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77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包括车架部件,所述车架部件上端固定有功能部件,所述功能部件上端固定有减震部件,当设备收到剧烈震荡时,带动上支架上下移动,带动液压杆上下移动,带动液压盘上下移动,带动液压外缸内的液体从小孔上下移动,带动弹簧一伸长或压缩,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启动气缸六带动两个夹杆相聚运动,带动两个转杆六转动,带动中心盘转动,进而带动另外两个转杆六转动,带动另外两个夹杆相聚运动,进而将移动通信本体夹住,移动通信本体信号信息通过指示灯显示,指示灯在长杆十上滑动,可改变显示位置。改变显示位置。改变显示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移动通信设备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例如专利号为CN209692963U的一种可移动通信设备,该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块,外壳体的下表面上通过转动杆和旋簧转动连接有调试杆,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固定板块配合螺栓将整个外壳体稳固于一定的位置范围中,在需要对其进行移动调试的过程中,可将用手按住外壳体上的按压槽将外壳体向固定表面的一侧按压移动,其中外壳体下方的调试杆连带着内部的转轮翻转至90度的位置处,使得转轮的表面与固定表面相接触,但是该装置不具有降温散热作用,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设备容易被震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可以方便移动及转移,具有降温散热作用,具有减震缓冲作用,防止设备被震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包括车架部件,所述车架部件上端固定有功能部件,所述功能部件上端固定有减震部件。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所述车架部件包括车板,所述车板与扶手杆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凸轮与移动杆配合连接,所述车板与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与转杆一铰接连接,所述转杆一与压盘转动连接,所述压盘与左轴滑动连接,所述车板与左轴滑动连接,所述左轴与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左轴与左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与小齿轮一啮合传动,所述小齿轮一与小齿轮二啮合传动,所述车板与右轴转动连接,所述右轴与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与小齿轮二啮合传动,所述右轴与右轮固定连接,所述车板与外架一转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一与外架一转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二与外架一转动连接,所述车板与电源箱固定连接,所述车板与电机一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与皮带一配合连接,所述皮带一与外架一配合连接,所述车板与前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与前轮转动连接,所述车板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车板与限位杆螺纹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外壳二,所述外壳二与气缸一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长齿杆啮合传动,所述长齿杆与锥齿轮啮合传动,带动锥齿轮与长杆五固定连接,所述长杆五与齿轮五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五与直齿杆啮合传动,所述外壳二与直齿杆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二与电机二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与转杆二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二与皮带二配合连接,所述皮带二与扇叶配合连接,所述扇叶与外架二转动连接,所述外架二前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外架二上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二与气缸二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二与外架二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二
与外架二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二与电机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三与转杆三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三与连接杆一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一与转杆四铰接连接,所述外壳二与转杆四铰接连接,所述转杆四与转杆五铰接连接,所述转杆五与支撑架五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架五与信号接收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二与车板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所述减震部件包括外壳五,所述外壳五与液压外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外缸与液压盘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盘上设有小孔,所述液压盘与液压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与上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五与上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五与弹簧一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与上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六与夹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与夹杆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架与中心盘转动连接,所述中心盘与转杆六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六与夹杆转动连接,所述夹杆与移动通信本体配合连接,所述上支架与固定杆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五与转杆七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七与长杆十滑动连接,所述长杆十与指示灯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本体与指示灯通过传输线固连接,所述直齿杆与外壳五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本体与信号接收器通过传输线固定连接。
[0009]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车架部件,使用过程包括如下:
[0011]S1.1、启动电机一带动皮带一转动,带动外架一转动,带动小齿轮一与小齿轮二随着外架一转动,带动齿轮一与齿轮二转动,带动左轴与右轴转动,带动左轮与右轮转动,进而带动整体设备移动;
