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07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观察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之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纸质;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石质。实验证明,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与种壳抗压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43;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与种壳厚度也极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94。因此,种壳表面有无沟纹这一性状与种壳的厚度和抗压性紧密连锁,通过肉眼观察种壳表面,即可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薏苡(Coix lacryma

jobi L.)又名薏仁米、药玉米、川谷、草珠子等,是禾本科、薏苡属植物。根据种壳类型,可将薏苡属划分为野生和栽培2个亚群。野生亚群种质的种壳类型为石质,种壳厚、硬、不易破碎。栽培亚群种质的种壳类型为纸质,种壳薄、脆,手指挤压即可破碎。由于野生亚群种质的石质种壳会影响种子脱粒加工和外观完整性,因此,在将薏苡野生亚群种质改良为栽培亚群种质的过程中,需要鉴定薏苡育种群体中各株系的种壳类型,以此筛选出具有纸质种壳的薏苡株系。
[0003]传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需待种壳完全发育成熟后,测量种壳厚度或抗压性,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适用大规模的薏苡种质改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
[0005]本专利技术首先保护一种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观察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之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纸质;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石质。
[0006]上述方法中,所述纸质可表现为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
[0007]上述方法中,所述石质可表现为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
[0008]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鉴定薏苡种壳抗压性和/或种壳厚度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观察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之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
[0009]本专利技术还保护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的表型在鉴定薏苡种壳类型中的应用。
[0010]上述应用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纸质;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石质。
[0011]上述应用中,所述纸质可表现为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
[0012]上述应用中,所述石质可表现为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
[0013]本专利技术还保护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的表型在鉴定薏苡种壳抗压性和/或种壳厚度中的应用。
[0014]上述应用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
[0015]实验证明,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与种壳抗压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43;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与种壳厚度也极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94。因此,种壳表面有无沟纹
这一性状与种壳的厚度和抗压性紧密连锁,通过肉眼观察种壳表面,即可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本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大黑山薏苡和小白壳薏苡的种壳表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
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的建立
[0020]1、以小白壳薏苡为母本,大黑山薏苡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薏苡。
[0021]大黑山薏苡为四川省审定的饲用型薏苡品种,其种壳为石质,种壳厚度为469.25
±
11.54μm,种壳抗压性为389.02
±
26.25N。
[0022]小白壳薏苡为贵州省兴仁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常规品种,其种壳为纸质,种壳厚度为170.66
±
12.05μm,种壳抗压性为8.49
±
1.59N。
[0023]大黑山薏苡和小白壳薏苡的种壳表型见图1。
[0024]2、完成步骤1后,检测F1代薏苡各个薏苡株系的种壳厚度和抗压性,每个株系取5粒,结果取平均值。
[0025]检测结果表明,F1代薏苡的种壳厚度为422.25
±
13.7μm,种壳抗压性为359.48
±
19.37N。
[0026]3、完成步骤2后,将F1代薏苡自交,获得541个F2株系。
[0027]4、完成步骤3后,检测541个F2株系中各个薏苡株系的种壳厚度和抗压性,每个株系取5粒(部分为4粒),结果取平均值。
[0028]统计结果见表1。
[0029]表1.541个F2株系的种壳厚度、抗压性和表面沟纹表型
[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45]5、完成步骤3后,观察541个F2株系中各个薏苡株系的种壳表面是否有沟纹。
[0046]统计结果见表1。
[0047]经统计,所有种壳抗压性弱(<90N)和/或种壳厚度薄(<200μm)(即种壳为纸质)
的薏苡株系,其种壳表面均有沟纹;所有抗压性强(>100N)和/或种壳厚度厚(>230μm)(即种壳为石质)的薏苡株系,其种壳表面均无沟纹。
[0048]6、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刘永健主编,高级生物统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9)进行统计。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式(Ⅰ)所示:
[0049][0050]其中,r表示皮尔逊相关系数;X
i
是变量X对应的i点观测值,即种壳抗压性、厚度观测值;Y
i
是变量Y对应的i点观测值,即种壳沟纹的有无,有沟纹赋值为2,无沟纹赋值为1;为X样本平均值;为Y样本平均值。
[0051]统计结果见表2。
[0052]表2.种壳表面沟纹的有无与种壳抗压性、厚度的相关性
[0053][0054]结果表明,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与种壳抗压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43;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与种壳厚度也极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94。因此,种壳表面有无沟纹这一性状与种壳的厚度和抗压性紧密连锁,通过肉眼观察种壳表面,即可快速鉴定薏苡种壳类型,具体判断原则为:如果种壳表面有沟纹,则种壳为纸质,表现为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如果种壳表面无沟纹,则种壳为石质,表现为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
[0055]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薏苡种壳类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观察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之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纸质;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类型为石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表现为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质表现为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4.一种鉴定薏苡种壳抗压性和/或种壳厚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观察薏苡种壳表面有无沟纹,之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有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抗压性<90N和/或种壳厚度<200μm;如果薏苡种壳表面无沟纹,则该薏苡的种壳抗压性>100N和/或种壳厚度>230μm。5.薏苡种壳表面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周树峰袁一冰王雅南李祥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