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0942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山茶花发酵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新鲜山茶花与水混合打浆,将浆液与木糖醇、葡萄糖混合,灭菌,得到发酵底物;(2)将所述发酵底物与青春双歧杆菌菌液混合,经一次发酵后,加入酵母菌与瑞士乳杆菌的混合菌液,经二次发酵,得到发酵液;(3)将所述发酵液灭菌,离心,得到所述山茶花发酵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青春双歧杆菌、酵母菌和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剂,采用阶段式发酵,释放山茶花细胞中的活性成分,提高发酵滤液有效成分含量,增强发酵滤液的保湿、抗氧化、抗皱和亮肤功效,且制备过程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山茶花(Camaellia sinensis),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的花。山茶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花瓣、花蕾等部位都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皱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以其制备的化妆品具有抗自由基、抗皱、淡斑、保湿、防晒的效果。
[0003]传统的山茶花提取方法通常使用有机溶剂等化学方法,具有毒性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开发一种无毒、环保、纯度高、活性强的山茶花提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发酵提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植物提取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降解植物细胞壁、激活植物内部酶系,促进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同时可以改变一些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性质,增强其生物活性。因此,开发一种基于发酵提取技术的山茶花提取物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取山茶花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较少,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有些产物的生物合成路径长,副产物多,导致发酵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纯度和含量不高,降低了山茶花发酵提取物的功效,从而限制了山茶花发酵提取物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以青春双歧杆菌、酵母菌和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剂,采用阶段式发酵,最大限度释放山茶花细胞中的活性成分,提高发酵滤液有效成分含量,增强发酵滤液的保湿、抗氧化、抗皱、亮肤功效,且制备过程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取新鲜山茶花与水混合打浆,将浆液与木糖醇、葡萄糖混合,灭菌,得到发酵底物;
[0009](2)将所述发酵底物与青春双歧杆菌菌液混合,经一次发酵后,加入酵母菌与瑞士乳杆菌的混合菌液,经二次发酵,得到发酵液;
[0010](3)将所述发酵液灭菌,离心,得到所述山茶花发酵滤液。
[0011]优选的,所述山茶花与水的质量比为1:(4~6);所述木糖醇的添加量为所述浆液质量的0.2~1%;所述葡萄糖的添加量为所述浆液质量的5~8%。
[0012]优选的,所述青春双歧杆菌菌液与所述发酵底物的体积比为1:(60~100);所述混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底物的体积比为1:(20~50)。
[0013]优选的,所述青春双歧杆菌菌液中的活菌数为(1~6)
×
106CFU/mL。
[0014]优选的,所述一次发酵的温度为25~35℃,一次发酵的时间为12~20h。
[0015]优选的,所述混合菌液中酵母菌的活菌数为(1~3)
×
10
10
CFU/mL;所述混合菌液中瑞士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05~108CFU/mL。
[0016]优选的,所述二次发酵的温度为35~40℃,二次发酵的时间为24~48h。
[0017]优选的,所述离心的转速为4000~8000rpm,时间为5~10min。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山茶花发酵滤液。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山茶花发酵滤液在制备具有保湿、抗氧化、抗皱、亮肤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新鲜山茶花的花蕊和花瓣,以青春双歧杆菌、酵母菌和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剂,采用阶段式发酵,最大限度释放山茶花细胞中的活性成分,减少杂质残留,提高发酵滤液有效成分含量,增强发酵滤液的保湿、抗氧化、抗皱、亮肤功效。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所用试剂少,省略了纯化过程,使山茶花发酵滤液的制备过程更为简洁,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取新鲜山茶花与水混合打浆,将浆液与木糖醇、葡萄糖混合,灭菌,得到发酵底物;
[0023](2)将所述发酵底物与青春双歧杆菌菌液混合,经一次发酵后,加入酵母菌与瑞士乳杆菌的混合菌液,经二次发酵,得到发酵液;
[0024](3)将所述发酵液灭菌,离心,得到所述山茶花发酵滤液。
[0025]本专利技术取新鲜山茶花与水混合打浆,将浆液与木糖醇、葡萄糖混合,灭菌,得到发酵底物。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新鲜山茶花优选为新鲜山茶花的花蕊和花瓣。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新鲜山茶花与水混合前,还优选进行清洗。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山茶花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4~6),进一步优选为1:5。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浆液优选粒径小于100目。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木糖醇的添加量优选为所述浆液质量的0.2~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浆液质量的0.5%。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葡萄糖的添加量优选为所述浆液质量的5~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浆液质量的6%。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灭菌优选为高温灭菌。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温灭菌的温度优选为90~100℃,进一步优选为95℃。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温灭菌的时间优选为15~30min,进一步优选为20min。
[0035]本专利技术将所述发酵底物与青春双歧杆菌菌液混合,经一次发酵后,加入酵母菌与瑞士乳杆菌的混合菌液,经二次发酵,得到发酵液。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青春双歧杆菌优选是由青春双歧杆菌菌种经活化、扩大培养后得到的。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化优选采用PDA培养基进行。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扩大培养优选采用MRS液体培养基进行。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青春双歧杆菌菌液的活菌数优选为(1~6)
×
106CFU/mL,进一步优选为5
×
106CFU/mL。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青春双歧杆菌菌液与所述发酵底物的体积比优选为1:(60~100),进一步优选为1:80。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菌液优选是由酵母菌菌种与瑞士乳杆菌菌种分别经活化、扩大培养后混合得到的。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化优选采用PDA培养基进行。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扩大培养优选采用MRS液体培养基进行。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菌液中酵母菌的活菌数优选为(1~3)
×
10
10
CFU/mL,进一步优选为2
×
10
10
CFU/mL。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菌液中瑞士乳杆菌的活菌数优选为105~108CFU/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花发酵滤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新鲜山茶花与水混合打浆,将浆液与木糖醇、葡萄糖混合,灭菌,得到发酵底物;(2)将所述发酵底物与青春双歧杆菌菌液混合,经一次发酵后,加入酵母菌与瑞士乳杆菌的混合菌液,经二次发酵,得到发酵液;(3)将所述发酵液灭菌,离心,得到所述山茶花发酵滤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茶花与水的质量比为1:(4~6);所述木糖醇的添加量为所述浆液质量的0.2~1%;所述葡萄糖的添加量为所述浆液质量的5~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春双歧杆菌菌液与所述发酵底物的体积比为1:(60~100);所述混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底物的体积比为1:(30~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春双歧杆菌菌液中的活菌数为(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索非
申请(专利权)人:杨伊森广州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