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40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它主要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测量架、固定在所述测量架上的测量装置、位于底座上的均匀开有数个缺口的转盘、控制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将被测零件放置于一个均匀开有数个缺口的转盘上,随着转盘的间歇转动,分别同时完成被测零件的上料、测量、下料过程的技术解决方案,避免被测零件在测量完成后,沿原路直线返回所浪费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测量效率;2、带有自动校核功能,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准度;3、设计紧凑合理,操作方便,使机器的性价比更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零件内径自动测量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对被测轴承零件在间歇式连续传动方式下,进行动态测量的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轴承零件内径的自动测量包括有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由检测人 员使用测量工具来测量轴承零件内径,但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增加了人为因素而造成质量 风险,检测的可靠性较低。而且轴承生产一般都是大批量生产,人工检测通常采用每批次产 品抽检的方式来控制产品的质量,这种方式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且检测效率不高。此外, 人工检测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采用轴承内径测量仪来测量,现有的轴承内径测量仪,主要 是由挡料板,立柱,横梁,测量头,料道和底板组成。该种结构的测量仪虽然在测量精度方面 能够满足要求,但是由于在自动测量时,工件上下料位移均为直线往复方式进行,即被测零 件在测量完成后,沿原路直线返回,这样就造成了不动作等待和浪费现象,其测量效率仍不 能满足轴承行业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间歇回转自动测 量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主要包 括 —底座; 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测量架; 固定在所述测量架上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含固定所述测量架上端的测量 头,固定在所述测量架上的压轮,以及固定在测量架下方的、起控制测量架和测量装置上下 运动作用的导向装置; —转盘,所述转盘位于底座上,所述转盘的边缘均匀开有数个缺口 ; 位于转盘右侧的进料槽; 位于转盘左侧的出料槽; 控制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含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 通过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传递主轴转动,所述主轴与所述转盘连接。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实现结构优化,所述底座的剖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测量 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倾斜侧板上。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测量架包含两根立柱,连接两立柱上端的横梁,连接两 立柱下端的底板;所述底板处于底座内部。3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测量架上的测量头为电感测量头。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转盘的边缘均匀开有六个缺口 。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向装置包含固定在测量架下端底板上的螺母套,所述螺母套里装有一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螺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防止被测零件偏离测量位置,所述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还包括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环形导向板上的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下方还有一工件主轴,该工件主轴通过皮带轮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将不合格和合格产品直接区分开来、提高效率,在出料 槽的侧边连接一不合格产品料道。 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保证了零件的精确性,所述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还包括标准件校核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采用将被测零件放置于一个均匀开有数个缺口的转盘上,随着转盘的间歇转动,分别同时完成被测零件的上料、测量、下料过程的技术解决方案,避免被测零件在测量完成后,沿原路直线返回所浪费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测量效率; 2、带有自动校核功能,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准度; 3、设计紧凑合理,操作方便,使机器的性价比更为显著。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图1为本专利技术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测量架和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省略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E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F-F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G-G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本专利技术中被测零件在等待测量时由支撑块支撑的示意图; 图8为在本专利技术中被测零件动态测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参看图1、2,剖面形状为梯形的底座100,其倾斜侧板110与底板120之间的夹角 在70度-80度之间,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该夹角为75度。 测量架200的两根立柱210垂直插入底座100的倾斜侧板110上的密珠导套211, 立柱210可以在密珠导套211里上下运动。横梁220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210的上端,插 入倾斜侧板110里的两立柱210的下端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一底板230。 测量架200上有测量装置300 ;横梁220上安装一电感测量头310,左侧的立柱210 上装有压轮320,底板230下装有一导向装置330,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向装置330包含拉簧331、螺母套332、螺杆333和第二驱动电机334(该第二驱动电机334可以为步进电机 或伺服电机),拉簧331的一端与底板230上的螺钉335连接,另一端与在第二驱动电机334 上的螺钉336连接,螺母套332固定在底板230上,螺母套332里面装配螺杆333,螺杆333 的右端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334上,该第二驱动电机334固定在底座100上。通过第二驱 动电机334带动螺杆333转动,以此带动套在螺杆333上的螺母套332做轴向运动,从而带 动测量架200、测量架200上的电感测量头310以及压轮320做轴向运动。当然该导向装置 330还可以采用齿轮齿条直线运动机构、丝杠螺母直线运动机构等。 参见图3,转轴400通过轴承座410贯穿安装在倾斜侧板110上,轴承座410用螺 钉固定在倾斜侧板110上,转轴400伸出倾斜侧板110 —端的外套有一环形导向板440,该 环形导向板440用螺栓固定在倾斜侧板110上。 转轴400通过螺栓451与连接块450连接在一起,连接块450上放置一个转盘500 , 该转盘500的边缘均匀开有数个缺口 510 (见图4),在此实施较佳例中,该缺口 510的数量 为六个,用螺钉将转盘500和连接块450固定在一起,端盖460通过螺栓461与转轴400连 接。 第一驱动电机430(该第一驱动电机430也可以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通过主 动齿轮431带动被动齿轮432转动,被动齿轮432又驱动转轴400转动,转盘500随转轴 400转动。按照事先设定的参数,转盘500每次转动的角度为60度。 为了防止被测零件在随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从转盘的缺口 510中滑出,在环形导向 板440的上面还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板470。 参见图4、5、6,转盘500的上料位置a旁边有一进料槽700,转盘500的下料位置 c旁边有一出料槽800。 为了将不合格和合格产品直接区分开来、提高效率,在出料槽800的侧边上连接 一不合格产品料道810,出料槽800和不合格产品料道810之间有一可转动隔板820阻隔, 该可转动隔板820的剖面形状为"」"形,轴830穿过可转动隔板820固定在不合格产品料 道810的底板上,可转动隔板820可绕轴830转动,可转动隔板820的左端与微型气缸840 连接,随着微型气缸840的推动,可转动隔板820绕轴830顺时针转动,此时可转动隔板820 的右端向下偏移(如图6中虚线部分所示),不合格产品料道810打开;当微型气缸840的 收縮,可转动隔板820绕轴830逆时针转动,此时可转动隔板820的右端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回转自动测量机构主要包括:一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测量架;固定在所述测量架上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含固定所述测量架上端的测量头,固定在所述测量架上的压轮,以及固定在测量架下方的、起控制测量架和测量装置上下运动作用的导向装置;一转盘,所述转盘位于底座上,所述转盘的边缘均匀开有数个缺口;位于转盘右侧的进料槽;位于转盘左侧的出料槽;控制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含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传递主轴转动,所述主轴与所述转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鹿鸣陈建敏孙宪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泰勒精密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