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33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及施工方法,混凝土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沥青铺装层,混凝土结构开设有变形缝,变形缝内塞满有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沥青铺装层开设有上端敞口的槽口,槽口的宽度大于变形缝的宽度;变形缝上方位于槽口的底面铺垫有热镀锌钢板,槽口的内表面及热镀锌钢板的顶面刷满涂覆有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槽口两侧内壁顶部顺缝方向固定有热熔性贴缝条;槽口内位于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内侧及热熔性贴缝条内侧的空间内浇筑填充有弹性沥青混合体。达到的技术效果为:该弹性体铺装结构使其能追随基层结构反复相对变形的需求,同时具备致密性、防水密闭性和使用耐久性能,实现降低运营维护费用和提高行车舒适度的目的。舒适度的目的。舒适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体铺装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特别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拼接缝处或者结构伸缩缝处弹性铺装结构,还涉及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混凝土底板变形缝处或者新旧桥结构拼接处通常采用直接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作为铺装磨耗层使用,然随着接缝两边结构相对变形扰动导致普通沥青混凝土发生较大变形破坏,该病害已经成为影响运营期安全及行车舒适度的首要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包括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热镀锌钢板、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热熔性贴缝条、弹性沥青混合体、变形缝、沥青铺装层以及混凝土结构;
[0006]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沥青铺装层,所述混凝土结构开设有所述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内塞满有所述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
[0007]所述沥青铺装层开设有上端敞口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
[0008]所述变形缝上方位于所述槽口的底面铺垫有所述热镀锌钢板,所述槽口的内表面及所述热镀锌钢板的顶面刷满涂覆有所述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所述槽口两侧内壁顶部顺缝方向固定有所述热熔性贴缝条;
[0009]所述槽口内位于所述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内侧及所述热熔性贴缝条内侧的空间内浇筑填充有所述弹性沥青混合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的顶面低于所述变形缝的缝顶2cm

3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镀锌钢板的宽度为15cm

25cm,所述热镀锌钢板的厚度为5mm,所述热镀锌钢板的锌膜厚度≥75μm。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热镀锌钢板为沿其长度方向的多段搭接的结构,所述热镀锌钢板的搭接重合部>3cm。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强砂浆,所述热镀锌钢板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填补有所述高强砂浆。
[0014]进一步地,所述热熔性贴缝条采用粘贴方式和/或采用机械锚固方式固定在所述槽口的内侧壁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的用量为1kg/m2‑
1.5kg/m2。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
方面任一项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S100、在现有路面的沥青铺装层切割有槽口,在槽口底部位于混凝土结构内切割有变形缝;
[0018]步骤S200、在变形缝内塞满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的顶部位于变形缝的缝顶下方;
[0019]步骤S300、在变形缝的顶部骑缝铺垫热镀锌钢板,在热镀锌钢板与槽口地面接触的不平处采用高强砂浆修补平整;
[0020]步骤S400、在槽口的内表面及热镀锌钢板的外表面刷满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
[0021]步骤S500、涂刷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后在槽口两侧内壁顶部顺缝方向固定有热熔性贴缝条;
[0022]步骤S600、采用专用加热保温车生产弹性沥青混合体,并将其浇筑嵌设在槽口内。
[0023]进一步地,步骤S600的弹性沥青混合体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610、按照预设比例将精制骨料和矿粉添加至专用保温车加热到180℃;
[0025]步骤620、分批次添加聚合物沥青弹性体,每次添加量为总量1/4,间隔时间为15min;
[0026]步骤630、聚合物沥青弹性体生产完成后逐步添加其他添加剂;
[0027]步骤640、待上述混合物生产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后,添加纤维。
[0028]进一步地,弹性沥青混合体生产及基底其他工艺完成后,分层浇筑该弹性沥青混合体,分层标准按照4cm

5cm厚度分层,最后一层预留2cm深进行度一次性浇筑收平;浇筑过程中需避免贴封条不被施工工具破坏,待温度降低至50℃以下后开放交通。
[002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弹性体铺装结构使其能追随基层结构反复相对变形的需求,同时具备致密性、防水密闭性和使用耐久性能,实现降低运营维护费用和提高行车舒适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的剖面图。
[0031]图中:1、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2、热镀锌钢板,3、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4、热熔性贴缝条,5、弹性沥青混合体,6、变形缝,7、沥青铺装层,8、混凝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具体实施例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包括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热镀锌钢板2、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热熔性贴缝条4、弹性沥青混合体5、变形缝6、沥青铺装层7以及混凝土结构8;混凝土结构8的上方设置有沥青铺装层7,混凝土结构8开设有变形缝6,变形缝6内塞满有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沥青铺装层7开设有上
端敞口的槽口,槽口的宽度大于变形缝6的宽度;变形缝6上方位于槽口的底面铺垫有热镀锌钢板2,槽口的内表面及热镀锌钢板2的顶面刷满涂覆有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槽口两侧内壁顶部顺缝方向固定有热熔性贴缝条4;槽口内位于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内侧及热熔性贴缝条4内侧的空间内浇筑填充有弹性沥青混合体5。
[0035]现有路面切割成槽,形成的槽口内包括带有变形缝6的混凝土结构8,在缝内满塞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技术参数如表1)。
[0036]表1

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技术要求
[0037]项目性能指标表观密度,kg/

16

20压缩强度,kPa≥60尺寸稳定性,%≤0.3弯曲变形,mm≥20燃烧性能B1级a
[0038]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高度略低于缝顶2cm~3cm;随后骑缝铺垫热镀锌钢板2(材质Q235,钢板宽度15cm

25cm宽,钢板厚5mm,锌膜厚度≥75μm),不平处需采用高强砂浆修补平整,钢板搭接要求>3cm;槽内满刷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技术要求如表2)。
[0039]表2

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技术要求
[0040][0041]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用量为1kg/m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热镀锌钢板(2)、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热熔性贴缝条(4)、弹性沥青混合体(5)、变形缝(6)、沥青铺装层(7)以及混凝土结构(8);所述混凝土结构(8)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沥青铺装层(7),所述混凝土结构(8)开设有所述变形缝(6),所述变形缝(6)内塞满有所述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所述沥青铺装层(7)开设有上端敞口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变形缝(6)的宽度;所述变形缝(6)上方位于所述槽口的底面铺垫有所述热镀锌钢板(2),所述槽口的内表面及所述热镀锌钢板(2)的顶面刷满涂覆有所述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所述槽口两侧内壁顶部顺缝方向固定有所述热熔性贴缝条(4);所述槽口内位于所述高渗透热固环氧粘结剂(3)内侧及所述热熔性贴缝条(4)内侧的空间内浇筑填充有所述弹性沥青混合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石墨聚乙烯泡沫棒(1)的顶面低于所述变形缝(6)的缝顶2cm

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钢板(2)的宽度为15cm

25cm,所述热镀锌钢板(2)的厚度为5mm,所述热镀锌钢板(2)的锌膜厚度≥75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钢板(2)为沿其长度方向的多段搭接的结构,所述热镀锌钢板(2)的搭接重合部>3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强砂浆,所述热镀锌钢板(2)与所述混凝土结构(8)的顶面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填补有所述高强砂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性贴缝条(4)采用粘贴方式和/或采用机械锚固方式固定在所述槽口的内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悠王浩董廷勉周高明周荣郑学洋
申请(专利权)人:鹏洲五色石杭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