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84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雨水排放主管道,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下端连接有第一分支排放管道和第二分支排放管道,所述第一分支排放管道、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与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的连接处设有闸口挡板,所述闸口挡板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缆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电连接有雨量计。通过本申请装置及控制方法可将大小雨分流排放并接入不同的过滤系统,可以降低雨水净化压力,提升蓄水池洁净程度。升蓄水池洁净程度。升蓄水池洁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0003]在“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车伍,欧岚,汪慧贞,李俊奇)”中作者对1999年和2000年雨季数十场降雨的天然雨水、屋面雨水和路面雨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表明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而屋面和路面径流污染较为严重,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其他污染指标浓度相对较低,故重点以COD和SS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COD:化学耗氧量;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称为化学耗氧量;SS:悬浮物;0.1微米以上的悬浮物,组成一般都很复杂,有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等等。
[0004]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屋面径流水质的重要因素。它们对屋面污染物具有冲刷、稀释和溶解等多重作用。由于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对径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影响,因此分析降雨径流污染物负荷(总量)显得更为重要。由于路面的特点不同,地形、地貌和路面污染状况等因素相差较大,降雨强度或冲刷作用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显著。总之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较小时,则其中COD和SS较低;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较大时,则其中COD和SS较高。
[0005]目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大都将整个的雨水进行统一过滤净化后排入蓄水池然后循环利用,并没有针对雨量的不同而进行区别控制处理,这无疑增加了系统中雨水过滤净化单元的处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排放主管道,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下端连接有第一分支排放管道和第二分支排放管道,所述第一分支排放管道、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与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的连接处设有闸口挡板,所述闸口挡板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缆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电连接有雨量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雨量计为雷达式雨量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地表20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闸口挡板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与所述第一分支排放管道导通,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与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之间被阻断;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闸口挡板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与所述
第一分支排放管道之间被阻断,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与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导通。
[0011]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雷达式雨量计实时采集当前雨量大小;S2、所述控制单元每10s采集所述雷达式雨量计当前所测得的雨量数据;S3、对步骤S2中所采集的雨量数据进行判断,若所采集的雨量数据小于所述控制单元设置的阀值时,则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闸口挡板运动到第一位置;若所采集的雨量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控制单元设置的阀值时,则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闸口挡板运动到第二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可将大小雨分流排放并接入不同的过滤系统,可以降低雨水净化压力,提升蓄水池洁净程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的结构简图。
[0015]图中:1、雨水排放主管道;2、第一分支排放管道;3、第二分支排放管道;4、闸口挡板;5、驱动电机;6、电缆;7、雨量计;8、控制单元;9、市政电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排放主管道1,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1下端连接有第一分支排放管道2和第二分支排放管道3,所述第一分支排放管道2、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3与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1的连接处设有闸口挡板4,所述闸口挡板4通过驱动电机5驱动,驱动电机5通过市政电网9供电,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电缆6电连接控制单元8,所述控制单元8还电连接有雨量计7。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量计7为雷达式雨量计,雷达式雨量计可实时测量当前雨量大小,便于控制单元8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当前雨量数据的采集。
[0019]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1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地表200mm,当特大暴雨时,雨水排放主管道1中的雨水可通过溢流口排出,减少对本装置的排放压力。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1的输入端连接地下排水沟,雨水渗入到排水沟中再流入雨水排放主管道1中,然后再通过雨水排放主管道1流入所述第一分
支排放管道2或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3。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8每10s采集雨量计7当前实时测量的雨量数据K,并与控制单元8设置的阀值进行比较(这个阀值可设为25mm/d),当K<25mm/d时,判定为小雨量,此时控制单元8给驱动电机5一个信号,控制闸口挡板4向右移动到第一位置(闸口挡板4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当检测到位置已经位于第一位置时,则闸口挡板4保持不动),此时第二分支排放管道3的入口被闸口挡板4挡住,第一分支排放管道2与雨水排放主管道1连通,小雨量从第一分支排放管道2流入到相应的过滤净化单元过滤净化后再入蓄水池;当K≥25mm/d时,判定为大雨量,此时控制单元8给驱动电机5一个信号,控制闸口挡板4向左移动到第二位置(当检测到位置已经位于第二位置时,则闸口挡板4保持不动),此时第一分支排放管道2的入口被闸口挡板4挡住,第二分支排放管道3与雨水排放主管道1连通,大雨量从第二分支排放管道3流入到相应的过滤净化单元过滤净化后再入蓄水池。
[0022]综上所述:大小雨在分流口通过不同管道使用不同过滤方式后汇入蓄水池,大雨采用更大排水管径和更复杂过滤过程,能有效减少蓄水池的污染。
[0023]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排放主管道,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下端连接有第一分支排放管道和第二分支排放管道,所述第一分支排放管道、所述第二分支排放管道与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的连接处设有闸口挡板,所述闸口挡板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缆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电连接有雨量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计为雷达式雨量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地表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闸口挡板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雨水排放主管道与所述第一分支排放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言董鑫顾紫薇李光宇邓启华杨树源李明雨耿栓栓吴晓轩吴桂义董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