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21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及控制方法,其中,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包括:主体、上层注水控制单元以及下层注水控制单元;主体的侧壁上具有上层出水孔;在上层出水孔与主体底端之间具有坐封胶筒,坐封胶筒与主体底端之间的主体侧壁上具有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主体的侧壁上,上层出水孔与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之间安装有坐封机构,坐封机构用于封隔井下套管;在坐封机构至主体顶端之间的主体的侧壁上具有洗井进液孔;主体内部安装有封堵机构,封堵机构用于封堵洗井进液孔。以解决以往井下相邻两个配水器之间通过封隔器与各种连接工具连接,相邻两个层段的配水器之间的间距过大,导致无法对小于2.5米层间距的井下注水层进行细分注水问题。进行细分注水问题。进行细分注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程
,具体说是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油田井下注水配水器为独立配水器,每个配水器在注水时,只对某一层进行注水,每层注水的配水器之间连接封隔器。配水器与封隔器器之间连接需要通过管柱、上接头、下接头、短接等工具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的每层配水器之间间隔会大于2.5米,从而导致间距小于2.5米的注水层段无法进行精细化注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以往井下相邻两个配水器之间通过封隔器与各种连接工具连接,相邻两个层段的配水器之间的间距过大,导致无法对小于2.5米层间距的井下注水层进行注水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为中空,所述主体内部的中间具有进液管道;所述主体内部安装上层注水控制单元以及下层注水控制单元;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具有上层出水孔,所述上层出水孔连通所述上层注水控制单元,所述上层注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通过所述上层出水孔向井下注水时的压力及流量;在所述上层出水孔与主体底端之间的所述主体侧壁上具有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连通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通过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向井下注水时的压力及流量;所述主体的侧壁上,所述上层出水孔与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之间安装有坐封机构,所述坐封机构用于封隔井下套管;在所述坐封机构至主体顶端之间的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具有洗井进液孔;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封堵所述洗井进液孔。
[0005]优选地,所述上层注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一压力计以及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主体内部具有上层注水通道,所述第一流量计、第一压力计以及第一流量控制阀安装在所述上层注水通道内,所述上层注水通道顶部连通油管,底部连通所述上层出水孔。
[0006]优选地,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计,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主体内部具有下层注水通道,所述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计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安装在所述下层注水通道内,所述下层注水通道的顶部连通油管,底部连通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所述下层注水通道与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之间安装所述封堵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过流洗井复用活塞;所述过流洗井复用活塞套设在所述进液管道的外部;所述过流洗井复用活塞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凹槽,外壁上具有第二凹槽,所述进液管道的侧壁上具有活塞进液孔;所述第一凹槽位置与所述活塞进液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凹槽位置与所述洗井进液孔位置对应;所述过流洗井复用活塞上具有活塞流道,所述活塞流道连通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与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
[0008]优选地,所述坐封机构包括:坐封胶筒以及坐封活塞;所述坐封胶筒与所述坐封活塞套设在所述主体外部,所述坐封胶筒的顶部与所述主体连接,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坐封胶筒位置与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重叠;处于所述坐封活塞处于所述坐封胶筒下方,所述坐封活塞远离所述坐封胶筒的一端处于所述主体内部;所述进液管道的侧壁上具有坐封进液孔,所述坐封进液孔处于所述进液管道上所述坐封活塞下方;所述坐封活塞的侧壁上具有活塞出水孔,当所述坐封胶筒坐封时,所述活塞出水孔与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位置重叠。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包括:将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下入井下预定位置;向主体内部的进液管道内部注水,控制坐封机构启动坐封;坐封完成后,控制上层注水控制单元及下层注水控制单元启动,将水按预定注入流量通过上层出水孔及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注入井下;注水完成后,控制上层注水控制单元及下层注水控制单元关闭,并向井下套管内注水,控制封堵机构运动至远离洗井进液孔,使注入井下套管内的水通过洗井进液孔进入主体内,经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流出。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上层注水控制单元与下层注水控制单元,使得通过一个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能够同时或单独分别对上下两层注水层进行注水;通过设置坐封机构,将上下注水层进行封隔,从而能够将井下注水层分隔间距小于2.5米。以解决以往井下相邻两个配水器之间通过封隔器与各种连接工具连接,相邻两个层段的配水器之间的间距过大,导致无法对小于2.5米层间距的井下注水层进行注水问题。
附图说明
[0011]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坐封机构坐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在图中,1

主体,2

上层注水通道,3

下层注水通道,4

上层出水孔,5

进液管道,6

过流洗井复用活塞,7

活塞流道,8

活塞进液孔,9

洗井进液孔,10

坐封胶筒,11

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2

活塞出水孔,13

坐封活塞,14

坐封进液孔,15

卡止器,16

第一凹槽,17

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
[0015]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0016]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坐封机构坐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主体1内部的中间具有进液管道5;主体1内部安装上层注水控制单元以及下层注水控制单元;主体1的侧壁上具有上层出水孔4,上层出水孔4连通上层注水控制单元,上层注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通过上层出水孔4向井下注水时的压力及流量;在上层出水孔4与主体1底端之间的主体1侧壁上具有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连通下层注水控制单元,下层注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通过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向井下注水时的压力及流量;主体1的侧壁上,上层出水孔4与下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主体(1)内部的中间具有进液管道(5);所述主体(1)内部安装上层注水控制单元以及下层注水控制单元;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具有上层出水孔(4),所述上层出水孔(4)连通所述上层注水控制单元,所述上层注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通过所述上层出水孔(4)向井下注水时的压力及流量;在所述上层出水孔(4)与主体(1)底端之间的所述主体(1)侧壁上具有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连通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通过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向井下注水时的压力及流量;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上层出水孔(4)与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之间安装有坐封机构,所述坐封机构用于封隔井下套管;在所述坐封机构至主体(1)顶端之间的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具有洗井进液孔(9);所述主体(1)内部安装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封堵所述洗井进液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注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一压力计以及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主体(1)内部具有上层注水通道(2),所述第一流量计、第一压力计以及第一流量控制阀安装在所述上层注水通道(2)内,所述上层注水通道(2)顶部连通油管,底部连通所述上层出水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注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计,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主体(1)内部具有下层注水通道(3),所述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计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安装在所述下层注水通道(3)内,所述下层注水通道(3)的顶部连通油管,底部连通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所述下层注水通道(3)与所述下层出水洗井复用孔(11)之间安装所述封堵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偏心集成智能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过流洗井复用活塞(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绍功蔡萌张伟超朱振坤佟音高光磊李井慧宋兴良郭颖王洁春王琳张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