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空气加湿净化器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80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空气加湿净化器以及空调器,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空气滤芯包括围绕回转轴线形成的滤芯周壁,旋转甩水体设于滤芯周壁内侧,其周壁与滤芯周壁间形成第二环空,驱动装置与空气滤芯和旋转甩水体连接,能驱动空气滤芯绕回转轴线回转,且能同时驱动旋转甩水体绕其自身旋转轴线相对于空气滤芯的回转方向反向回转;在旋转甩水体回转时,甩水通道内的水能在离心力作用下朝滤芯周壁甩出形成水幕。本发明专利技术让空气通过空气滤芯进入第二环空中产生较为紊乱的气流,可延长气流于第二环空中的路径和时间,让空气与水幕进行较长时间和较大面积的接触,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提高空气净化效果。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空气加湿净化器以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空气加湿净化器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洗空气净化器一般包括有旋转甩水体,其净化空气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旋转甩水体绕旋转轴线回转,利用离心力将旋转甩水体中的水通过甩水通道甩出形成水幕来净化从一旁流经的空气。旋转甩水体一般有泵吸式和自吸式两种,泵吸式在旋转的管体的一端接有水泵,通过水泵向管体中供水,自吸式则利用锥形管的自旋动作将水吸入管中并提升至甩水通道处。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220549283.5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滤芯组件及采用该滤芯组件的设备,包括有滤芯组件和设置于滤芯组件内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作为旋转甩水体用来产生水幕净化空气,滤芯组件结合进入其内部的水来对空气进行滤芯过滤。空气净化时,空气先通过滤芯组件过滤后进入到滤芯组件与喷淋装置之间的环空中,再与环空中的水幕接触过滤,之后排出。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此种设备中,由于滤芯组件是固定不动的,通过滤芯组件后进入环空的气流是较为平顺有序的,气流会以较短的路径和时间排出,使得空气与水幕的接触时间和面积都会较小,存在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具有改进的空间。另外,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在此种设备中,由于空气在与水幕接触前会先经过滤芯组件过滤,即便部分水会进入到滤芯中通过水膜来过滤空气,但在长时使用后,滤芯也会存在堵芯的问题,需要较为频繁地清洗更换,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设计出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空气加湿净化器以及空调器,用以解决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具有一回转轴线,且包括空气滤芯、旋转甩水体和驱动装置;所述空气滤芯包括围绕所述回转轴线形成的能够通过并过滤空气的滤芯周壁;所述旋转甩水体可回转地设置于所述滤芯周壁内侧,所述旋转甩水体的周壁与所述滤芯周壁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能够通过空气的第二环空,所述旋转甩水体的至少部分甩水通道位于所述滤芯周壁内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空气滤芯和旋转甩水体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空气滤芯绕所述回转轴线回转,且能够同时驱动所述旋转甩水体绕其自身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空气滤芯的回转方向反向回转;其中,在所述旋转甩水体回转时,位于所述滤芯周壁内侧的至少部分所述甩水通道内的水能在离心力作用下朝所述滤芯周壁甩出形成水幕。
[0007]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旋转甩水体与空气滤芯内外套设且可以通过驱动装置进行相对反向的转动,使得空气在通过空气滤芯后进入第二环空中会产生较为紊乱的气流,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气流于第二环空中的路径,增加于第二环空中的时间,这样可以让空气与第二环空中的水幕进行较长时间和较大面积的接触,以此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0008]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旋转甩水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设置。
[0009]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锁死轮架的行星轮系传动结构;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结构的太阳轮与所述旋转甩水体同轴设置并连接,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结构的轮圈与所述空气滤芯同轴设置并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滤芯周壁包括架体和安装于所述架体的芯材,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轮圈。
[0011]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轮架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有与之同轴设置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自由端与所述轮圈连接,所述排气管道将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环空连通。
[0012]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架体通过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轮圈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设置为共轴双输出传动结构,所述共轴双输出传动结构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滤芯和所述旋转甩水体连接。
[0014]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旋转甩水体设置为泵吸式旋转甩水体,其进水端设置为水泵。
[0015]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旋转甩水体也可设置为自吸式旋转甩水体,其包括以所述旋转轴线为轴的吸水椎管,所述吸水椎管的进水端沿其轴向从所述空气滤芯的一端伸出,所述吸水椎管的排水端处的周壁设置所述甩水通道。
[0016]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甩水通道设置为圆孔或条孔或方孔或椭圆孔。
[0017]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吸水椎管的管内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搅水叶片或螺旋槽。
[0018]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旋转甩水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吸水椎管的排水端的端板,所述端板处的所述第二环空宽度小于所述吸水椎管处的所述第二环空宽度。
[0019]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端板连接有于所述吸水椎管外侧绕所述旋转轴线依序排布的多块挡水叶片,所述挡水叶片阻挡于部分所述甩水通道的远端用于阻挡从部分所述甩水通道甩出的水,相邻所述挡水叶片间形成有供从所述甩水通道甩出的水向所述滤芯周壁运动的过水间隙。
