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25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下偏光片、背光组件和铁框,背光组件装设在铁框内,铁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胶框,下偏光片设置在背光组件的上端面,铁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上胶框和下胶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设计单独的铁壳两侧做侧壁,铁框的两侧壁不注塑胶框,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边厚度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更小,上胶框、铁框以及下胶框三者一体成型,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模组结构稳定性强,设计巧妙,以使得LCD的显示区边界不易看到背光组件的边界反射出来的边沿亮线,有效提高全面屏效果,结构新颖。结构新颖。结构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模组
,尤其是指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LCD液晶显示模组都由以下几大部件组成:背光组件、FOG(FOG含:上偏光片+LCD+下偏光片+FPC)。背光组件里又包含:胶铁一体化框架、反射片、导光板、膜材(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黑黑双面遮光胶。目前手机液晶显示屏都是追求屏占比越来越高的全面屏效果,也即行业里所说的“窄边框”乃至“无边框”效果。而传统设计的胶铁一体化框架,由于其铁框受到注塑胶框的包围,使得最窄边框的宽度受限,没有提升空间,因此亟需一种设计方法来进一步的减小边框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只设计单独的铁壳两侧做侧壁,铁框的两侧壁不注塑胶框,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边厚度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更小,上胶框、铁框以及下胶框三者一体成型,保证本技术的显示模组结构稳定性强,设计巧妙,以使得LCD的显示区边界不易看到背光组件的边界反射出来的边沿亮线,有效提高全面屏效果,结构新颖。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下偏光片、背光组件和铁框,所述背光组件装设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和下偏光片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在所述铁框上方,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的上端面,所述铁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上胶框和下胶框。
[0006]其中,所述上胶框、所述铁框以及所述下胶框三者一体成型。
[0007]其中,所述上胶框和所述下胶框分别通过注塑成型在所述铁框的前侧和后侧。
[0008]其中,所述铁框的两侧边壁厚为0.1mm。
[0009]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扩散膜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板的宽度,所述扩散膜的底面两侧丝印有黑色油墨层。
[0010]优选地,所述黑色油墨层覆盖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不重叠的位置。
[0011]其中,所述上增光膜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黑黑遮光双面胶,所述上增光膜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黑黑遮光双面胶与所述下偏光片的底面前侧和后侧粘接。
[0012]其中,所述铁框的两侧分别通过热熔胶与所述LCD的两侧和所述下偏光片的两侧连接固定。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为了进一步实现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将传统的胶铁一体化包围铁
框的结构进行改变,本技术只设计单独的铁壳两侧做侧壁,铁框的两侧壁不注塑胶框,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边厚度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更小,在铁壳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注塑成型有上胶框和下胶框,使得上胶框、铁框以及下胶框三者一体成型,保证本技术的显示模组结构稳定性强,设计巧妙,且铁框两侧边壁厚只有0.1mm,故设置在铁框内的背光组件的两侧边与铁框的两侧边之间的边界距离可以尽量远,以使得LCD的显示区边界不易看到背光组件的边界反射出来的边沿亮线,有效提高全面屏效果,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铁壳、上胶框和下胶框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18]1、玻璃盖板;2、上偏光片;3、LCD;4、下偏光片;5、背光组件;6、铁框;7、黑黑遮光双面胶;8、热熔胶;9、上胶框;10、下胶框;11、上增光膜;12、下增光膜;13、扩散膜;14、导光板;15、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0]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玻璃盖板1、上偏光片2、LCD3、下偏光片4、背光组件5和铁框6,所述背光组件5装设在所述铁框6内,所述玻璃盖板1、上偏光片2、LCD3和下偏光片4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在所述铁框6上方,玻璃盖板1通过光学胶与上偏光片2粘接,所述下偏光片4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5的上端面,所述铁框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上胶框9和下胶框10。其中,所述上胶框9、所述铁框6以及所述下胶框10三者一体成型,所述上胶框9和所述下胶框10分别通过注塑成型在所述铁框6的前侧和后侧,所述铁框6的两侧边壁厚为0.1mm。
[0021]具体地,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实现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将传统的胶铁一体化包围铁框6的结构进行改变,本实施例只设计单独的铁壳两侧做侧壁,铁框6的两侧壁不注塑胶框,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边厚度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更小;进一步的,在铁壳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注塑成型有上胶框9和下胶框10,使得上胶框9、铁框6以及下胶框10三者一体成型,保证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结构稳定性强,在上述设置下,设计巧妙,且铁框6两侧边壁厚只有0.1mm,故设置在铁框6内的背光组件5的两侧边与铁框6的两侧边之间的边界距离可以尽量远,以使得LCD3的显示区边界不易看到背光组件5的边界反射出来的边沿亮线,有效提高全面屏效果,结构新颖。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组件5包括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上增光膜11、下增光膜12、扩散膜13、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所述扩散膜13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板14的宽度,所述扩散膜13的底面两侧丝印有黑色油墨层。具体地,利用该黑色油墨层可以吸收了导光板14的边沿反射出来的光线,有效解决了传统显示模组的LCD3视窗区边沿亮线的问题。
[0023]优选地,所述黑色油墨层覆盖所述扩散膜13与所述导光板14之间不重叠的位置;即在该设置下,扩散膜13底面两侧丝印的黑色油墨层刚好设计在导光板14的两侧边界上,有效吸收了导光板14边沿反射出来的光线。
[0024]进一步的,该黑色油墨层为0.2mm宽度,0.01mm厚度;即优选地,扩散膜13两侧分别大于导光板14两侧0.2mm的宽度。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增光膜11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黑黑遮光双面胶7,所述上增光膜11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黑黑遮光双面胶7与所述下偏光片4的底面前侧和后侧粘接。具体地,在上述设置下,只在背光组件5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黑黑遮光双面胶7,背光组件5的左右两侧不设置黑黑遮光双面胶7,在此设计下,可以保证本实施例的左右两侧厚度小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而背光组件5前侧和后侧的黑黑遮光双面胶7可以使得背光组件5与下偏光片4配合连接时,起到预固定作用。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铁框6的两侧分别通过热熔胶8与所述LCD3的两侧和所述下偏光片4的两侧连接固定;优选地,该热熔胶8为黑色聚氨酯热熔胶8PUR胶。具体地,在将FOG(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下偏光片、背光组件和铁框,所述背光组件装设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和下偏光片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在所述铁框上方,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的上端面,所述铁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上胶框和下胶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框、所述铁框以及所述下胶框三者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框和所述下胶框分别通过注塑成型在所述铁框的前侧和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的两侧边壁厚为0.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泽军向柏红周芳青董海飞陈诚唐国华陈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