功率。提高了播种效率以及播种成功率。提高了播种效率以及播种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番茄机械化育种
,具体为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西红柿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番茄,现在在我国的需求非常大,并且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现有的种植方式通常采用棚内种植的方式,该类型的种植技术使得现有的番茄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销售,提高了其经济价值,现有的番茄育苗同样采用棚内育苗的方式,通过科学化的技术管理,对种子进行催芽,进而对催芽后的番茄种子进行育苗。
[0003]现有的番茄育苗方式主要使用72孔穴盘作为承载主体,将基质土均匀铺洒在穴盘上,使得每个穴位都填充饱满的基质土,进而通过人工将每十组穴盘叠放在一起,通过穴盘自身的重力,对下方的穴盘中的穴位进行挤压,进而使得穴位产生凹槽,方便后续的番茄种子放入,进一步的将放入番茄种子的穴盘进行二次覆土,二次覆土是使用混合有珍珠岩的基质土进行表层覆盖,使得番茄种子不会直接暴露,并最终进行浇水,使得水浸透穴盘。
[0004]当前的番茄育苗培养方式存在一定不足;/>[00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包括两组主支撑板(1),两组所述主支撑板(1)底部的一侧共同设置有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的背面一端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料端口(15),两组所述主支撑板(1)互相靠近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平台(12),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主支撑板(1)互相靠近一端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传送辊轮(13),所述传送辊轮(13)的两端分别贯穿主支撑板(1)并设置有第四传动构件(29);两组所述主支撑板(1)顶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支撑侧面板(16),两组所述支撑侧面板(16)互相靠近的一端共同设置有基质铺设构件,所述主支撑板(1)顶部靠近基质铺设构件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构件(3);两组所述主支撑板(1)顶部靠近刮板构件(3)另一侧的位置处共同设置有传动轴B(27),所述传动轴B(27)的外侧设置有压辊(5),所述压辊(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碾压凸块(17);两组所述主支撑板(1)顶部靠近压辊(5)另一侧的位置处共同设置有播种构件(6),一组所述主支撑板(1)顶部位于压辊(5)和播种构件(6)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与传动轴B(27)传动连接的第五传送构件(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铺设构件包括设置于两组支撑侧面板(16)中部的基质仓(4),所述支撑侧面板(16)靠近基质仓(4)一端顶部的内部设置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部的中部设置有与基质仓(4)互相连接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滑槽(23)内壁互相连接的弹簧(22),所述支撑侧面板(16)靠近基质仓(4)一端底部的内部设置有位移槽(24),所述位移槽(24)的内部设置有与基质仓(4)互相铰接的铰接杆(25),所述基质仓(4)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延伸至基质仓(4)内部的隔板(26),所述基质仓(4)另一侧的中部对称设置有转轮(18),所述主支撑板(1)顶部位于基质仓(4)和压辊(5)之间的位置处共同设置有传动轴A(20),所述传动轴A(20)外侧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与转轮(18)互相贴合的凸轮(19),所述传动轴A(20)的两端皆设置有与第四传动构件(29)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构件(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构件(3)包括设置于两组主支撑板(1)顶部的安装轴(303),所述安装轴(303)的外侧套设有扭簧(302),所述扭簧(302)的外侧套设有压平刮板(301),所述压平刮板(301)的底部与传送辊轮(13)的顶面齐平,且压平刮板(30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刮料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番茄育种棚内机械化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构件(6)包括设置于两组主支撑板(1)两端的支撑架,且两组支撑架的顶部共同设置有传动轴C(602),所述传动轴C(602)外侧的中部均匀设置有输气管(607),所述输气管(607)的外侧共同设置有安装圆筒(606),所述安装圆筒(606)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贯穿至安装圆筒(606)内部并与输气管(607)互相连通的针管吸头(605),所述输气管(607)的两端皆设置有电磁阀(610),所述电磁阀(610)远离输气管(607)的一端共同套设有密封圆环(608),两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皆设置有套设于传动轴C(602)外部的输气圆盘(603),所述密封圆环(608)延伸至输气圆盘(603)的内部并互相适配,所述输气圆盘(603)的顶部皆设置有接气端口(604),两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皆设置有侧支撑板,且两组侧支撑板互相靠近的一端共同设置有承载槽(611),所述侧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承载槽(611)互相适配的调节螺栓(609),
所述传动轴C(602)的两端皆设置有与第五传送构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忠陈胜萍陈志刘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