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842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的铺装路面的雨水排水系统不能够进行蓄水和排水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若干雨水收集口,雨水收集口的下方安装有雨水收集管,雨水收集管连通有雨水排水管,雨水收集口内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包括底板、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与底板形成用于储水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雨水收集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外围,所述内管和外管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利用现有的雨水收集口内加装收集箱,利用收集箱收集和存储一定量的雨水,便于缓慢的滴入到雨水收集管中,并将雨水渗透到土体中,从而补充地下水。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建设,高大建筑物以及硬质路面越来越多,导致地面吸水效果越来越差,当雨季来临时,经常出现雨水不能及时快速排除而导致路面备淹没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大型城市而言,出现路面被淹没的情况更为严重。
[0003]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城市能够向海绵一样,在适应唤醒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寸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同时现有的海绵城市建设基本上是以渗水水泥作为铺装路面为前提,但是目前由于渗水水泥铺装路面目前由于结构和成本原因大都铺设在新修的公园里,城市中绝大部分铺装路面还是非渗水路面,导致海绵城市很难实现蓄水、渗水的作用。针对非渗水路面排水的方式为:在道路和道路旁设置雨水收集口,雨水收集口通过雨水收集管进行收集和排出,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4]1、雨水收集管为密封结构,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快速的流走,不能够将雨水渗透到土体中,加剧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0005]2、整个雨水收集口和管道的结构设计并没有存储雨水的地方,导致雨水只能够顺着管道白白流走,不能补充地下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铺装路面的雨水排水系统不能够进行蓄水和排水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在现有的雨水排水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使得雨水排水系统具有一定的蓄水和渗水作用,从而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缓解地下水流失的问题。
[0007]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若干雨水收集口,所述雨水收集口的下方安装有雨水收集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连通有雨水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口内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包括底板、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的外围并且所述外筒和内筒同轴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与底板形成用于储水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开设有向雨水收集管内滴入雨水的若干渗水孔;所述雨水收集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外围,所述内管的内壁铺设有滤网,所述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上的渗水孔呈螺旋状开设在内管上,所述外管上的渗水孔呈螺旋状开设在外管上,所述外管上的渗水孔的螺旋方向与内管上的渗水孔的螺旋方向相反。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套设有硬质吸水海绵。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上的渗水孔开设在雨水收集管的正上方以使得渗水孔滴漏下的雨水能够直接进入到雨水收集管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诉收集箱的储水腔内配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沿着从下至上方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细砂层、中砂层和砂砾层,所述细砂层的颗粒粒径小于中砂层的颗粒粒径,所述中砂层的颗粒粒径小于砂砾层的颗粒粒径,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管至少包括一级雨水收集管、二级雨水收集管和三级雨水收集管,所述一级雨水收集管沿着小区以及该小区周边的道路进行布置,所述二级雨水收集管依据小区所归属的社区进行布置,所述三级雨水收集管依据社区归属的街道进行布置,所述一级雨水收集管、二级雨水收集管和三级雨水收集管均配设有流量计;
[0014]布置在小区和该小区周边的道路布置的一级雨水收集管直接与雨水排水管连通,和/或一级雨水收集管与依照该小区所归属的社区的二级雨水管连通;
[0015]各个二级雨水收集管直接与雨水排水管连通,和/或二级雨水收集管与依照该社区所归属的街道的三级雨水收集管连通;
[0016]所述三级雨水收集管与雨水排水管连通。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各个一级雨水收集管之间、各个二级雨水收集管之间、各个三级雨水收集管之间均配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用于将各个一级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用于将各个二级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连通管还用于将各个三级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连通管上配设有控制阀。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一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计检测到一级雨水收集管中的部分一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达到设定值,而剩余的一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未达到设定值时:通过控制连通管上的控制阀将流量达到设定值的一级雨水收集管与流量未达到设定值的一级雨水收集管连通;
[0019]当各个一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均达到设定值时,各个一级雨水收集管均与各自连通的二级雨水收集管内连通并向该二级雨水收集管内排水。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二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计检测到二级雨水收集管中的部分二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达到设置值,而剩余的二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未达到设定值时:通过控制连通管上的控制阀将流量达到设定值的二级雨水收集管与流量未达到设定值的二级雨水收集管连通;
[0021]当各个二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均达到设定值时,各个二级雨水收集管均与各自连通的三级雨水收集管内连通并向该三级雨水收集管内排水。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三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计检测到三级雨水收集管中的部分三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达到设置值,而剩余的三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未达到设定值时:通过控制连通管上的控制阀将流量达到设定值的三级雨水收集管与流量未达到设定值的三级雨水收集管连通;
[0023]当各个三级雨水收集管的流量均达到设定值时,各个三级雨水收集管均与各自连通的雨水排水管连通并向该雨水排水管内排水。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直接利用现有的雨水收集口内加装收集箱,利用收集箱收集和存储一定量的雨水,便于缓慢的滴入到雨水收集管中,并通过雨水收集管上的渗水孔将雨水渗透到土
体中,从而补充地下水。
[0026]本专利技术雨水排水管通过内管和外管的结构设计,通过外管能够对内管起到保护和加强的作用,确保开设了渗水孔之后的内管仍然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在整个雨水排水系统中,由于雨水收集管用于与雨水收集口配合,因此,即是道路(或者路面)存在积水的情况下,由于高度差不是很高,因此,开设了渗水孔之后的内管在套设有加强保护作用的外管之后,内管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基本上不会有影响。
[0027]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管通过硬质吸水海绵不仅能够使得内管与外管之间紧密接触,起到保护内管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渗水孔呈螺旋状分布在内管和外管上,水均是从低处流下,因此,在硬质吸水海绵的吸附作用下,雨水能够从外管的不同位置处渗出;即使在雨水很少的情况下,也不会在一个最低处的渗水孔中渗出,而是一段一段间隔的渗出,防止雨水在一个区域内渗出,导致各段土体沉降差异过大而出现踏孔而损坏雨水收集管的问题。通过螺旋状的渗水孔和硬质吸水海绵的作用,能够使得雨水收集管沿着长度方向的各段位置补充的水量比较均匀。
[0028]同时,当某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若干雨水收集口,所述雨水收集口的下方安装有雨水收集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连通有雨水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口内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包括底板、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的外围并且所述外筒和内筒同轴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与底板形成用于储水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开设有向雨水收集管内滴入雨水的若干渗水孔;所述雨水收集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外围,所述内管的内壁铺设有滤网,所述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的渗水孔呈螺旋状开设在内管上,所述外管上的渗水孔呈螺旋状开设在外管上,所述外管上的渗水孔的螺旋方向与内管上的渗水孔的螺旋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套设有硬质吸水海绵。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的渗水孔开设在雨水收集管的正上方以使得渗水孔滴漏下的雨水能够直接进入到雨水收集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诉收集箱的储水腔内配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沿着从下至上方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细砂层、中砂层和砂砾层,所述细砂层的颗粒粒径小于中砂层的颗粒粒径,所述中砂层的颗粒粒径小于砂砾层的颗粒粒径,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管至少包括一级雨水收集管、二级雨水收集管和三级雨水收集管,所述一级雨水收集管沿着小区以及该小区周边的道路进行布置,所述二级雨水收集管依据小区所归属的社区进行布置,所述三级雨水收集管依据社区归属的街道进行布置,所述一级雨水收集管、二级雨水收集管和三级雨水收集管均配设有流量计;布置在小区和该小区周边的道路布置的一级雨水收集管直接与雨水排水管连通,和/或一级雨水收集管与依照该小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骁李新赵勇何蕃民邓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