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40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用于支撑机器人的骨架,壳体固定于骨架外侧,机器人的头部位置设置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固定于壳体外表面,在机器人进行不同场合勘探任务时进行记录,壳体的顶部设置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固定于壳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形成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模块化机器人,在进行不同场合位置执行不同情况的任务执行时,能够自动对用于机器人运动的运动模块进行更换,在进行更换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且在进行运动模块的更换时能够更加精准牢固,减少更换安装的误差。的误差。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机器人是由多个具有一定功能、结构和自治能力的可互换模块组成,能够自由组合成不同构型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任务。模块化机器人有利于降低硬件生产成本及软件开发难度,提升系统输出,适应不同的环境、行动或任务。
[0003]模块化机器人的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根据不同的设计和功能,可以采用机械接口、磁铁、电子锁等方式,在模块化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会更换与其所执行任务所适配的模块结构,从而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执行不同的任务。
[0004]模块化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增强灵活性,实现快速组装分解,多功能多形态之间的切换,在进行调试时,能够对模块进行单独调试,以便于对模块的升级和更换。
[0005]而现有的模块化机器人在进行模块之间的更换时,需要模块化机器人进行停运,即在模块化机器人处于关机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来对模块进行更换,在更换合适模块之间进行不同场合的运用,且需要较为专业的人士确保模块化之间稳定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解决了目前模块化机器人在执行不同任务时不能够实现自动进行模块之间的更换的问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用于支撑机器人的骨架,壳体固定于骨架外侧,机器人的头部位置设置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固定于壳体外表面,在机器人进行不同场合勘探任务时进行记录,壳体的顶部设置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固定于壳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形成控制系统,机器人还包括:
[0008]供电组件,一端延伸至骨架内侧并被骨架支撑,其另一端与壳体外表面贴合,骨架的内侧设置安装部,安装部固定于骨架内侧;
[0009]连接部,位于安装部的外侧并与安装部相互适配,连接部的顶部设置定位部,定位部安装于连接部上;
[0010]机械臂,其安装端位于壳体的上方并与壳体连接,机械臂与定位部之间具有两种状态:连接状态以及分离状态连接部的外侧安装运动模块。
[0011]进一步的,安装部包括:
[0012]运动电机,固定于骨架内侧,运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输出轴,输出轴安装于运动电机输出端;
[0013]圆盘,固定于壳体内侧,圆盘以及输出轴的背离运动电机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外侧,圆盘的内侧具有多个安装孔;
[0014]电磁片,固定于安装孔内壁,其外侧间隔设置磁板,电磁片与磁板之间设置弹板,弹板与电磁片之间设置弹性柱。
[0015]进一步的,电磁片形成对磁板的磁吸,而弹板能够形成对磁板位置的支撑,电磁片调节磁力能够改变其与磁板之间的间距,弹性柱内部为中空设置。
[0016]进一步的,连接部包括:
[0017]连接块,贴近圆盘的一端向外凸起设置识别凸起,识别凸起与安装孔位置相适配,且能够插入到安装孔内部与安装孔内壁以及磁板接触;
[0018]定位座,固定于圆盘外侧,连接部与安装部连接安装之后定位座插入到连接块内部,定位座的内侧固定主连接触点,连接块内部与定位座所适配的位置设置主接收触点,主连接触点与主接收触点接触后形成连通的供电线路;
[0019]伺服电机,固定于连接块内部,其输出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外侧,磁板背离电磁片的一端与安装孔内壁之间形成定位孔,定位孔与识别凸起适配。
[0020]进一步的,定位孔的尺寸根据电磁片该边磁力推动磁板变换间距调节,而识别凸起所凸出的高度不同,用于识别不同的运动模块,而主连接触点为长条状,主接收触点为方形。
[0021]进一步的,定位部包括:
[0022]定位块,与连接块一体设置,其内侧设置插孔,插孔延伸至定位块内部,定位块内部形成圆柱状腔体;
[0023]插座,设置于腔体内部,腔体底壁中点位置设置电磁块,电磁块固定于腔体内部,插座背离电磁块的一端设置弹性件;
[0024]副接收触点,固定于插座内侧,副接收触点的外侧设置与形状相适配的副连接触点,副连接触点安装于机械臂末端。
[0025]进一步的,机械臂包括:
[0026]首级运动端,可拆卸固定于壳体顶部,其背离壳体的一侧设置第二运动端,第二运动端背离首级运动端的一侧设置第三运动端,第三运动端背离第二运动端的一侧设置末级运动端;
[0027]调节电机,安装于第三运动端背离第二运动端的一侧,其输出端与末级运动端连接形成对末级运动端位置的调整,末级运动端内侧设置电动伸缩杆。
