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73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1)将黑曲霉病原菌AN1通过PDA平板和麦粒培养基的培养,制备接种体;(2)将室内催芽后露白的种子于黑曲霉孢子悬浮液中过夜培养;(3)将侵染后的露白种子,插入无菌土中培养;待子叶刚张开,露出第一片真叶时,将麦粒接种体均匀地埋在花生茎基胚芽和子叶间隙四周;(4)接种后培养1周左右,根据发病程度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并进行抗性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准确、高效、稳定的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可为今后抗病性花生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从而为有效防控花生苗期冠腐病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防控花生苗期冠腐病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具体地说,涉及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既可以当油料使用,也可以作为蛋白加工被食用;还可以出口创汇。随着花生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庞大的油籽加工行业对花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对花生产量和抗病性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花生病害不仅对花生的品质有影响,也一直是产量增加的一个限制因素。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作物复种不断增加,加上秸秆还田,花生冠腐病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突显为花生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花生冠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在苗期发病,利用药剂拌种及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治难度大。因此,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式。
[0003]花生冠腐病作为近年来发病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尚无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严重制约了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品种的选育,因此,当前急需研究建立花生苗期冠腐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花生苗期冠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花生冠腐病接种体的制备:将分离纯化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转接到PDA平板上,28~30℃黑暗培养2~3d,再转接到麦粒培养基上,于28~30℃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4~5d,所得带菌麦粒即为花生冠腐病接种体;(2)种子催芽:将待测花生品种的种子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6~7h,捞出后用湿润的纱布包裹放入27~30℃的培养箱中黑暗培养1~2d,期间喷水,保持纱布湿润,催芽至种子露白;(3)种子侵染:将催芽后的露白种子放入6.0
×
107~12.0
×
107个/ml黑曲霉孢子悬浮液中,过夜培养;其中,所述黑曲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分离纯化的黑曲霉转接到PDA上,28~30℃黑暗培养,待菌丝长满整个平板,用移液枪吸取无菌水反复冲洗吹打菌落,然后用三层无菌纱布过滤,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器统计孢子数量,用无菌水调整孢子悬浮液浓度为6.0
×
107~12.0
×
107个/ml;(4)病原菌接种:将侵染后的露白种子播种于无菌土中黑暗培养,待子叶刚张开,露出第一片真叶时,将步骤(1)的接种体均匀地埋在花生茎基胚芽和子叶间隙四周,每株接种20粒带菌麦粒,连续3d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接种后,培养箱条件控制在:35~38℃、光照13h与28~30℃、黑暗11h交替,湿度保持在95%以上;光照强度为80000~100000lx;(5)培养5~10d后观察花生苗的发病情况,按以下标准逐株确定发病等级;发病等级分0

5级,具体划分标准为:0级:子叶和茎基部无病斑,无发病症状;1级:仅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峰倪皖莉姜涛王嵩储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