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锈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77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申请涉及铸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的箱体、传输机和提升机,所述传输机沿水平方向设于箱体下方,所述提升机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传输机垂直;所述提升机靠近传输机的一端的转轴位于传输机的转轴下方,传输机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料盒。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吊钩式抛丸机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除锈效果下降,待除锈工件的未除锈死角增大,除锈时间长的问题。除锈时间长的问题。除锈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锈抛丸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除锈抛丸机。

技术介绍

[0002]除锈设备首先应用于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贴砂、冷隔、起皮等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
[0003]吊钩式抛丸机分为单吊钩和双吊钩,吊钩式抛丸机由吊钩装载工件进入抛丸清理室内。利用抛丸器将0.5

0.8mm的弹丸抛向工件的表面,以去掉工件表面的少量砂芯、粘砂及氧化皮,让工件变得美观,或者改变工件的压应力提高寿命;抛出的弹丸被绞龙传输机收集后经过斗式提升机提升至弹丸箱内,然后再经过管道进入抛丸器。
[0004]然而在现有的吊钩式抛丸机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除锈效果下降,待除锈工件的未除锈死角增大,除锈时间增加的问题;经过多次检修维护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出现上述现象;在专利技术人多次检修观察发现,在上述故障产生时,斗式提升机运输弹丸时常发生漏料现象,弹丸在底部散落较多;从而造成抛丸器的弹丸供料减少,进而使得抛丸机抛出的弹丸与待除锈工件的击打接触面降低,从而造成除锈死角增大,除锈时间长的问题;而斗式提升机产生漏料的原因在于绞龙式传输机通过螺旋叶片转动式推挤弹丸移动,从而在弹丸传输至斗式提升机处产生的剪切力推挤斗式提升机的转轴以及料斗,导致斗式提升机的转轴和料斗被挤压变形,从而导致料斗漏料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锈抛丸机,解决现有吊钩式抛丸机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除锈效果下降,待除锈工件的未除锈死角增大,除锈时间长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的箱体、传输机和提升机,所述传输机沿水平方向设于箱体下方,所述提升机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传输机垂直;所述提升机靠近传输机的一端的转轴位于传输机的转轴下方,传输机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料盒。
[0007]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提升机的下端的转轴移动传输机转轴的下方,使得两个转轴不在同一水平面;当弹丸传输至出料口时,弹丸经过出料口落至接料盒内,从而使得弹丸在下落至料斗时消解了弹丸因传输机传输而产生的剪切力,从而令弹丸不再挤压提升机的转轴和料斗;使得料斗不再因受到挤压而变形,保障了料斗的提升送料量,从而保证除锈抛丸机除锈效果。
[0008]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部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向传输机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的除尘网板,以及设置在除尘网板下的除尘箱,除尘箱与除尘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仅供粉尘从隔板上方进入隔板下方的隔板单向阀;隔板下的除尘箱转动连接有凸轮,且凸轮与隔板贴触,凸轮的转轴与传输机的转动通过皮带连接;除尘箱的底部设有排尘口,排尘口内设有仅供粉尘从除尘箱排出的排尘单向阀。
[0009]除锈机在除锈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跟随弹丸下落经过除尘网板下落至隔板上内,隔板在凸轮转动的推动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由于隔板上设置有隔板单向阀,隔板上的粉尘经过隔板单向阀落入除尘箱内;当隔板向下运动时挤压除尘箱内的空间,除尘箱内的气体和粉尘被挤压时经过排尘单向阀排出被收集起来;当隔板向上运动时除尘箱内空间扩大,从而在除尘箱内产生负压,进而促进隔板上的粉尘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除尘箱内;同时在隔板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中,除尘箱不断吸入箱体内的空气,从而使得箱体内的气体减少,气压小于除锈机外部气压,进而使得箱体不断吸入外部空气,进而使得除锈机箱体内的粉尘不会经过箱体板间的缝隙扩散至箱体外部;避免除锈机外部粉尘飞扬;减少对生产加工环境的影响以及降低对生产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
[0010]进一步,所述箱体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除尘箱通过排尘单向阀连通;所述排气管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收缩段、喉部和扩散段,所述位于排气管喉部的箱体侧壁设有仅供粉尘从箱体进入排气管的箱体单向阀;排气管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除尘袋。
[0011]当推板上下往复运动时,气体不断通过排气单向阀排气进入排气管内,气体产生的气流经过排气管的喉部时气流流速加快,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加快气压减小,从而使得气道的喉部产生负压,从而令排气管喉部的气压低于箱体内部气压,从而将箱体内粉尘跟随气流经过箱体单向阀进入排气管内,从而从排气管移动至除尘袋除被收集,气体则经过除尘袋排出。
[0012]进一步,所述除尘网板与箱体滑动连接,除尘网板下设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板,除尘网板与第一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在除尘网板下设置弹簧,使得弹丸在落至除尘网板上时,除尘网板受力向下挤压弹簧,除尘网板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不断抖动,从而促进粉尘下落至隔板上,且加速弹丸从除尘网板上下落至传输机。
[0013]进一步,所述除尘网板与箱体滑动连接,除尘网板下设有与隔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板,除尘网板与第二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使得除尘网板可跟随隔板上下移动,当除尘网板上下移动时,在惯性作用下加强除尘网板的抖动效果,提高除尘网板的筛尘效率。
[0014]进一步,所述除尘箱底部的底板向排尘口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底板便于粉尘向排尘口处聚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示意。
[0016]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箱体单向阀11、间隔网12、传输机2、提升机
3、料斗31、接料盒32、弹丸箱4、抛丸器5、挂钩6、电机61、除尘网板7、弹簧701、支板702、隔板71、隔板单向阀711、除尘箱72、排尘单向阀721、凸轮73、排气管8、除尘袋81、集尘盒82。
[0020]实施例1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的箱体1、传输机2、提升机3、弹丸箱4、抛丸器5和挂钩6,挂钩6设于箱体1中部且一端延伸出箱体1外部连接有电机61,传输机2沿水平方向设于箱体1内部下方,提升机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箱体1内且与传输机2垂直;提升机3的上端与弹丸箱4连通,弹丸箱4通过管道与抛丸机连通,提升机3的下端的转轴位于传输机2的转轴下方,传输机2的输出端下方螺纹连接有接料盒32。传输机2采用绞龙式传输机2。
[0021]箱体1底部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向传输机2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的除尘网板7,以及设置在除尘网板7下的除尘箱72,除尘箱72与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隔板71,隔板71上设有仅供粉尘从隔板71上方进入隔板71下方的隔板单向阀711;隔板71下的除尘箱72转动连接有凸轮73,且凸轮73与隔板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的箱体、传输机和提升机,所述传输机沿水平方向设于箱体下方,所述提升机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传输机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靠近传输机的一端的转轴位于传输机的转轴下方,传输机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料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向传输机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的除尘网板,以及设置在除尘网板下的除尘箱,除尘箱与除尘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仅供粉尘从隔板上方进入隔板下方的隔板单向阀;隔板下的除尘箱转动连接有凸轮,且凸轮与隔板贴触,凸轮的转轴与传输机的转轴通过皮带连接;除尘箱的底部设有排尘口,排尘口内设有仅供粉尘从除尘箱排出的排尘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名初江灿明李厚昌周佳陈家富王大富冷国军袁其木郑小兵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汇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