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转盘阻尼器、耗能支撑系统及耗能减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865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盘阻尼器、耗能支撑系统及耗能减震方法。所述转盘阻尼器包括通过X个第一连接件依次连接的第一外侧板、第一圆盘、中间板、第二圆盘和第二外侧板。所述系统包括上述的转盘阻尼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上述的转盘阻尼器来进行耗能减震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提高了阻尼结构的耗能能力;实现复杂工况下的多阶段耗能,解决了摩擦阻尼器无法适应地震荷载的不确定性的缺陷。法适应地震荷载的不确定性的缺陷。法适应地震荷载的不确定性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盘阻尼器、耗能支撑系统及耗能减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桥梁工程中耗能减震的
,具体涉及一种转盘阻尼器、耗能支撑系统及耗能减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在解决结构抗震减震问题的众多努力中,配置阻尼器是非常有效且经济的做法。在众多阻尼器中,摩擦阻尼器是通过构件间的摩擦滑移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因而在工程结构抗震领域具有广泛的运用。不过,传统的摩擦阻尼器在阻尼器结构以及摩擦材料确定后,其摩擦力与初始滑动力便无法改变,这也导致传统的摩擦阻尼器无法适应地震荷载的不确定性,达不到理想的耗能效果。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减震效果更优的阻尼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优化结构设计,提高阻尼结构的耗能能力;目的之二在于实现复杂工况下的多阶段耗能,解决摩擦阻尼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阻尼器包括通过X个第一连接件依次连接的第一外侧板、第一圆盘、中间板、第二圆盘和第二外侧板,其中,中间板上开设有X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圆孔;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上都开设有X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第一长圆孔,每个圆盘上的X个第一长圆孔与中间板上的X个圆孔一一对应,每个圆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对应第一长圆孔内;第一外侧板与第一圆盘固定连接,第二外侧板与第二圆盘固定连接;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上都开设有X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第二长圆孔,每个外侧板上的X个第二长圆孔与邻近圆盘上的X个第一长圆孔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长圆孔在邻近外侧板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第二长圆孔中;X个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外侧板的第二长圆孔、第一圆盘的第一长圆孔、中间板的圆孔、第二圆盘的第一长圆孔和第二外侧板的第二长圆孔,并施加一定的轴向预紧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上都开设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位于所述X个第二长圆孔所沿圆周分布的中心处;所述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上都开设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位于所述X个第一长圆孔所沿圆周分布的中心处;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第三中心孔,第三中心孔位于所述X个圆孔所沿圆周分布的中心处;所述转盘阻尼器还包括中心连接件,中心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一中心孔、第一圆盘的第二中心孔、中间板的第三中心孔、第二圆盘的第二中心孔和第二外侧板的第一中心孔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上的第一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圆盘的周向;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珂施涛涛叶冬晨王俊人宋登瑞刘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