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组合物、电致变色层以及电致变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893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0
公开电致变色组合物、电致变色层以及电致变色装置。该电致变色组合物包含20至80重量份的聚酰亚胺、20至80重量份的氧化硅纳米粒子、1至50重量份的电致变色材料、以及850至1200重量份的有机基质,其中该聚酰亚胺与该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该聚酰亚胺为二酸酐与二胺经反应所得的产物,其中该二酸酐和该二胺如说明书中所详细描述的。该二胺如说明书中所详细描述的。该二胺如说明书中所详细描述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组合物、电致变色层以及电致变色装置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电致变色组合物、电致变色层以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致变色组件的产品具有低驱动电压及双稳态特性,因此在绿色节能产业上备受瞩目。
[0003]可作为电致变色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彩化且变色速度快等优点,不过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在应用上常搭配具有交联性的高分子材料或添加交联剂形成组合物以提升加工性,也可提升所得膜层的机械性能。然而,电致变色组合物不易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合物。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电致变色组合物可包含20至80重量份的聚酰亚胺、20至80重量份的氧化硅纳米粒子、1至50重量份的电致变色材料、以及850至1200重量份的有机基质,其中该聚酰亚胺与该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聚酰亚胺、该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该电致变色材料均匀分散在该有机基质中。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聚酰亚胺为二酸酐与二胺经反应(例如酰亚胺化反应(imidization))所得的产物,其中该二酸酐可为
[0005]或上述的组合。该二胺可为述的组合。该二胺可为
[0006][0006]或上述的组合。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R
14
、R
15/>、R
16
、R
17
、R
18
、R
19
、R
20
、R
21
、R
22
、R
23
、R
24
、R
25
、R
26
、R
27
、R
28
、R
29
、R
30
、R
31
、R
32
、R
33
、R
34
、R
35
、R
36
、R
37
、R
38
、R
39
、R
40
、R
41
、R
42
、R
43
、R
44
、R
45
和R
46
可各自独立地为氢、氟、C1‑3烷基、或C1‑3氟烷基。
[000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层,其中该电致变色层为由上述电致变色组合物形成。
[0008]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层的制备方法。该电致变色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湿式工艺将上述电致变色组合物形成涂层,以及对该涂层进行加热工艺,从而得到该电致变色层。
[000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装置。该电致变色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层、本公开内容所述的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其中该第一导电层及该第二导电层同时配置于该电致变色层的下表面上,或者该第一导电层配置于该电致变色层的上表面上而该第二导电层配置于该电致变色层的下表面上。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单层导电层的电致变色装置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的电致变色装置100的沿着4

4'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针对本公开内容的电致变色组合物、电致变色层以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作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下的叙述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不同方面。以下所述特定的组件及排列方式仅为简单描述本公开内容。当然,这些仅用以举例而非对本公开内容的限定。在本公开内容中,用词“约”是指所指定的量可增加或减少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知为一般且合理的大小的量。
[0016]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用以修饰权利要求的组件,其本身并不意图代表该请求组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组件与另一请求组件的顺序、或是制备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组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组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0017]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合物、电致变色层、以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本公开内容所述电致变色组合物由于具有适当的粘度范围,适合以湿式工艺(例如旋转涂布工艺、或刮刀涂布工艺)形成电致变色装置的电致变色层。通过特定结构聚酰亚胺(即非可交联型的聚酰亚胺,例如,不具有羟基的聚酰亚胺)的添加,可使所得的电致变色组合物不需添加交联剂,且在常温下具有较长时间(例如,大于30天)的保存性。通过聚酰亚胺的添加以及维持该电致变色组合物的固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使得本公开内容所述电致变色组合物适合以湿式工艺形成涂层,进而解决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需以真空灌注工艺形成组件的不便。通过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添加,在对所得涂层进行加热工艺后,可使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自交联形成网络状结构,减缓电致变色层的流动性并增加电致变色层的离子传导性。此外,交联后的氧化硅纳米粒子所形成的网络状结构可改善电致变色装置的着色/退色速度。
[0018]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电致变色组合物可包含:20至80重量份的聚酰亚胺、20至80重量份的氧化硅纳米粒子、1至50重量份的电致变色材料、以及850至1200重量份的有机基质,其中该聚酰亚胺与该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聚酰亚胺、该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该电致变色材料均匀分散在该有机基质中。
[001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所述聚酰亚胺可为非可交联型的聚酰亚胺,即该聚酰亚胺除了未端两侧官能团外,不具有其它可进行交联反应的基团。举例来说,本公开内容所述聚酰亚胺可为不具有羟基的聚酰亚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所述聚酰亚胺可为二酸酐与二胺经反应(例如酰亚胺化反应(imidization))所得的产物。由于本公开内容所述聚酰亚胺可为非可交联型的聚酰亚胺,因此该二酸酐除了两个酸酐基团外,不具有其它可进行交联反应的基团;以及,该二胺除了两个氨基外,不具有其它可进行交联反应的基团。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二酸酐和/或该二胺不具有羟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二酸酐可为
[0020]或上述的组合。该二胺可为
或上述的组合。R1、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致变色组合物,包含:20至80重量份的聚酰亚胺,其中该聚酰亚胺为二酸酐与二胺经反应所得的产物,其中该二酸酐为该二酸酐为该二酸酐为或上述的组合,该二胺为
或上述的组合,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R
14
、R
15
、R
16
、R
17
、R
18
、R
19
、R
20
、R
21
、R
22
、R
23
、R
24
、R
25
、R
26
、R
27
、R
28
、R
29
、R
30
、R
31
、R
32
、R
33
、R
34
、R
35
、R
36
、R
37
、R
38
、R
39
、R
40
、R
41
、R
42
、R
43
、R
44
、R
45
和R
46
各自独立地为氢、氟、C1‑3烷基、或C1‑3氟烷基;20至80重量份的氧化硅纳米粒子,其中该聚酰亚胺与该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1至50重量份的电致变色材料;以及850至1200重量份的有机基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合物,其中该电致变色组合物的固含量为8重量%至15重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合物,其中该二酸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双环[2.2.2]辛
‑7‑


2,3,5,6

四羧酸二酐、1,2,4,5

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3',4,4'

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4,4'

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二酐、3,3',4,4'

联苯四羧酸二酐、2,2


[4

(3,4

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或上述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合物,其中该二胺为4,4'

二氨基二苯醚、2,2

双[4

(4

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

双(4

氨基苯氧基)联苯、2,2

双[4

(4

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

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睿杜逸昌郑昭德李政颖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