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842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草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包括进料组件、底塞塞入组件、加料组件以及中塞塞入组件。底塞塞入组件包括底塞传递部件、底塞进料部件、第一施胶部件以及第一顶推件;中塞塞入组件包括中塞传递部件、中塞进料部件、第二施胶部件以及第二顶推件。进料组件和底塞进料部件分别将纸管和底塞传递至底塞传递部件,第一施胶部件对底塞进行施胶,第一顶推部件将底塞推入纸管内;加料组件将物料灌注于纸管内,加料组件将灌注物料后的纸管输送至中塞传递部件,中塞进料部件同时将中塞传递至中塞传递部件,第二施胶部件将胶水施加于中塞,第二顶推部件将中塞推入纸管内。该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提高了制造效率。制造效率。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腔加料滤棒的生产过程中,现有方法是使用成形纸预包裹间隔排列的醋纤基棒,然后通过加料料斗在相邻的醋纤基棒之间添加适量颗粒,再将成形纸进行封口,最后对其进行分切以形成空腔加料滤棒。但该现有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颗粒添加量有限,无法在相邻的醋纤基棒之间的间隙填满;(2)颗粒容易散落,在封口时,颗粒容易与成形纸粘连,影响产品质量;(3)当空腔加料滤棒的直径较小时,加料料斗设计难度增大,对颗粒外形尺寸以及颗粒流动性要求更高,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4)分切形成的空腔加料滤棒,两端的醋纤基棒的材料相同,颗粒种类单一,无法实现不同的醋纤基棒材料,不同的颗粒种类同时存在,产品结构形式不够多样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制造效率。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包括:
[0006]进料组件,用于承接上一工序的纸管;
[0007]底塞塞入组件,包括底塞传递部件、底塞进料部件、第一施胶部件以及第一顶推部件,所述底塞传递部件位于所述进料组件的下游用于承接所述进料组件的所述纸管,所述底塞进料部件将底塞输送至所述底塞传递部件,并位于所述纸管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施胶部件将胶水施加于所述底塞朝向所述第一施胶部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顶推部件能够将所述底塞推入所述纸管内;
[0008]加料组件,位于所述底塞传递部件的下游,用于承接所述底塞传递部件输送的所述纸管,并能够将物料灌注于所述纸管内;
[0009]中塞塞入组件,包括中塞传递部件、中塞进料部件、第二施胶部件以及第二顶推部件,所述中塞传递部件位于所述加料组件的下游用于承接所述加料组件传递的所述纸管,所述中塞进料部件将中塞输送至所述中塞传递部件,并位于所述纸管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施胶部件将胶水施加于所述中塞朝向所述第二施胶部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顶推部件能够将所述中塞推入所述纸管内。
[001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施胶部件和所述第二施胶部件均包括阀座、阀芯、以及胶泵,所述阀座设置有出口,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座内,且所述阀座的内壁和所述阀芯的外壁之间具有胶水腔,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阀座内滑动以使所述胶水腔与所述出口连通或关闭,所述胶泵能够将胶水泵入所述胶水腔内。
[00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施胶部件和所述第二施胶部件还包括施胶固定座、滑动件、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施胶固定座,所述底塞传
递部件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均设置有凸起部,当所述底塞传递部件的凸起部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的凸起部分别抵接各自对应的所述滑动件时,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座内滑动以使所述胶水腔和所述出口连通,当所述底塞传递部件的凸起部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的凸起部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滑动件脱开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使所述滑动件回位,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使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座内滑动以使所述胶水腔和所述出口关闭。
[0012]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底塞塞入组件还包括第一烘干部件,所述中塞塞入组件还包括第二烘干部件,所述第一烘干部件能够将所述第一顶推部件推入所述纸管内的所述底塞进行烘干,所述第二烘干部件能够将所述第二顶推部件推入所述纸管内的所述中塞进行烘干。
[001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烘干部件和所述第二烘干部件均包括烘干传递盘、烘干固定座和微波发生器,所述烘干固定座围设于所述烘干传递盘的外周面,且朝向所述烘干传递盘的一端设置有微波腔,所述纸管位于所述第一烘干部件和所述第二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传递盘上时,所述第一烘干部件的所述微波腔与所述纸管内设置有所述底塞的部分对齐,所述第二烘干部件的所述微波腔与所述纸管内设置有所述中塞的部分对齐,所述微波发生器能够发射微波至所述微波腔内。
[0014]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烘干传递盘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第一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传递盘上任意一个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纸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传递盘的所述安装槽时,所述纸管设置所述底塞的部分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凸台之间;所述第二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传递盘上任意一个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纸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传递盘的所述安装槽时,所述纸管设置所述中塞的部分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凸台之间。
[0015]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固定座的底端朝向所述烘干传递盘延伸,所述第一烘干部件的所述烘干固定座的延伸部分与所述烘干传递盘的底面贴合。
