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电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利用真空虹吸出炉工艺技术已在10kA级以上大型稀土电解槽实际生产中采用,且常用钛材质制成的虹吸管来吸取稀土金属液。虹吸管包括竖直段、倾斜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用于伸入到电解槽中吸取稀土金属液,倾斜段和水平段由于距离电解槽较远,为避免金属液在其中因降温冷却而堵塞管道,通常需要在倾斜段和水平段加装加热设施。加热设施通常是电磁感应加热器,因此,倾斜段和水平段上都缠绕有线圈。由于稀土金属液和高温熔融氟化物熔盐对虹吸管的腐蚀,以及高温环境下虹吸管的氧化作用,通常单根虹吸管每使用50次左右就需要更换。
[0003]由于虹吸管外缠绕有线圈,因此在更换虹吸管时,需要先将线圈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部分断开连接,然后逐圈解开缠绕的线圈,接着换上新的虹吸管,然后逐圈缠绕上线圈,最后将线圈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连接。因此,目前在更换虹吸管时存在更换不便且费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301),由铜管绕制而成;第二线圈(302),由铜管绕制而成;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线圈(301)沿横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线圈(302)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线圈(302)沿斜向往复移动;第一安装结构(600),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安装结构(700),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600)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部分(610),所述第一部分(610)的长度可变,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610)上,所述第二安装结构(7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610)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610)包括第一管体(620)、以及多个沿横向可相互拼接或与所述第一管体(620)拼接的第二管体(630);所述第一管体(620)的壁上开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通槽(621),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壁上开有第二通槽(631),所述第二通槽(631)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管体(630),多个所述第二通槽(631)可相互连通或与所述第一通槽(621)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整体或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610)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401),可被安装在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管体(630)内;第一带轮(402),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01)上;第一卷筒(40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620)上;导向辊(404),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620)内;第一传动带(405),一端与所述第一卷筒(403)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带轮(402)和所述导向辊(404)后可伸出至所述第一管体(620)外;第一配重块(406),与所述第一传动带(405)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机(41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筒(403)转动;以及第一连接块(407),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带(405)上,与所述第一线圈(301)连接,可在所述第一通槽(621)和所述第二通槽(631)中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内壁开有第一滑槽(632)和第一安装孔(633),所述第一滑槽(632)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管体(630),所述第一安装孔(633)贯穿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壁、且与所述第一滑槽(632)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套管(408),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01)外,可在所述第一滑槽(632)中移动,一端可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633)中;压簧(409),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01)外,用于使所述套管(408)的所述一端具有向所
述第一安装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东杰,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普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