[0020]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挡水叶片能够阻挡部分水幕,通过碰撞将水滴进一步打散细化,也可将附着在其上的水滴进一步加速甩出,在第二环空中产生更复杂的水幕。
[0021]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端板设置有能够让所述第二环空中的空气向外排出的排气孔。
[0022]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端板上设置的排气孔可以增加第二环空与外界的通风面
积,可以增加第二环空的通风量。
[0023]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空气加湿净化模块还包括挡水圈体,所述挡水圈体包括不透水的挡水周壁和设置于所述挡水周壁的模块进气口;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挡水周壁,所述空气滤芯可回转地设置于所述挡水周壁内,所述滤芯周壁与所述挡水周壁之间形成第一环空,所述模块进气口将所述第一环空与所述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的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空气滤芯设置为气液交换滤芯,在所述空气滤芯相对所述挡水周壁回转时,进入到所述空气滤芯内的至少部分水能在离心力作用下朝所述挡水周壁甩出形成水幕。
[0024]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挡水圈体与空气滤芯内外套设,使得挡水圈体、空气滤芯、旋转甩水体之间自内而外依次形成通过空气滤芯连通的第二环空和第一环空。加上空气滤芯为不断回转的气液交换滤芯,在第二环空中的水幕打在空气滤芯的滤芯周壁上后会部分进入到其内产生水膜或被打散成细小的水滴后与空气接触过滤,之后会通过滤芯周壁上的孔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挡水周壁被甩至第一环空中形成水幕。这样,空气会先后在第一环空、滤芯周壁和第二环空中进行水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回转轴线(a),且包括:空气滤芯(1),其包括围绕所述回转轴线(a)形成的能够通过并过滤空气的滤芯周壁;旋转甩水体(2),其可回转地设置于所述滤芯周壁内侧,所述旋转甩水体(2)的周壁与所述滤芯周壁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能够通过空气的第二环空,所述旋转甩水体(2)的至少部分甩水通道位于所述滤芯周壁内侧;驱动装置(3),其与所述空气滤芯(1)和旋转甩水体(2)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空气滤芯(1)绕所述回转轴线(a)回转,且能够同时驱动所述旋转甩水体(2)绕其自身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空气滤芯(1)的回转方向反向回转;其中,在所述旋转甩水体(2)回转时,位于所述滤芯周壁内侧的至少部分所述甩水通道内的水能在离心力作用下朝所述滤芯周壁甩出形成水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甩水体(2)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回转轴线(a)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锁死轮架(34)的行星轮系传动结构;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结构的太阳轮(31)与所述旋转甩水体(2)同轴设置并连接,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结构的轮圈(33)与所述空气滤芯(1)同轴设置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周壁包括架体(11)和安装于所述架体(11)的芯材(12),所述架体(11)的一端连接所述轮圈(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34)设置有排气通道(341);所述架体(11)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管道(35),所述排气管道(35)的自由端与所述轮圈(33)连接,所述排气管道(35)将所述排气通道(341)与所述第二环空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1)通过所述排气管道(35)与所述轮圈(33)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共轴双输出传动结构,所述共轴双输出传动结构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滤芯(1)和所述旋转甩水体(2)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甩水体(2)设置为泵吸式旋转甩水体,其进水端设置为水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甩水体(2)设置为自吸式旋转甩水体,其包括以所述旋转轴线为轴的吸水椎管(21),所述吸水椎管(21)的进水端沿其轴向从所述空气滤芯(1)的一端伸出,所述吸水椎管(21)的排水端处的周壁设置所述甩水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甩水体(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吸水椎管(21)的排水端的端板(23),所述端板(23)处的所述第二环空宽度小于所述吸水椎管(21)处的所述第二环空宽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3)连接有于所述吸水椎管(21)外侧绕所述旋转轴线依序排布的多块挡水叶片(24),所述挡水叶片(24)阻挡于部分所述甩水通道的远端用于阻挡从部分所述甩水通道甩出的水,相邻所述挡水叶片(24)间形成有供从所述甩水通道甩出的水向所述滤芯周壁运动的过水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3)设置有能够让所述第二环空中的空气向外排出的排气孔(231)。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圈体(4),所述挡水圈体(4)包括不透水的挡水周壁(41)和设置于所述挡水周壁(41)的模块进气口(42);所述驱动装置(3)连接于所述挡水周壁(41),所述空气滤芯(1)可回转地设置于所述挡水周壁(41)内,所述滤芯周壁与所述挡水周壁(41)之间形成第一环空,所述模块进气口(42)将所述第一环空与所述空气加湿净化模块的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空气滤芯(1)设置为气液交换滤芯,在所述空气滤芯(1)相对所述挡水周壁(41)回转时,进入到所述空气滤芯(1)内的至少部分水能在离心力作用下朝所述挡水周壁(41)甩出形成水幕。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34)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圈体(4),所述轮圈(33)可回转地连接所述挡水圈体(4)。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12)设置为单层不锈钢丝网卷筒或多层不锈钢丝网卷筒,其中,所述单层不锈钢丝网卷筒包括单层不锈钢丝网,所述多层不锈钢丝网卷筒包括依序包裹的多层不锈钢丝网。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的所述不锈钢丝网的至少部分网孔错位。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空中的向下收口的漏斗状接水盘(6),所述接水盘(6)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周壁(41),所述接水盘(6)设置于所述空气滤芯(1)下方以能够收集从所述空气滤芯(1)甩出的水并朝下汇集,所述接水盘(6)的周壁设置有接水盘进气口(61),所述模块进气口(42)通过所述接水盘进气口(61)与所述第一环空连通。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空气加湿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6)与所述挡水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敏张守恺崔成荣田牧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好能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