[001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底塞传递部件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均包括塞入传递盘、限位板以及外护板,所述塞入传递盘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纸管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顶推部件将所述底塞推入所述纸管内时,所述底塞传递部件的所述外护板能够与所述纸管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底塞传递部件的所述限位板能够与所述纸管的顶端抵接;所述第二顶推部件将所述中塞推入所述纸管内时,所述中塞传递部件的所述外护板能够与所述纸管的外周面抵接,所述中塞传递部件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纸管的底端抵接。
[0017]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加料组件包括料仓、加料传递盘以及转动盘,所述加料传递盘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转动盘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腔底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的下料孔,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将所述容置腔分成临时储料区和下料区,所述转动盘的下端位于所述临时储料区的部分处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料仓将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临时储料区,所述物料能够填充于所述下料孔内并支撑于所述挡料板上,当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加料传递盘同步转动时,填充有所述物料的所述下料孔经所述刮板进入所述下料区后,所述物料下落并填充于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上的所述纸管内。
[001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下料孔设置成倒锥形,从所述料仓至所述加料传递盘的
方向上,所述下料孔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包括进料组件、底塞塞入组件、加料组件以及中塞塞入组件。其中,底塞塞入组件包括底塞传递部件、底塞进料部件、第一施胶部件以及第一顶推件;中塞塞入组件包括中塞传递部件、中塞进料部件、第二施胶部件以及第二顶推件。进料组件和底塞进料部件分别将纸管和底塞传递至底塞传递部件,第一施胶部件底塞进行施胶后,再由第一顶推部件将底塞推入纸管内,并将其输送至加料组件;加料组件将物料灌注于纸管内,物料位于底塞的上方,加料组件再将灌注物料后的纸管输送至中塞传递部件,中塞进料部件同时将中塞传递至中塞传递部件,第二施胶部件将胶水施加于中塞,第二顶推部件将中塞推入纸管内。该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物料填充于纸管内后并位于底塞上,可以提高物料的添加量,以保证物料充足,中塞能够对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组件(1),用于承接上一工序的纸管(10);底塞塞入组件(2),包括底塞传递部件(21)、底塞进料部件(22)、第一施胶部件(23)以及第一顶推部件(24),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位于所述进料组件(1)的下游用于承接所述进料组件(1)的所述纸管(10),所述底塞进料部件(22)将底塞(20)输送至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并位于所述纸管(10)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施胶部件(23)将胶水施加于所述底塞(20)朝向所述第一施胶部件(23)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顶推部件(24)能够将所述底塞(20)推入所述纸管(10)内;加料组件(3),位于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的下游,用于承接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输送的所述纸管(10),并能够将物料灌注于所述纸管(10)内;中塞塞入组件(4),包括中塞传递部件(41)、中塞进料部件(42)、第二施胶部件(43)以及第二顶推部件(44),所述中塞传递部件(41)位于所述加料组件(3)的下游用于承接所述加料组件(3)传递的所述纸管(10),所述中塞进料部件(42)将中塞(30)输送至所述中塞传递部件(41),并位于所述纸管(1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施胶部件(43)将胶水施加于所述中塞(30)朝向所述第二施胶部件(43)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顶推部件(44)能够将所述中塞(30)推入所述纸管(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胶部件(23)和所述第二施胶部件(43)均包括阀座(231)、阀芯(232)、以及胶泵,所述阀座(231)设置有出口(2311),所述阀芯(232)设置于所述阀座(231)内,且所述阀座(231)的内壁和所述阀芯(232)的外壁之间具有胶水腔(233),所述阀芯(232)能够在所述阀座(231)内滑动以使所述胶水腔(233)与所述出口(2311)连通或关闭,所述胶泵能够将胶水泵入所述胶水腔(23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胶部件(23)和所述第二施胶部件(43)还包括施胶固定座、滑动件(234)、第一弹性件(235)以及第二弹性件(236),所述滑动件(234)滑动设置于所述施胶固定座,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41)均设置有凸起部(2121),当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的凸起部(2121)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41)的凸起部(2121)分别抵接各自对应的所述滑动件(234)时,所述滑动件(234)带动所述阀芯(232)在所述阀座(231)内滑动以使所述胶水腔(233)和所述出口(2311)连通,当所述底塞传递部件(21)的凸起部(2121)和所述中塞传递部件(41)的凸起部(2121)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滑动件(234)脱开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35)能够使所述滑动件(234)回位,所述第二弹性件(236)能够使所述阀芯(232)在所述阀座(231)内滑动以使所述胶水腔(233)和所述出口(2311)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塞塞入组件(2)还包括第一烘干部件(25),所述中塞塞入组件(4)还包括第二烘干部件(45),所述第一烘干部件(25)能够将所述第一顶推部件(24)推入所述纸管(10)内的所述底塞(20)进行烘干,所述第二烘干部件(45)能够将所述第二顶推部件(44)推入所述纸管(10)内的所述中塞(30)进行烘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加料滤棒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干部件(25)和所述第二烘干部件(45)均包括烘干传递盘(251)、烘干固定座(252)和微波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亮黄福利孙庆杰谢一飞唐伟王明辉周成喜秦昌峰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