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854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建设的实时性和信息全面性,直观、多维度地对智慧城市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展示,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城市管理
,特别是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0003]其中,对城市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城市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展示,是智慧城市信息化的基础;目前,针对智慧城市的信息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信息监测,还是存在信息监测手段单一,导致信息监测过程中存在不全面以及实时性不足的情况,无法将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示给管理者和公众,使得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提出的目前智慧城市的信息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信息监测,存在信息监测手段单一,导致信息监测过程中存在不全面以及实时性不足的情况,无法将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示给管理者和公众,使得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0006]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其中,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其中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监测信息、噪声监测信息、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等;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其中城市管理信息包括道路监测信息、人流量信息、铁路网监测信息等。
[0007]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多个设置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节点和基站
节点,其中每个信息监测节点中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或城市管理信息;信息监测节点在获取到监测信息后,将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基站节点用于将汇聚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模型构建单元;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城市建筑BIM数据、三维GIS数据、城市规划数据等构建智慧城市CIM模型,并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的相关数据构建基础模型数据库。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包括存储单元和整合单元;其中,存储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监测信息,按照时、空、设备等标签信息对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整合单元用于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和相应的监测分析结果整合到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分析单元;其中,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对智慧城市进行环境监控分析、环境预测分析、管理监控分析和管理预测分析,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整合单元还用于将得到的分析结果整合到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中。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权限管理单元;其中,权限管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进行权限管理,包括标记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对应的用户访问权限;其中监测信息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和城市管理信息;分析结果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分析结果、环境预测分析结果、管理监控分析结果和管理预测分析结果。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可视化终端包括接入单元和展示单元;接入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或者http访问的方式接入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当前用户的访问权限获取相应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展示单元用于对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设置在智慧城市中的海量信息监测终端,实时对智慧城市中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统一的处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建设的实时性和信息全面性。在数据处理平台中将得到的监测信息整合到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有助于直观、多维度地对智慧城市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展示。管理者或者公众通过可视化终端接入数据处理平台后,能够获取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根据地图模型实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城市监测信息,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附图说明
[0013]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城市信息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0017]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基于设置在智慧城市中的海量信息监测终端,实时对智慧城市中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统一的处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建设的实时性和信息全面性。在数据处理平台中将得到的监测信息整合到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有助于直观、多维度地对智慧城市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展示。管理者或者公众通过可视化终端接入数据处理平台后,能够获取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根据地图模型实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城市监测信息,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0018]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其中,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其中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监测信息、噪声监测信息、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等;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其中城市管理信息包括道路监测信息、人流量信息、铁路网监测信息等。
[0019]其中,针对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环境信息监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监测终端包括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其中,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其中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监测信息、噪声监测信息和森林火灾监测信息;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其中城市管理信息包括道路监测信息、人流量信息和铁路网监测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监测终端包括多个设置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节点和基站节点,其中每个信息监测节点中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或城市管理信息;信息监测节点在获取到监测信息后,将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基站节点用于将汇聚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模型构建单元;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城市建筑BIM数据、三维GIS数据、城市规划数据构建智慧城市CIM模型,并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的相关数据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俭东胡伟马攀刘立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