[0028]进一步的,第二运动端与第三运动端为断开设置,其中,机械臂还包括:
[0029]弹性套,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运动端与第三连接的断开切面位置,其内部设置夹板以及定位板,定位板贴合夹板,定位板之间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运动端以及第三运动端;
[0030]连接架,固定套设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架的外侧连接连接杆,连接杆可摆动,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插块,插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插块与插孔以及插座形状适配;
[0031]弹片,固定于连接架外表面,背离连接架的一端形成对插块的支撑。
[0032]进一步的,运动模块包括:
[0033]腔室,开设于输出轴内部,其内部填充液压油,腔室设置有圆柱以及六边形两种出口,圆柱孔内部设置运动盘,六边形孔内部设置六棱柱;
[0034]定位凹坑,为半球状,且定位凹孔与圆柱孔连通设置,定位孔的外侧设置连接头,
连接头与输出轴连接,连接头的外侧设置第一运动架,第一运动架外侧设置第二运动架,第一运动架第二运动架之间为可摆动连接。
[0035]进一步的,控制系统包括:
[0036]微处理器,其上级信号连接控制模块,微处理器的下级设置传感器组件以及驱动电机,传感器组件以及驱动电机形成与微处理器的电性连接;
[0037]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组件的下级,包括:超声波信号发射端,超声波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射的超声波信号;
[0038]电连接组件,主连接触点、主接收触点、副连接触点以及副接收触点形成电连接组件之间的通断;
[0039]激光传感器,包括激光对中连接传感器以及激光接收端,副接收触点以及主接收触点下级均设置信号发生器。
[0040]有益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42]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模块化机器人,在进行不同场合位置执行不同情况的任务执行时,能够自动对用于机器人运动的运动模块进行更换,在进行更换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且在进行运动模块的更换时能够更加精准牢固,减少更换安装的误差。
[0043]2、利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在进行运动模块的更换安装时,能够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用于支撑机器人的骨架,壳体固定于骨架外侧,机器人的头部位置设置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固定于壳体外表面,在机器人进行不同场合勘探任务时进行记录,壳体的顶部设置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固定于壳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形成控制系统,机器人还包括:供电组件,一端延伸至骨架内侧并被骨架支撑,其另一端与壳体外表面贴合,骨架的内侧设置安装部,安装部固定于骨架内侧;连接部,位于安装部的外侧并与安装部相互适配,连接部的顶部设置定位部,定位部安装于连接部上;机械臂,其安装端位于壳体的上方并与壳体连接,机械臂与定位部之间具有两种状态:连接状态以及分离状态连接部的外侧安装运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安装部包括:运动电机,固定于骨架内侧,运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输出轴,输出轴安装于运动电机输出端;圆盘,固定于壳体内侧,圆盘以及输出轴的背离运动电机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外侧,圆盘的内侧具有多个安装孔;电磁片,固定于安装孔内壁,其外侧间隔设置磁板,电磁片与磁板之间设置弹板,弹板与电磁片之间设置弹性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电磁片形成对磁板的磁吸,而弹板能够形成对磁板位置的支撑,电磁片调节磁力能够改变其与磁板之间的间距,弹性柱内部为中空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包括:连接块,贴近圆盘的一端向外凸起设置识别凸起,识别凸起与安装孔位置相适配,且能够插入到安装孔内部与安装孔内壁以及磁板接触;定位座,固定于圆盘外侧,连接部与安装部连接安装之后定位座插入到连接块内部,定位座的内侧固定主连接触点,连接块内部与定位座所适配的位置设置主接收触点,主连接触点与主接收触点接触后形成连通的供电线路;伺服电机,固定于连接块内部,其输出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外侧,磁板背离电磁片的一端与安装孔内壁之间形成定位孔,定位孔与识别凸起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定位孔的尺寸根据电磁片该边磁力推动磁板变换间距调节,而识别凸起所凸出的高度不同,用于识别不同的运动模块,而主连接触点为长条状,主接收触点为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拆装式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定位部包括:定位块,与连接块一体设置,其内侧设置插孔,插孔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亮何顺祥王征黄俊杰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迈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