[0012]S1.2、转动扶手杆带动凸轮转动,带动移动杆移动,带动转杆一转动,带动压盘在左轴上滑动,带动左轴停止转动,带动齿轮一与左轮停止转动,带动小齿轮一自转,带动小齿轮二自转,齿轮二带动右轴转动,带动右轮转动,因此带动整体设备转弯;
[0013]S2、功能部件,使用过程包括如下:
[0014]S2.1、启动气缸一带动齿条移动,带动齿杆转动,带动锥齿轮转动,带动长杆五转动,带动齿轮五转动,带动直齿杆上升或下降,带动减震部件上升或下降,启动电机二带动转杆二转动,带动皮带二转动,带动扇叶转动,进而带动风从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对设备内部降温;
[0015]S2.2、启动气缸二带动外架二上升或下降,带动扇叶上升或下降,进而改变吹风的位置,进而对设备内部充分降温;
[0016]S3、减震部件,使用过程包括如下:
[0017]S3.1、当设备收到剧烈震荡时,带动上支架上下移动,带动液压杆上下移动,带动液压盘上下移动,带动液压外缸内的液体从小孔上下移动,带动弹簧一伸长或压缩,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启动气缸六带动两个夹杆相聚运动,带动两个转杆六转动,带动中心盘转动,进而带动另外两个转杆六转动,带动另外两个夹杆相聚运动,进而将移动通信本体夹住,移动通信本体信号信息通过指示灯显示,指示灯在长杆十上滑动,可改变显示位置;
[0018]S3.2、信号接收器为移动通信本体提供信号,启动电机三带动转杆三转动,带动连接杆一转动,带动转杆四转动,带动转杆五转动,支撑架五移动或偏移,进而改变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进而改变接受信号的位置,进而为移动通信本体寻找强大信号。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有益效果为:
[0020]1.转动扶手杆带动凸轮转动,带动移动杆移动,带动转杆一转动,带动压盘在左轴
上滑动,带动左轴停止转动,带动齿轮一与左轮停止转动,带动小齿轮一自转,带动小齿轮二自转,齿轮二带动右轴转动,带动右轮转动,因此带动整体设备转弯;
[0021]2.启动气缸二带动外架二上升或下降,带动扇叶上升或下降,进而改变吹风的位置,进而对设备内部充分降温;
[0022]3.启动电机三带动转杆三转动,带动连接杆一转动,带动转杆四转动,带动转杆五转动,支撑架五移动或偏移,进而改变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进而改变接受信号的位置,进而为移动通信本体寻找强大信号。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包括车架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部件(1)上端固定有功能部件(2),所述功能部件(2)上端固定有减震部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部件(1)包括车板(101),所述车板(101)与扶手杆(102)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102)与凸轮(103)固定连接,所述凸轮(103)与移动杆(104)配合连接,所述车板(101)与移动杆(10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04)与转杆一(105)铰接连接,所述转杆一(105)与压盘(106)转动连接,所述压盘(106)与左轴(107)滑动连接,所述车板(101)与左轴(107)滑动连接,所述左轴(107)与齿轮一(108)固定连接,所述左轴(107)与左轮(109)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108)与小齿轮一(110)啮合传动,所述小齿轮一(110)与小齿轮二(111)啮合传动,所述车板(101)与右轴(113)转动连接,所述右轴(113)与齿轮二(11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112)与小齿轮二(111)啮合传动,所述右轴(113)与右轮(114)固定连接,所述车板(101)与外架一(115)转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一(110)与外架一(115)转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二(111)与外架一(115)转动连接,所述车板(101)与电源箱(116)固定连接,所述车板(101)与电机一(11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117)与皮带一(118)配合连接,所述皮带一(118)与外架一(115)配合连接,所述车板(101)与前轮支架(119)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119)与前轮(120)转动连接,所述车板(101)与支撑杆(121)滑动连接,所述车板(101)与限位杆(12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2)包括外壳二(201),所述外壳二(201)与气缸一(20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202)与齿条(203)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03)与长齿杆(204)啮合传动,所述长齿杆(204)与锥齿轮(205)啮合传动,带动锥齿轮(205)与长杆五(206)固定连接,所述长杆五(206)与齿轮五(207)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五(207)与直齿杆(208)啮合传动,所述外壳二(201)与直齿杆(208)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二(201)与电机二(20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209)与转杆二(210)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二(210)与皮带二(211)配合连接,所述皮带二(211)与扇叶(212)配合连接,所述扇叶(212)与外架二(216)转动连接,所述外架二(216)前端设有出风口(213),所述外架二(216)上端设有进风口(214),所述外壳二(201)与气缸二(21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二(215)与外架二(216)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二(201)与外架二(216)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二(201)与电机三(21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三(217)与转杆三(218)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三(218)与连接杆一(219)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一(219)与转杆四(220)铰接连接,所述外壳二(201)与转杆四(220)铰接连接,所述转杆四(220)与转杆五(221)铰接连接,所述转杆五(221)与支撑架五(222)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架五(222)与信号接收器(22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二(201)与车板(10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件(3)包括外壳五(301),所述外壳五(301)与液压外缸(30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外缸(302)与液压盘(303)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盘(303)上设有小孔(304),所述液压盘(303)与液压杆(30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逸马昕李菲吴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辰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