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76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止血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菌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单体、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活性单体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活性单体溶液与无纺布混合进行聚合改性,得到改性无纺布;(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改性无纺布与壳聚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止血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创伤类型较多,可分为慢性和急性创伤,慢性创伤如静脉淤积溃疡、褥疮溃疡、糖尿病溃疡等,急性创伤包括烧伤、擦伤等。创伤或烧伤后引起的各种损害均与皮肤屏障作用的破坏与丧失有关,如:感染、蛋白质的大量丢失及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失调等。
[0003]目前市面上有以下几种止血材料:(1)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2)铝硅酸盐(高岭土和沸石),(3)多糖(纤维素,葡聚糖和壳聚糖)。虽然蛋白类材料具有高效的凝血能力,但是使用不便并且价格高昂,而铝硅酸盐材料往往具有一定毒性。目前使用最多的多糖包括纤维素和壳聚糖,而纤维素的凝血能力有限,因此壳聚糖成为高效,安全且成本相对低廉的凝血产品。壳聚糖水刺无纺布已被广泛用在创伤止血等领域,但是其依然会存在止血过程中吸收大量的血液,止血效果和抗菌效果有限等问题。近年来的诸多研究表明,通过对壳聚糖进行改性能够提高壳聚糖的凝血能力,但目前提供的改性壳聚糖的抗菌性能不佳,且止血效果有限,难以满足医用要求。
[0004]因此,急需一种抗菌性能好、止血效果优异且对身体无损伤的抗菌止血敷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止血敷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同时止血迅速,且对身体无损伤。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活性单体、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活性单体溶液;
[0009](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活性单体溶液与无纺布混合进行聚合改性,得到改性无纺布;
[0010](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改性无纺布与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混合后依次进行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得到抗菌止血敷料;
[0011]所述步骤(3)中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的组成包括:壳聚糖乙酸水凝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Ag4O4和溶剂。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活性单体包括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溶剂为去离子水。
[0013]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1)中活性单体溶液的组成为:2~10%的活性单体、0.1~1%的引发剂和余量的溶剂。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聚合改性的温度为30~60℃,聚合改性的时间为3~10h。
[0015]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3)中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的组成包括:1~10%的壳聚糖乙酸水凝胶、3~8%的海藻酸钠、0.5~3%的聚乙烯醇、0.001~0.1%的
Ag4O4和余量的溶剂。
[0016]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乙酸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在3wt%的乙酸水溶液中加入烷基化壳聚糖,得到浓度为5~7wt%的壳聚糖乙酸水凝胶。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改性无纺布与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的浴比为1:(10~20)。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接枝改性的温度为50~120℃,接枝改性的时间为2~5h。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交联改性的紫外光照功率为150~400W,交联改性的光强度为50~100%,交联改性的时间为20~60min。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止血敷料。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单体、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活性单体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活性单体溶液与无纺布混合进行聚合改性,得到改性无纺布;(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改性无纺布与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混合后依次进行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得到抗菌止血敷料;所述步骤(3)中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的组成包括:壳聚糖乙酸水凝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Ag4O4和溶剂。本专利技术采用活性单体对无纺布进行聚合改性,能够改善无纺布的表面结构,从而有利于在后续接枝壳聚糖时,提高结合紧密度,避免无纺布的脱落;通过将改性无纺布在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中依次进行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可以使抗菌止血敷料具有很好的抗菌和止血效果,促进伤口愈合;在接枝改性过程中,壳聚糖能够接枝在改性无纺布的活性基团上,从而使壳聚糖与无纺布紧密连接,避免无纺布使用过程中脱落,提高无纺布的使用寿命,可以起到长效抗菌的作用,同时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可以加快止血效率;通过交联改性可以促使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充分交联,在无纺布表面形成壳聚糖

海藻酸钠水凝胶层,可防止与创面粘连,更换时无痛感,避免撕离时造成伤口的二次创伤,减少伤口的愈合周期;通过在混合溶液中引入Ag4O4,能够在改性过程中使其负载在无纺布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抗菌止血敷料的抗菌效果;通过引入聚乙烯醇,能够进一步提高止血效果,减少血液的流失。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止血敷料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同时抗菌止血敷料止血迅速,且对身体无损伤,对兔子动脉的止血时间<21s,兔子的失血量<0.55g。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1)将活性单体、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活性单体溶液;
[0024](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活性单体溶液与无纺布混合进行聚合改性,得到改性无纺布;
[0025](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改性无纺布与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混合后依次进行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得到抗菌止血敷料;
[0026]所述步骤(3)中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的组成包括:壳聚糖乙酸水凝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Ag4O4和溶剂。
[0027]本专利技术对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的具体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或者自行制备均可。
[0028]本专利技术将活性单体、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活性单体溶液。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能够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性单体优选包括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酰胺或N

羟甲基丙烯酰胺。在本专利技术中,引发剂优选为过硫酸钾;所述溶剂优选为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单体,在聚合改性过程中,活性单体中的双键会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打开从而发生聚合,从而改善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单体、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活性单体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活性单体溶液与无纺布混合进行聚合改性,得到改性无纺布;(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改性无纺布与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混合后依次进行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得到抗菌止血敷料;所述步骤(3)中壳聚糖

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的组成包括:壳聚糖乙酸水凝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Ag4O4和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活性单体包括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溶剂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1)中活性单体溶液的组成为:2~10%的活性单体、0.1~1%的引发剂和余量的溶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合改性的温度为30~60℃,聚合改性的时间为3~10h。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薛超郑国权马越于涵辛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